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念念有慈會客室:國際菁英旅者的修鍊之路 拍賣路上胡瑞旅行即修行

旅讀

發布於 07月11日14:00 • 文_張亞慈/ 旅讀 圖_李天佑/ 旅讀、胡瑞

在國際藝術拍賣及精品領域深耕40餘年,胡瑞的人生不斷累積高度與廣度,同時也透過在家修行,鍛鍊覺察力的準度與深度。面對人生種種,她從容不逃避,越放手,越得到。

胡瑞,現為邦瀚斯大中華區董事長,事業軌跡跨越佳士得、蘇富比、寶格麗等國際機構。她不僅是國際拍賣界的菁英,也是一位以轉譯國際文化為職志的國際旅者與在家修行者。她的故事,鋪陳出一條現代人自我安頓的道路,更折射出國際多元文化在當代生命經驗中的交會與融通。

胡瑞小檔案

生之底色:從失去開始

胡瑞的身心安頓之路,始於生命中的巨大失落和父親柔和又堅韌的背影。3歲喪母,27歲喪父,這些早年的沉默記憶與親情斷裂,在她口中卻沒有形成缺憾。反倒是父親留下的人格特質,成為她的底層典範。

一場記憶殘缺的拼圖從整理照片開始。小時並未真正感受到失母之痛的她,直到成年後整理父親遺物時,才從一張母親棺木前的合照中,第一次找回失落的過往連結。當年,年輕的母親身患急症,送醫後因輪值醫生誤診而迅速離世,還在醫院樓下停車的父親,竟連妻子最後一面都來不及見到。

胡瑞回憶父親曾提到,當時並不想告發這位醫生,僅強忍悲傷讓事情淡淡落幕,因為「不希望一位年輕醫生的前途就此被斷送」。胡瑞說,不能說父親曾經刻意教育過她什麼,但是父親的身教就留下來了。父親的情懷,自然培養出她心中那寬廣的格局與世界觀。

從父親的離世開始,她對無常感到困惑,於是展開漫長的自我覺察之路。她並沒有視宗教為心靈庇護所,由拍賣專業因緣際會步入多重信仰的實修路途,建立了更深層的身心安定。從佛光山到法鼓山,從慈濟到中台禪寺,胡瑞曾有10年每日誦經、隨緣參與法會,並茹素至今。她坦言:「宗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能否與自己和平共處。」她對信仰的理解不斷演進,不執著於形式,也不以修行為身分象徵,「那是一條返觀自我、洗練心性的長路。」

圓桌課程對她而言亦是一種現世的修行場。從「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練習中,她學會覺察內心的起心動念,也意識到自以為的「體貼」有時對他人而言是壓力。例如一次與妹妹在喪事費用上的誤解,讓她明白「在自己的認知之外,也要體會他人的感受」,這是一種從內在出發的反省力。

舊照片裡有輝煌時刻也有沉靜修行

觀的鍛鍊:養大視野,深刻地看見

胡瑞從不自詡努力過人,甚至坦言「幾乎沒有為一件事刻意努力過」,卻在漫長的精彩職場與每一場相遇中,培養出一種特有的觀看方式。她說自己從小就在無匱乏感的環境中長大,沒有競爭比較意識、沒有強求之心,擁有父親給予多元的培養和赴美的經驗,從小就知道世界很大,便能從容地面對生命給予的一切。

當一個人心中有如大海般的廣闊視野,擺放人生大事的角度就能夠更加精準,這種觀看的能力貫穿她的職業場域。在拍賣業界,她能以高度直覺與文化敏感度判斷藝術品,更在與人互動中展現精細的觀察力。她說:「我不會為了出頭做什麼,但我好像總是知道要怎麼做。」她的領導不是權威式的主導,而是觀其勢、察其變的從容應對。

她誠實地觀看自己的過往,從與繼母曾有的隔閡,到日常生活中對管理員的一句無心批判,她都能反芻並指出:「你讓他舒服為什麼不好?」她對「讓人好過」這件事的反省,不是廉價的討好,而是一種高層次的同理力。她學會看見自己不願給予肯定的慣性,然後轉身向內調和那份不肯鬆手的是非對立感。

她對自己有誠實也有幽默感。談到皈依經歷,她說:「人家都說生生世世要跟著上人,我說我都不想來了,怎麼還會發願要來?」她對於人生「不一定要怎麼做」的自在態度,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觀看功夫。

文化轉譯:為藝術與信仰搭橋

胡瑞有一種讓人容易親近的特質,很好聊,她總是低調講述自己創紀錄的拍賣事蹟,曾協助過不少天王級藏家或重要拍品,著眼於如何讓藝術的意義被理解與尊重。她曾說:「我只是讓人買得舒服,提供最好的資訊。」她不以業績為唯一指標,讓每一次的藝術拍賣有人味,使她總是對藏家保有很強的吸引力。

胡瑞也長期協助慈濟、佛光山、法鼓山等宗教舉辦拍賣活動,讓藝術資源得以轉化為公益或信仰的助力。她坦言也曾自我質疑,「佛教講的是捨與簡樸,那我一直叫人買東西,這是什麼因果?」法師的一句「演好你自己的角色」成為她的領悟。這種在矛盾中找到平衡的能力,正是文化轉譯者最珍貴的智慧。

拍賣成為她生命中一段與因緣共舞的修行旅程。從1992年的首次拍賣,站在擔當者身旁默默觀察,到一手建立邦瀚斯台灣辦公室的完整系統。

在蘇富比期間,她曾協助蔡辰洋參與瓷器的慈善拍賣活動,創造了11億的驚人業績,成為當時美國市場之外業績排名第二的慈善拍賣。她也曾參與著名的獸首拍賣,其中1992年首次協助新加坡航空老闆購得虎首雕像,以1000多萬港幣成交,並在2000年以1400萬港幣成功轉售,引起極大的市場反響。

在寶格麗時期,她也曾創下集團內年度最高售出紀錄,但隔年就被超越了。她說:「這些當年風光,如今只有自己記得了,不用執著於這些成果。」

旅行,帶來反思與富足

胡瑞遊歷廣闊,至今去過全世界60幾個國家,在寶格麗就任期間去過義大利80多次,今年7月馬上要去坦尚尼亞,完成2018年未竟的心願。胡瑞說,當時跟北京的朋友去非洲,他們安排要去肯亞7天再去坦尚尼亞7天,但胡瑞在肯亞待7天後就必須飛回北京開會,沒去成坦尚尼亞。剛好今年趙少康的妻子梁蕾提議,胡瑞立刻答應,「人生就是這樣,當有機會去完成未竟之事時,不用遲疑。」

談到義大利,胡瑞說當年從寶格麗辭職後,她用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住在佛羅倫斯一位室內設計師朋友家中,沒有什麼特別安排,就是靜靜地待著,每天煮飯、看書,沒有行程壓力,還去了威尼斯和米蘭。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天在威尼斯的小咖啡館坐著,窗外下著雨,旁邊是當地老人在聊天,雖然聽不懂內容,但格外平靜自在。

回想在寶格麗近20年的工作期間,胡瑞每年大約要去義大利4~5次。她最喜歡的城市是羅馬,有些台灣客人覺得羅馬無聊,飲食也較原始,但胡瑞認為羅馬人較為真實。她也去過西西里和佛羅倫斯,喜歡這些城市所帶來不同的感受。

曾經有去約旦死海的經驗,「當時我腳傷不願意碰水,但在同行者勸說之下就帶了腳傷去浸泡在死海中,結果出乎意料之外,一點刺痛也沒有,傷口反倒快速癒合了」。擁抱每一個當下,以寬廣的心去看待每天發生的事情,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

對於旅行,胡瑞認為一有機會就該行動,不用遲疑。©胡瑞提供
胡瑞遊歷廣闊,足跡遍布60 餘個國家。©胡瑞提供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老(阪)神在在:大阪.神戶.萬國博覽會》2025年7月號 第161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台灣高端旅遊史上第一次!麗池卡登「海上超跑級」郵輪確定抵台,從基隆港就能登上移動的美術館!

旅讀
02

超可惜 大武之心南迴驛站店家多撤走超冷清

自由電子報
03

18萬株向日葵花海搶先拍!5大美拍亮點最新花況市區必訪花景

景點家
04

誠品週年慶滿千送百Potato Corner薯條100新櫃進駐!午夜音樂會電影馬拉松登場

景點家
05

釜山旅遊強勢竄紅!蒐羅5大熱銷飯店,CP值破表,每人每晚最低千元有找!

旅遊經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