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M傳媒】省下20萬!地政士解析繼承房屋的節稅關鍵

幸福空間

更新於 07月22日03:00 • 發布於 07月22日03:00

(圖片提供/幸福空間)

高齡化社會不動產繼承已成為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然而,多數民眾對於繼承登記方式的選擇及其後續影響缺乏足夠認識,導致類似「同樣繼承父母房產,有人省下20萬,有人卻多繳」的情況層出不窮。

本文將透過專業地政士的實務案例,深入解析公同共有與應繼分繼承的關鍵差異,並提供具體的稅務規劃建議,幫助民眾在繼承過程中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繼承登記方式的稅負差異實例分析

明深地政士市所 主辦代書嚴意情分享最近處理的案例,充分展現了繼承登記方式選擇對後續稅負的重大影響。一對身心障礙兄弟在母親過世後,因選擇「應繼分繼承」(即分別共有)方式登記房產,導致弟弟日後想將持分贈與哥哥時,需繳納高達20萬元的土地增值稅。這對經濟本就不寬裕的兄弟最終因無力負擔而放棄產權調整,使弟弟無法如願將持分集中給主要照顧者哥哥。

嚴意情解釋,若當初選擇「公同共有繼承」,現在僅需辦理協議分割,就能完全避開這筆稅負公同共有就像把房產放在一個「共同錢包」裡,所有繼承人共同持有,在正式分割前不會產生個別持分,因此後續調整不涉及「贈與」或「買賣」行為,自然不會觸發土地增值稅等稅負。

此案例凸顯繼承制度中一個鮮為人知但影響深遠的關鍵:

繼承登記方式的選擇往往決定了日後產權調整的稅務成本。根據《民法》第1151條規定,繼承開始時遺產自然形成公同共有狀態,但許多家庭在辦理登記時,為求方便或不清楚後果,直接選擇「分別共有」(即應繼分繼承),無形中為日後埋下稅務地雷。

三種繼承登記方式的深度解析

台灣的不動產繼承登記方式主要分為三種,每種方式的後續處理與稅負影響差異極大:

1. 公同共有繼承

法律性質:依據《民法》第1151條,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這意味著所有繼承人共同擁有整個財產,沒有明確的持分比例。

優點:後續進行協議分割時,不視為產權移轉,因此不會產生土地增值稅、贈與稅等稅負。對於可能需調整持分的家庭(如身心障礙者集中產權給主要照顧者)特別有利。

缺點:處分或管理財產需全體共有人同意,靈活性較低。若繼承人間無法達成共識,可能需透過法院裁判分割,耗時較長。

2. 分別共有(應繼分繼承)

法律性質:繼承人按法定或約定比例直接登記為分別共有,每人有明確持分(如各1/2),可單獨處分自己的持分。

優點:產權明確,各繼承人可自由處分自身持分,無需全體同意。適合繼承人間關係單純、無需後續調整的情況。

缺點:後續持分調整(如贈與給其他共有人)將被視為一般交易行為,需課徵土地增值稅(按公告現值計算漲價金額)及可能涉及贈與稅。案例中的兄弟就是因此面臨20萬元稅負。

3. 分割繼承

法律性質:繼承人協議將遺產實物分割,每人取得特定部分所有權,不再共有。

優點:產權完全獨立,後續處分最為便利。

缺點:分割當下可能產生土地增值稅(若分割結果與應繼分不符,視為贈與)。且需全體繼承人同意,協商難度高。

公同共有的節稅機制與法律依據

公同共有之所以能在後續調整中節省稅負,關鍵在於法律對「遺產分割」與「一般交易行為」的區別對待。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及相關解釋令,繼承人間的遺產分割不視為贈與或買賣,因此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贈與稅等。

明深地政士市所 主辦代書 嚴意情 說明,當繼承人以公同共有方式登記後,日後若想調整產權分配(如案例中弟弟想將持分給哥哥),可透過以下步驟免稅完成:

1. 維持公同共有狀態:繼承登記時選擇「公同共有」,不立即分割持分。

2. 簽署分割協議書:繼承人間協議新的分配方式(如哥哥取得全部,弟弟放棄),明確記載分割方法。

3. 辦理分割登記:向地政機關申請「公同共有物分割登記」,依協議內容重新分配產權。

整個過程因屬於「遺產分割」範疇,依據財政部68年12月12日台財稅第38877號函釋,不構成贈與行為,免課贈與稅;同時因非屬土地所有權移轉,也不課徵土地增值稅。

相較之下,若當初選擇「分別共有」,弟弟要將持分移轉給哥哥,法律上會被視為「贈與」或「買賣」,需按土地公告現值計算漲價金額課徵土地增值稅(稅率20%-40%),且可能涉及贈與稅(超過244萬元免稅額部分課10%-20%)。這正是案例中兄弟面臨20萬元稅負的原因。

繼承登記前的三大關鍵考量

嚴意情提醒,面對繼承登記時,家庭應審慎評估以下三大重點,才能選擇最合適的登記方式:

1. 家庭成員需求

家中有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需求者或經濟弱勢成員時,應優先考慮「公同共有」,保留日後彈性調整空間。

若繼承人間關係複雜或有潛在衝突(如不同婚姻的子女),公同共有可避免立即分割引發爭議。

2. 未來產權變動

預期未來可能需要集中產權(如由主要照顧者取得全部)或調整持分比例的家庭,公同共有是較佳選擇。

若確定不會調整持分(如繼承人少且關係和諧),分別共有則較為簡便。

3. 潛在稅務成本

評估各種登記方式下的長期稅負,特別是土地增值稅與贈與稅影響。

注意《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第1項第4款對身心障礙者的特別扣除額(618萬元),可降低遺產稅負。

Tips 特殊情況處理:

對於像案例中的身心障礙家庭,其實還有其他配套措施可進一步降低負擔。例如,若弟弟符合「重度身心障礙」資格,其贈與給哥哥的行為可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需符合自用住宅用地等條件),或利用每年244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分年贈與。但這些方法仍不如當初直接選擇公同共有來得簡便省稅。

繼承登記的實務操作建議

根據《土地登記規則》第120條規定,繼承登記可由部分繼承人代理全體申請公同共有登記,但若想登記為分別共有,則需全體繼承人同意。

實務上建議採取以下步驟:

1. 繼承開始時:

先以「公同共有」方式登記,保留最大彈性。召開家庭會議討論未來產權規劃,必要時簽署備忘錄。

2. 需要調整產權時:

簽訂書面分割協議書,明確記載分配方式。檢附繼承系統表、遺產稅繳清證明等文件,向地政機關申請分割登記。

3. 遇到爭議時:

可依《民法》第1164條請求法院裁判分割。考慮聲請「遺產管理人」處理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選擇公同共有,繼承人仍應儘早完成分割,避免長期共有導致管理困難。依據《土地法》第73條,逾期辦理繼承登記可能被處以登記費1~20倍的罰鍰,超過15年未登記甚至可能被標售。

稅務規劃的延伸策略

除了登記方式的選擇外,繼承不動產的稅務規劃還可結合以下策略:

1. 連續繼承五年黃金期: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五年內連續繼承且已繳稅的財產,可在後次繼承時全額扣除。

案例中若母親的房產是從前次繼承取得且在五年內,可能有額外節稅空間。

2. 自用住宅優惠:

出售繼承取得的自用住宅用地,可適用「一生一次」10%優惠土地增值稅率。

符合條件者(如設籍滿6年、無出租營業)還可適用「一生一屋」持續優惠。

3. 重購退稅機制:

出售繼承房產後兩年內重購自住住宅,可申請退還土地增值稅。

房地合一稅制下也有類似重購退稅規定。

4. 分期繳稅與實物抵繳:

高額遺產稅可申請分18期繳納(每期不超過2個月)。

繳稅困難者可申請以繼承的實物(如土地)抵繳遺產稅。

專業協助的重要性

案例中的兄弟困境,某種程度也反映了民眾對繼承事務的專業諮詢不足。資深地政士強調,繼承登記不僅是法律手續,更牽涉長遠的財產規劃與稅務影響,建議民眾應:

1. 提前規劃:

父母在世時就可預先討論繼承方式,必要時透過遺囑或贈與安排。了解《民法》繼承編的「特留分」規定,避免規劃無效。

2. 尋求專業協助:

委託專業地政士辦理繼承登記,評估最有利的登記方式。

複雜案件應諮詢律師與會計師,整合法律與稅務建議。

3. 完整文件保存:

保留遺產稅繳清證明,未來連續繼承時可作為扣抵依據。

記錄財產取得成本(如父母當初購屋價格),利於日後出售計算房地合一稅。

對於即將辦理繼承登記的家庭,資深地政士建議採取以下行動:

1. 評估家庭特殊性:檢視是否有身心障礙成員、未來產權調整需求等特殊情況。

2. 優先考慮公同共有:除非確定不需後續調整,否則初期以公同共有登記最為彈性。

3. 諮詢專業人士:委託地政士或律師協助,量身打造繼承方案。

4. 長期稅務規劃:結合自用優惠、重購退稅等機制,最大化家族財富傳承。

明深地政士市所主辦代書嚴意情提醒,每個家庭狀況不同,沒有一體適用的最佳方案。關鍵是在充分了解各種登記方式的長期影響後,做出最符合家庭需求的選擇,讓父母的愛能真正成為子女的祝福,而非負擔。

(圖片提供/M傳媒、賣厝阿明)

延伸閱讀:不想繳高額遺產稅?4大財產移轉方法有效節稅

延伸閱讀:什麼是限定繼承?什麼是拋棄繼承?兩種繼承方式差在哪?

延伸閱讀:親人過世會不會「夫債妻償」或「父債子償」?需要辦理拋棄繼承嗎?

延伸閱讀:子女不孝,送出去的房子可以收回來嗎?如何避免子女忘恩負義?

賣厝阿明官網連結:https://www.54aming.com/

M傳媒官網:https://94m.com.tw/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54aming2015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需求單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計算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星巴克宣布重整計畫 關閉北美數百家門市並再度裁員

中央通訊社
02

日本Panasonic裁員1萬人!自願離職最高領「60個月薪資」補償金

太報
03

勞工別再繳錢!「3職業工會」積欠保費 勞保局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家發票8人中千萬、百萬 這家店超旺!一口氣開出2組大獎

經濟日報
05

他交到女友前 堅持1天買1股台積電!市值破百萬了

EBC 東森新聞
06

這家公司取得多筆 AI 伺服器大訂單 難怪股價逆勢強漲半根停板

經濟日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