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樓中樓式的小坪數住宅真的適合你嗎?格局、規劃、最新法規一次了解

100室內設計

更新於 10月16日02:34 • 發布於 10月28日01:40

樓中樓小宅看似「一屋變兩層」的夢幻空間,其實暗藏格局、採光與法規陷阱。許多預售案標榜「挑高夾層」、「雙層空間」,卻讓屋主入住後才發現使用受限。本文將從樓中樓設計重點、坪效規劃、法規安全與施工細節全方位解析,幫你判斷這類空間是否真適合自己。

一、小坪數樓中樓設計的優勢

1.垂直空間的充分利用

由於小坪數住宅的平面面積有限,樓中樓設計最大的優勢在於充分運用垂直空間,通過將空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通常規劃為臥室或儲物區,下層則作為公共活動區域,例如客廳、廚房或書房。這種設計方式讓有限的坪數實現功能倍增,在不增加建築面積的情況下創造更多可用的生活空間。

圖片由時雨空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2.提升寬敞視覺

小坪數住宅常因平面面積有限而顯得壓迫,加上傳統設計難以營造出開闊的視覺效果,導致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這時樓中樓特有的挑高設計就能創造寬敞與通透的視覺感受,使空間看起來不再侷促,顯得明亮寬敞。

圖片由鼎士達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3.收納增量

小坪數樓中樓設計可以巧妙運用垂直空間,大幅提升收納容量,例如樓梯可改造成隱藏式收納櫃,收納日常用品;同時,挑高牆面還可利用掛架或嵌入式櫃體,最大化牆面收納功能。

圖片由均漢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二、小坪數樓中樓的設計原則

1.合理的空間分配

設計樓中樓時,需根據生活習慣與需求進行合理的空間分配。一般建議將夾層上方規劃為臥室或儲物空間,保留私密性;夾層下方則用作廚房或工作區等不需要久站或是以坐姿為主的空間;而挑高區則留給客廳與玄關,營造大器氣勢。

圖片由里約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2.適當的尺寸設計

樓中樓設計建議樓高以4.2米或以上為佳,扣除常見樓板厚度10公分及燈具管線佔用的10公分後,上下樓層仍可各保留約200公分的淨高度,足夠讓成人自然站立而不感壓迫,確保空間的舒適性。

若樓高僅3.6米,仍可嘗試進行複層規劃,但需要更加精準地分配高度。例如,下層樓高建議保留200公分,以維持主要活動空間的舒適度;上層則可設置為高度約140公分的區域,這樣的設計適合作為臥室或休息區。

圖片由向度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3.樓梯位置取決於使用需求

樓梯是樓中樓設計的核心,不僅影響上下層的連接,更是空間動線與功能分區的關鍵。樓梯設置可採兩種方式:

  • 一是置於空間中央,將上下層劃分為多個區域,滿足不同功能需求;
  • 二是靠邊設置,保留中央作為主要生活區域,既擁有流暢動線,又兼具視覺放大作用。

圖片由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圖片由游雅清空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4.錯層設計

在樓中樓設計中,透過錯層的手法將不同區域分配至微妙的高度差,能夠有效提升空間的趣味性與實用性。雖然這類設計相對複雜,但只要控制好高度比例,就能減少因樓層高度限制帶來的壓迫感。同時,錯層設計中利用高度差取代實體隔間牆,可以使視野更為開闊,讓整體空間既有層次又不失通透感。

圖片由一己空間制作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三、功能區域設計建議

1.客廳

  • 挑高設計:位於在樓中樓挑高空間,營造視覺上的大器感。
  • 家具選擇:使用可移動或多功能家具,例如可收納的茶几或沙發床,提升空間使用率。
  • 採光與照明:挑高面採用大面積玻璃窗或天窗,增加自然光線,搭配溫暖的人工照明,如吊燈、壁燈或軌道燈,選擇具調光功能的燈具,營造柔和且多層次的舒適氛圍。

圖片由北境空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2.臥室

  • 設於夾層上方:臥室以躺臥需求居多,可將臥室設置於夾層上層,增加下方高度,並可使用屏風或滑門分隔,讓空間使用最大化。
  • 空間優化:運用折疊床、隱藏式衣櫃令空間開闊多功能。
  • 隔音設計:選擇厚實的隔音材料,確保休息區不受樓下活動影響。

圖片由北境空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3.餐廚區

  • 設於夾層下方:餐廚區對垂直空間的需求相對較低,例如備餐與用餐活動主要以坐姿或短暫站姿進行,對高度要求不如客廳等公共區域。
  • 家電規劃:選用小型嵌入式家電,例如迷你冰箱或烤箱,既實用又節省空間。
  • 流暢動線:將工作檯面、爐灶與洗手台排列成黃金三角,令操作流暢。

圖片由白向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四、2025最新樓中樓設計法規重點分析

重點1.夾層面積與設置位置的嚴格限制

台灣建築法規對於夾層的設置有明確的面積與計入容積限制,這是判斷夾層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據。

面積比例限制:夾層的面積不得超過該樓層地板面積的 三分之一。夾層總面積也不得超過 100平方公尺(應以三分之一或100平方公尺兩者中較小者為準)。如果夾層面積超過上述限制,該空間將被視為另一樓層,需計入建築物的層數與容積率,並須符合同棟建築的整體規劃與法定上限。

設置位置與施工時機:合法夾層(即樓中樓)僅能設於一樓或頂樓。合法夾層必須在建商建造房屋主體時一併施工,並在建築藍圖中標示為「夾層」。 若是在取得使用執照後,屋主或建商擅自以二次施工的方式增加樓地板面積,則屬違法行為,有被舉報拆除的風險。

重點2.樓層高度的安全淨高與上限要求

法規對樓層高度的限制主要考量居住者的安全使用淨高與避難需求。

最小安全淨高:實務上,合規的夾層空間常要求上、下層各具備足夠的安全淨高(通常多採用約 2.1 公尺)。因此,若要規劃夾層,整層高度通常需達約 4.3 公尺以上 才有機會符合規定。

樓層高度上限:如果樓層高度超過 6 公尺,該空間將會被視為另一樓層,而非樓中樓。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規定,住宅及集合住宅等類似用途建築物地面一層樓高度不得超過 4.2 公尺,其餘各樓層高度均不得超過 3.6 公尺。

圖片由諾禾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重點3.2025年法規趨勢

根據來源對於「2025最新法規」的分析,近年來對於夾層屋的法規執法力度和安全要求有明顯增強。

強化執法力度:對違建的處罰更加嚴格,以往可能存在的「既存違建」暫緩拆除政策已不再適用或執行趨嚴。既存違建並非等同合法,仍可能被要求改善或拆除。特別是新的違建(如預售屋二次施工形成的夾層),各縣市政府多採「即報即拆」的嚴格做法。

透明度提升與告知義務:新法規要求所有夾層屋在交易時,房仲有告知義務。買方應主動調閱建築執照和使用執照等文件,以確認夾層的合法性,這有助於提高市場透明度,減少購屋者的資訊不對稱風險。

結構與消防安全考量:新法規更加重視居住安全,對於夾層的結構材料及設計提出了更高標準,以防止因結構不當導致的安全隱患。夾層設計必須符合耐火與防火區劃、出入口與疏散距離、樓梯寬度、防煙排煙及偵煙/灑水等消防設備要求。

重點4.購屋前應確認合法性的查驗程序與違法風險

對於潛在買家或屋主而言,確認夾層的合法性至關重要,否則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和經濟風險。

合法性查驗文件:購屋者必須要求調閱建築執照、使用執照與竣工圖、測量成果圖等文件,以確認夾層設置是否經過合法批准,並在建照上標示為「夾層」。如果房屋有夾層,必須確認其是否已合法登記於產權面積中。未經核准的夾層通常不會出現在權狀登記面積中。

違法風險與處罰:若夾層被認定為違建,可能面臨限期改善或拆除、按次處罰鍰,逾期不拆可強制拆除。根據《建築法》規定,未經申請擅自裝修(包括違建夾層)可處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從業人員新台幣 6 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罰鍰。 違規事實可能影響貸款、移轉、保險與事故責任,且新買家可能承擔後續的法律責任,包括拆除費用和回復原狀的成本。

二次施工的責任歸屬:若建商在領得使用執照後進行二次施工(例如擅自增加夾層),購屋者若簽署「二次施工同意書」,即表示知悉該瑕疵,未來若被舉報拆除,法律責任通常由購屋者自行承擔。

延伸閱讀:小坪數問題房型全破解,長屋、夾層屋、無窗屋、多角屋一次看

延伸閱讀:天啊!我把家變大了_必知夾層尺寸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越聰明越沉默!女生「這3件事絕口不提」,福氣會自己找上門

姊妹淘
02

Joeman親曝「減肥驚人真相」103kg→71kg不全靠運動,而是做對1件事「打敗中年肥胖」

女人我最大
03

「小貓跟鞋」即將取代芭蕾舞鞋風潮?比高跟鞋舒適、比運動鞋精緻,秋冬穿搭必備

女人我最大
04

唐吉訶德必買榜TOP6!這款「1分鐘面膜」大爆紅!酷洛米、帕恰狗護唇膏瘋搶中!

女人我最大
05

超暖心!「媽媽型朋友」的3大特徵 妳也有這樣的好友嗎?

享民頭條
06

UNIQLO來台15週年!跟著身兼品牌大使與新手媽媽許瑋甯穿出平價親民的時尚優雅 5套Look一次演繹 哪些單品私心最推?

媽媽寶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