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舌頭異常疼痛?搞懂口腔疾病找真相

Hello醫師

更新於 10月09日09:59 • 發布於 10月12日01:00 • 文:Amy Yang|資料查核:賴建翰醫師

在一般情況下,舌頭不會出現不適感。若不是咬傷或燙傷等外力造成,舌頭卻出現異常痠痛,甚至持續疼痛,可能是舌頭相關疾病的相關症狀。《Hello醫師》為您整理常見與舌頭有關的口腔疾病,並說明造成舌頭不適的可能原因。

  • 地圖狀舌症(Geographic Tongue)

舌頭出現不規則的、明顯的平滑紅斑,可能罹患地圖狀舌症;顧名思義,就是舌頭上會出現地圖狀紋路,因引發地圖狀舌症的原因仍不得而知,目前無法根治。

某些地圖狀舌症患者吃到某些食物或飲料時,可能會感到疼痛或痠痛;針對症狀不同,醫師會開立止痛藥給患者,以舒緩舌頭不適。

然而,建議地圖狀舌症患者避免食用熱燙、辛辣,或者酸的食物,以免疼痛加劇。

  • 鵝口瘡(Oral Thrush)

鵝口瘡是由念珠菌(Candida Fungus)所引起的黴菌感染,最明顯的症狀是舌頭上出現白斑,並伴隨食慾低落、胃口不佳。鵝口瘡常會造成疼痛、食不下嚥等症狀,有時連喝水都有困難。

如果罹患鵝口瘡,也可能出現中線菱狀舌炎(Median Rhomboid Glossitis),症狀為舌頭正中央形成一塊光滑的紅斑或腫塊。醫師會開立抗真菌藥物治療局部症狀,請遵循指示用藥,有助徹底根除真菌感染。

  • 口瘡(Canker Sores)

口瘡(Canker Sores),俗稱嘴巴破洞,是一種在嘴巴裡面淺而小的口腔潰瘍(Aphthous Ulcer),會造成劇烈的疼痛;發生位置可能在口腔任何部位,較常好發於舌頭下方。

最常見的口瘡發生原因,主要是不小心咬到舌頭或被尖銳物體劃傷;另外,過敏、感染、抽菸、喝酒、嚼檳榔、荷爾蒙失調、壓力或缺乏維生素等因素,都可能引發口瘡,並導致口瘡遲遲無法好轉。

一般而言,口瘡會在數週內自行痊癒;若疼痛難耐,可諮詢醫師後,塗抹外用乳膏、服用藥物或牙科雷射(Dental Lasers)來改善症狀。

舌頭不適的其他原因

  • 病毒感染。
  • 莫氏舌炎(Moeller’s Glossitis)。
  • 舌癌(Tongue Cancer)。
  • 缺乏維生素或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 口腔灼熱症候群(Burning Mouth Syndrome),或稱舌痛(Glossodynia)。
  • 舌咽神經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因神經刺激所引起的舌頭疼痛。
  • 扁平苔癬(Lichen Planus)是一種皮膚發炎疾病,好發於舌頭、牙齦、頰黏膜等處。
  • 貝賽特式症(Behçet’s Disease)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疾病,口腔、生殖器等部位可能反覆潰瘍,眼睛也可能出現病變,因此也稱眼、口、生殖器症候群。
  • 天疱瘡(Pemphigus Vulgaris),是皮膚疾病的一種,會造成身體表皮、口腔內部黏膜、鼻咽、喉嚨、肛門、生殖器等部位生成水泡,而疼痛不已。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嘴巴破洞怎麼辦?嘴破吃什麼?口腔潰瘍3招快速治療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