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2024冬至湯圓新滋味!經典聯名阿華田&三麗鷗Kuromi,手作暖心甜點全家開心吃

窩廚房

更新於 2024年11月28日09:49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7日12:00

冬至吃湯圓啦!今年桂冠推出了兩款聯名商品─阿華田包餡小湯圓和Kuromi紫糯米芋泥湯圓,Q彈的外皮加上讓人驚艷的濃郁內餡,真的會忍不住一顆接著一顆!這次窩編特別準備了桂冠湯圓的創意吃法,只要加入一點小巧思,就能讓冬至必吃的湯圓,變身成全家都能一起開心享用的暖心甜點,讓這個冬至更添溫暖和歡樂氛圍!

湯圓可可米蘇

桂冠經典的包餡大湯圓想必大家都知道,不過你有吃過包餡的桂冠小湯圓嗎?這次和瑞士百年品牌阿華田推出的全新口味,大人、小孩都熟悉的香甜滋味,絕對不能錯過!小湯圓的外皮Q彈,濃郁、滑順的阿華田巧克力麥芽內餡在嘴裡爆開,為冬天帶來滿滿幸福感。

運用阿華田小湯圓製作成提拉米蘇,不僅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巧克力麥芽內餡更提升了提拉米蘇的醇厚風味,傳統和創意的完美結合,不僅是一場味蕾的冒險,更是甜蜜的冬日驚喜!

食材(共3杯)

桂冠阿華田小湯圓 1盒

消化餅乾 60g (需打成粉末狀)

奶油乳酪 100g

鮮奶油 90g

白細砂糖 12g

濃縮咖啡 50ml

卡魯哇咖啡酒 10ml

無糖可可粉 1大匙

香草精 1/4茶匙

作法

1.將小湯圓放入滾水中煮約 3~4 分鐘,湯圓浮起即可撈出,放進冰水中冰鎮備用。

2.將室溫軟化的奶油乳酪攪拌至滑順;鮮奶油加白砂糖打發至8、9分,再將兩者混合均勻,最後加入香草精輕輕拌勻備用。

3.濃縮咖啡+咖啡酒混合調勻備用。

4.在容器底部鋪上一層消化餅乾粉、淋上適量咖啡酒混合液,再鋪上一層奶油乳酪鮮奶油。

5.用篩網撒上一層薄薄的可可粉,接著將冰鎮過的小湯圓(記得瀝乾水分喔!)整齊排入容器中。

6.重複步驟:鋪消化餅乾粉→淋咖啡酒混合液→鋪奶油乳酪鮮奶油→撒上可可粉,最上層以小湯圓裝飾就完成囉!

芋見湯圓半月燒

桂冠這次和三麗鷗人氣明星Kuromi聯名,推出了紫糯米芋泥湯圓,Kurom酷帥可愛的形象及標誌性的淡紫色,光看包裝就被療癒啦!內餡嚴選台灣檳榔心芋,再加入法國蒙太古奶油與日本島砂糖製作而成,紫糯米的Q彈外皮,配上細緻綿密、自然濃郁的芋泥內餡,芋頭控絕對不能錯過啊!

將紫糯米芋泥湯圓融入日式傳統點心半月燒!外皮香軟微甜,包裹著Q彈的紫糯米芋泥湯圓、蜜紅豆與滑順鮮奶油,每一口都充滿層次感與驚喜,是能快速上桌的療癒系甜點!

食材(共4份)

桂冠紫糯米芋泥湯圓 1盒

桂冠焦糖布丁湯圓 1盒

鬆餅粉 50g

雞蛋 1/2顆

鮮奶 50g

白細砂糖 10g

鮮奶油 80g(+白細砂糖4g 事先打成可擠花的狀態並放入擠花袋中)

蜜紅豆 30g

糖粉 1大匙

作法

1.將鬆餅粉、白細砂糖、鮮奶與蛋充分攪拌至滑順的麵糊狀,倒入擠花袋中備用。

2.將紫糯米芋泥湯圓及焦糖布丁湯圓放入滾水中,用中小火煮約 5 分鐘,湯圓浮起即可撈出,放進冰水中冰鎮備用。

3.廚房紙巾沾適量油均勻抹在平底鍋上,開中小火熱鍋,將麵糊擠在鍋內,煎至表面出現小氣泡時翻面,兩面煎熟後即可起鍋。

4.趁半月燒還熱的時候,鋪上一層蜜紅豆再放上湯圓,將兩邊對摺、輕壓頂部定型並放涼。

5.半月燒放涼後,再擠上打發的鮮奶油裝飾,最後撒上一層糖粉就完成囉!

這兩款簡單又快速的創意湯圓甜點你學會了嗎?冬至在家動手DIY,為傳統的湯圓注入新意,讓全家人聚在一起開心享用、吃在嘴裡甜在心裡,享受冬日裡的歡聚好食光!

想看更多美味料理,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桂冠窩廚房Youtube頻道

桂冠窩廚房Facebook

桂冠窩廚房Instagram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2家比薩業者又槓上!煙燻起司火山PK牛燒肉

卡優新聞網
02

咖啡冰淇淋買一送一!教師節優惠蛋黃酥霜淇淋新口味 中秋節玉兔包超應景

景點家
03

中秋烤蔬菜不乾柴!水嫩多汁、解油膩的「櫛瓜烤菇捲」

窩廚房
04

原來不是日本發明的嗎?源於海外卻在日本發揚光大的5種調味料

LIVE JAPAN
05

教師節連假美食探險,台北必訪餐廳推薦,讓美味成為假期亮點,這六間快收藏吧!

MENU 美食誌
06

藏壽司台南高雄新開幕全單9折!吉伊卡哇2大實用周邊免費送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