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就是要賺錢!什麼是有錢人都在用的「第一守則投資法」?教你在股市賺到15%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07月15日02:00 • 菲爾.湯恩(Phil Town)

如今,第一守則投資法十分重要,原因很多。其中最不重要的原因,是嬰兒潮世代將於二十年後退休[1],但他們目前為退休所準備的存款,平均大約是5萬美元(約163萬新臺幣)。他們認為需要100萬美元(約3270萬新臺幣)才能退休,卻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而那些更年輕的世代,在還債、存錢上都很不容易,更遑論奢想自行在市場上投資了。如果只投資報酬率約4%的低風險政府公債[2],那退休後的壓力鐵定很大。

另一方面,要想達到15%的報酬率,光憑用猜的來投資(也就是投資人常說的「投機」),則注定要虧損。第一守則投資法能解決這種問題,讓你兼顧高報酬與低風險。你可以比你原先規劃的早好幾年退休,投入的本金也遠低於你想像。

這套守則並不是我發明的,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首創。後來大家更為熟悉的,則是葛拉漢的學生,同時也是全球最成功的職業投資人,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奉行這項守則。巴菲特說過:「投資只有兩條守則。第一守則是不要賠錢……第二守則是不要忘記第一守則。」

我之所以寫這本書、談這套投資守則,正是因為我不是巴菲特,也不是葛拉漢。如果非得是天才,才能運用這投資守則,那又何必寫這本書?我跟你一樣都是尋常人,我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沒讀過商學院,也不曾在華爾街工作。我是歷經社會大學的千錘百煉,才知道這投資守則有多重要。如果投資可以不必擔心賠錢,難道你不想自己試試?

這問題的答案顯然是「會」,所以我才會每年受邀與至少五十萬人分享一件事:實踐投資第一守則有多簡單。我曾在彼得.洛伊(Peter Lowe)的巨型巡迴演說「積極向上」(Get Motivated!),暢談投資的第一守則。他對我的介紹詞,是「全美教最多人投資的人」。我在巡迴演說期間,與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前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福特(Gerald Ford)、卡特(Jimmy Carter)、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以及美國的弗蘭克斯將軍(General Tommy Franks)同臺,向兩百多萬人介紹投資守則。現在,總算要說給你聽了。

在還不知曉投資第一守則、也還沒開始巡迴演說時,我做的多半是吃苦受累的工作,不敢奢望會有買豪宅、砸大錢環遊世界的一天。我挖過水溝、洗過出租設備、在加油站幫人加油;也開過卡車、收拾過餐廳的桌子、操作機器製作腿部支架等。我高中課業表現平平,努力了四次才讀完大學。我在美國陸軍服役將近四年,其中兩年是在特種部隊(也就是俗稱的綠扁帽)服役,還有四個月在越南服役。

1972年3月1日,我結束了在越南服役的日子,回到美國。在軍中的最後一天,我穿著制服,戴著綠扁帽,得意洋洋走過西雅圖的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SeaTac Airport)。沒想到一個男人跑過來向我吐口水,然後又逕自跑了。我離開美國太久,不知道美國人有多討厭我的身分,無法忍受我派駐海外去做的事。為國效力多年後,我當沒幾天平民,就發現很多人認為我一定是個傻瓜(甚至更糟),才會這樣甘冒生命危險。

我感覺自己到處找不到工作,最終好不容易當上河川嚮導。在加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做了幾年導遊,後來又到了大峽谷。那時我的頭髮已經跟一般人一樣長了,我穿著黑色皮衣,留著山羊鬍,住在亞利桑納州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附近森林的圓錐形帳篷裡,騎著一臺震天價響的黑色哈雷機車到處嚇唬人。我跟華爾街還有投資界是八竿子打不著。我依舊以勞動為生,只是活得自信多了。

我的人生在1980年才有所改變。那年我帶著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的一群董事,到大峽谷玩兩個禮拜。外展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安排各年齡層的學員,到各種環境接受挑戰,通常是踏上野外探險之旅,學員們藉此漸漸領悟團隊合作、領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自我發現等等。既然外展學校要求學員自己動手做,我們決定,也要這群董事一切自己來。我們沒有划船帶他們渡河,而是安排他們搭乘小筏,自己划槳。七天後,我們到達大峽谷最險惡的水晶急流(Crystal Rapid)。每秒有八萬立方英尺的水量撞上花崗岩壁,轉彎九十度,再向下奔騰三十五英尺。鄰近岩壁、地形落差與如此大的水流,形成一處循環往復的翻滾流(也就是知名的「大坑」〔the Hole〕)。我去過大峽谷這麼多次,從沒靠近過大坑,我認識的唯一靠近過大坑的人……呃,差點小命不保。他身上有嚴重撕裂傷,背都差點斷了。我們每次都是開著船,從大坑右側遠遠溜過去。但我們這次是靠划槳,我需要船上的人幫我把船划到河的右側。一開始還很順利,我們沿著右側漂流。但當我要他們划向右側河岸時,小筏不但無力前進,反而越來越靠近大坑。「快划!用力划!這攸關你們的命!」

然而我們只是不斷後退,離大坑越來越近。我告訴他們要拚命划,我的命也全靠他們了。這話唯一的效果,就是搞得他們把槳划得彼此打架。船員們上氣不接下氣,而小筏還在倒退。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船調轉方向,直直撞向大坑。這樣一來,也許我們之中只會死上幾個。就在此時,我注意到岩壁與大坑之間,還有一道細細的交界,我扯開嗓門大吼,壓過急流的聲響,要船員們使出最大的力氣,朝大坑上緣划去。我那時想,也許我們可以乘著岩壁下的水流過去。成功機率非常渺茫,我腦海裡一時閃過我們撞上崖壁、最後都溺死在大坑裡的畫面。也許他們也想到了這一幕,不然就是終於恍然大悟,一旦陷入大坑,大家就嗚呼哀哉了。總之,小筏在他們奮力划行下突然飛了起來,我們就這樣滑過大坑的邊緣。每個人都望著那大開的漩渦好一會兒,彷彿一群老鼠看向洗衣機裡頭。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那天我們究竟是怎麼划過這道急流的。我們正好落在岩壁與大坑之間,那道細細的交界,既沒撞上岩壁,也沒陷入坑裡,就這樣到了另一端,甚至連身上都沒沾濕。真是太刺激了。我們上了岸,有個人吐了出來,我則是忙著向碰巧一同出行的公司老闆解釋著,我帶著他的六位貴賓快樂出遊,卻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可這件事真不能完全怪我。

那天晚上,船上其中一員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眼裡滿是感激,對我說道:「你救了我的命,我真不知該怎麼報答你。」我不敢告訴他,其實我差點害死他。這位先生,姑且稱他「狼先生」好了,因為他的姓氏大致就是「狼」的意思。他是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我聽他說著感謝我的話,想當然地以為他會打賞我一些錢,來感謝我的「救命之恩」。沒想到他竟說起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老掉牙故事。就是給別人一條魚,只夠這人吃一天;教他捕魚,他一生都能吃飽……我根本沒在聽。他要魚就拿去,我只要錢。但他鐵了心要教我投資,哪怕我完全沒興趣,根本不想學,他也要教。

那天晚上,我們坐在營火邊。他問我,我的收入是多少?我說,每年的泛舟季節能賺4000美元,剩下的六個月就靠失業補助。他聽了這話倒是安靜了幾天,但後來還是堅持要教我投資,這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終於開始學習。我借了1000美元,五年後,我也成了富豪。那時的我已全盤通曉我所謂「第一守則投資法」的基礎。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原來這套投資守則已經存在了八十年,而且全球最高明的投資專家,都奉行這個守則。我只知道,照著守則做確實能賺到錢。我寫這本書,就是要把守則傳授給你。

是,致富的方法很多。你練就全壘打的本事,也許就有大聯盟球隊找你簽約。你也可以發明下一款暴紅的小玩意,買彩券中頭獎,或是雕琢自己的演技,成為好萊塢最賺錢的巨星。這些都是致富的途徑,但像你我這樣的人,真的做得到嗎?相比之下,學習第一守則投資法可就簡單多了。我就是這麼做的。用不著多聰明也能學會,因為實在很簡單。

大多數美國人都困在共同基金裡,投資績效頂多只能隨市場起起伏伏。為了分散風險,他們也會分散投資。他們打算長期持有。專家叫他們幹嘛,他們都照做。問題是,碰到市場下修,他們還是損失慘重。想想以下的例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也就是股市起伏的重要指標,在1906年時達到一百點,到了1942年還是一百點。換句話說,你在1906至1942年之間的任何時間,分散買進幾檔股票,那你的投資報酬率會是零,甚至更糟(很有可能會更糟)。三十六年啊。這一抱可真久。市場從1942至1965年一路上漲,二十二年來,投資人的複合報酬率,是非常美妙的11%(不包含股利)。但道瓊工業指數後來達到一千點,而且接下來一連十八年都沒能突破,直到1983年才突破。然後市場再度起飛,十七年來從一千點漲至一萬一千點。現在又開始持平盤整了。顯然(至少在我們業餘人士看來),市場先是一飛沖天,價格被嚴重高估,然後再盤整二三十年。如果你還沒注意到,那我這就告訴你,關鍵字在於幾十年。

市場除了盤整之外,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走向。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候,美國總統正在重整社會安全制度,要將2兆美元的資金,交還給勞工,讓勞工自行投資[3]。他若能如願,這筆資金就會流入共同基金,市場也會應聲上漲。會上漲一陣子。然後嬰兒潮世代會開始退休,也許會領走他們的幾兆美元,市場就會重挫到2002年的水準。有些人認為,到時候中國與印度市場會很強勁,美國企業的獲利仍會增加,所以股價會有所支撐。但你真的敢賭嗎?局面如此混亂,像你我這樣的尋常小散戶,該怎麼做?我們只有一種投資方法,就是在當今的市場,實踐投資第一守則。

巴菲特會依據市場的變動,調整他的投資原則。我也因為市場在過去二十年來受到的三大影響,必須將第一守則的投資原則加以擴大。這三大影響分別是:(一)法人資金的影響,例如共同基金、退休基金、銀行基金、保險基金。(二)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Theory)的影響(我後面會解釋),以及(三)網際網路與個人電腦問世,從此一般人也能以低廉的成本取得資訊,妥善運用。

第一守則之所以誕生,是在任何人透過電腦,都能使用投資工具的年代,一項經過驗證有效的投資策略,遇到市場監管的結果。史上頭一回,即使是一天沒有八小時能鉅細靡遺研究市場的小人物,也能實踐第一守則。只要善用你電腦裡的現有工具,每週只需十五分鐘,就能運用投資第一守則大舉獲利。你有許多固有的優勢,包括你所知道的,你能得到的資訊,以及你進出市場的速度有多快。這些優勢加起來,就有機會打敗所謂的專家。如果你擅長購物,總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那你一定能學會概念相通的第一守則。

你看了這本書就會知道,科技、金錢,以及策略的匯聚,引發了你我這樣的小投資人最需要的投資革命。
[1] 編註:原書出版於2006年,當時美國嬰兒潮世代最末一批約為四十五歲。
[2] 編註:美國公債的殖利率自2008年後,一度遠低於4%(尤其是短債)。直到2022年底後才重回4%左右。
[3] 編註:時任美國總統是小布希(George W. Bush),其任內積極推行減稅政策以穩固經濟成長。直到次貸危機爆發以前,當時的美國股市的確呈現顯著成長。

書籍簡介_投資守則第一條: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

作者:菲爾.湯恩(Phil Town)
譯者:龐元媛
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07

作者簡介_菲爾.湯恩(Phil Town)
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暨前泛舟嚮導;現為知名美國知名講者與投資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菲爾曾於科羅拉多河擔任泛舟嚮導,一次拯救客戶於危難之中的經歷,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客戶為報答他,教給菲爾一套基於巴菲特投資原則的投資方法。如今菲爾相信,向其他人傳授這些相同的財務原則,也可能對其他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現居懷俄明州傑克遜鎮。他和女兒丹妮爾.湯恩(Danielle Town),一同主持「投資課:第一守則投資播客」。
著有《投資守則第一條》(Rule #1)、《讓散戶賺起來》(Payback Time)、《投資心智》(Invested,與丹妮爾.湯恩合著)等書。
譯者簡介_龐元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在大腦外思考》、《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終結空氣汙染》、《聽見音樂的靈魂》、《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客戶一直來一直來》、《揭密風暴》、《第一探長的最後正義》、《法律,不只是法律》、《白蟻之魂》、《時間漩渦》、《獅子與我》、《查理桑莫的走騙人生》、《我繼承了一座莊園》等數十部作品。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