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記憶體大漲、美光創高!謝金河揭AI三強格局,華邦電能否追上?
記憶體價格狂飆,台股相關族群也同步點火!從DRAM、NAND 到HBM,價格一路飆漲,南韓三星延後 DDR5 合約報價、現貨價甚至一週翻倍,推動全球資金回流記憶體板塊。韓國券商上修 SK 海力士目標價至百萬韓元,美光同樣受惠 AI 需求升溫。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臉書指出,雖然韓國與美國記憶體巨頭掌握主導權,但台灣的華邦電、南亞科、群聯等業者正迎來久違的轉機。隨著 HBM 技術帶動高階記憶體需求、台積電與海力士合作深化封測鏈,台灣產業正悄悄重返戰場。
DRAM、NAND、HBM價格同步翻漲的關鍵為何?DRAM合約與現貨價一週翻倍
近期 DRAM 市場出現罕見現象:現貨價一週內翻倍、合約報價延後。原因在於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備貨需求暴增,高階 DDR5 轉換周期縮短,加上供應商稼動率低,導致供需反轉。這波漲勢不僅體現在價格,更象徵記憶體在 AI 運算架構中的「戰略地位」。
NAND需求復甦,儲存需求再起
NAND 快閃記憶體價格同樣回升,主要受惠於雲端儲存與企業級 SSD 的需求復甦。隨著生成式 AI 與邊緣運算推升資料量成長,資料中心對高容量 3D NAND 需求可望年增超過 30%。儲存市場正從「被動資源」轉變為「競爭資產」。
HBM成為AI加速器核心記憶體
高頻寬記憶體(HBM)以堆疊結構與極寬資料通道設計,提供遠高於傳統 DDR 的頻寬。AI 模型運算需大量記憶體吞吐量,傳統 GPU 已面臨瓶頸,因此 HBM 成為解決「memory wall」的關鍵技術。研究機構預估,HBM 在 DRAM 市場的占比將於 2025 年突破歷史新高。
三強格局初現:誰在主導、誰在落後?南韓主力:Samsung、SK Hynix
南韓目前穩居全球記憶體龍頭地位。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合計市占率超過六成。海力士更專注於 HBM 與先進封裝市場,預估至 2030 年 AI 記憶體市場將以年增率 30% 成長。三星則透過提升 DRAM 與 NAND 製程技術,加速導入 AI 伺服器應用。
美商角色:Micron Technology
美光(Micron)作為美國主要記憶體廠,也積極跨入 HBM 領域,瞄準高階伺服器市場。美光的 HBM3E 已供應多家 GPU 製造商,成為全球記憶體技術鏈的關鍵拼圖。
台灣記憶體產業的落差與轉機
謝金河指出,相較日韓的迅速崛起,台灣記憶體產業自 2015 年重創後,技術仍落後兩至三代。不過隨著市場回暖與新合作開展,轉機正在浮現。
例如南亞科第三季轉虧為盈、華邦電宣布斥資 355 億元擴產、台積電與海力士合作研發新型 HBM 裸晶技術,皆顯示台灣記憶體產業正積極重回國際舞台。此外,群聯與威剛因價格波動受惠,成為市場主要贏家。
台灣記憶體廠商應採取的策略為何?持續投入研發與先進製程
高階記憶體的製造門檻高、資本密集,若要縮短差距,台廠需持續加大研發與設備投資,強化封裝與測試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深化與AI、資料中心鏈結
AI 記憶體需求集中於資料中心與伺服器,台廠若能與雲端業者、AI 晶片供應商合作,共同開發模組與封裝技術,將有機會切入新一輪成長曲線。
聚焦高階與差異化市場
與其追趕主流 DRAM,不如轉攻高階 HBM 或特色記憶體市場。透過差異化定位,台灣企業可避開紅海競爭,搶下更具利潤的應用端機會。(推薦閱讀)台股開盤崩逾700點!「抗跌黑馬」竟逆勢拉一根漲停 分析師揭資金轉向這裡
目前記憶體族群短線雖有回檔,但長線趨勢仍由 AI 應用驅動。投資人可關注具備 HBM、生態鏈合作與封測整合能力的企業,這將是下一階段資金聚焦方向。謝金河認為,唯有持續創新與深化合作,台灣產業鏈才有機會在這場全球競賽中重新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