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能透過「表情」與人溝通?這些細節揭露牠在想什麼 !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曾有這樣的感覺:狗狗似乎真的能看懂人說話,甚至用表情「回應」情緒。事實上,狗狗確實具備透過表情與人類互動的能力,牠們會用眼神、嘴角、耳朵等細微變化來傳達心情。
一、眼神交流透露信任與情感
狗狗與主人對視時,體內會分泌「催產素」,這種被稱為「愛的荷爾蒙」的物質能增進彼此的依附感。若狗狗願意穩定地與主人對視,通常代表牠感到安心與信任;反之,若牠快速移開視線或閃避眼神,可能是在表達緊張或試圖避免衝突。柔和的眼神往往象徵友善與親近,而瞪視則可能是戒備訊號。
二、嘴角與嘴型是情緒的「開關」
狗狗的嘴部表情能反映出不同的情緒。當嘴角放鬆、微微張開時,代表牠心情愉快或處於平靜狀態;若嘴唇繃緊、露出牙齒,則是在傳遞威嚇或恐懼的警告信號。有些狗狗在緊張時會出現「假笑」表情,看似開心,其實是焦慮的反應。飼主觀察時應同時留意耳朵與身體姿勢,才能準確判斷。
三、耳朵位置顯示警覺與放鬆
耳朵是狗狗最靈敏的情緒指標之一。當耳朵豎起、朝前時,代表牠正在集中注意力,可能對外界聲音或動作產生興趣;若耳朵往後貼、緊貼頭部,則通常意味害怕、退縮或服從。特別是在陌生環境中,耳朵的不斷轉動也顯示狗狗正密切觀察周遭狀況。
四、眉毛動作透露心理變化
近年研究發現,狗狗能有意識地使用眉毛來與人互動。當狗狗抬起內側眉毛時,眼神會看起來更加柔和,這是牠們吸引人類關注與好感的一種方式。這種表情在人類看來帶有「無辜」與「撒嬌」的感覺,顯示狗狗早已學會以表情來影響主人的反應。
五、整體表情組合最能反映真實情緒
狗狗的表情往往是多重訊號的組合,而非單一動作。例如眼神柔和、嘴角微開、尾巴輕搖,代表牠心情放鬆且親近;但若耳朵後貼、嘴唇收緊,即使尾巴在搖,也可能是緊張的象徵。飼主應從整體觀察,結合聲音與肢體語言,才能真正理解狗狗的心理狀態。
狗狗的表情不僅是可愛的外在表現,更是牠與人類溝通的重要橋樑。當飼主能細心觀察這些微妙變化,回應牠的情緒並給予適當安撫,就能讓彼此的互動更加自然,也讓信任關係在日常交流中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