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台灣咖啡國際競標亮眼,COE冠軍豆成交破萬元,業界盼政府支援「咖啡國家隊」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29日11:32 • 發布於 08月29日03:32 • 上下游新聞

2025 年「卓越盃」(COE, Cup of Excellence)咖啡國際競標今(29)日凌晨傳來好消息,本屆冠軍得主──七彩琉璃咖啡莊園蜜處理的藝妓豆──以每公斤 12,500 元的高價成交,刷新歷屆紀錄,為台灣咖啡再添亮眼成績。

這場創紀錄的拍賣,讓國際買家看見台灣精品咖啡的潛力,也凸顯 COE 在打開國際市場的關鍵角色,然而,舉辦 COE 需要龐大資金與人力,長期多由業者自籌相當吃力,由業界認為,若政府能進一步支持,將更有助台灣咖啡站上國際舞台。

國際咖啡專家來到台灣進行杯測,為國產咖啡評分。(照片提供/咖啡聯盟)

台灣咖啡踏上國際舞台,COE 評鑑助農民翻轉價值

台灣咖啡產業策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召集人林哲豪指出,COE 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精品咖啡評鑑制度,核心精神在於建立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樑。各產地國會先舉辦國家級評鑑,由國際與在地評審團盲測後,選出最高分的咖啡,再將生豆寄送給潛在買家試飲,最後透過網路公開拍賣成交。這樣的模式往往能拍出高於市場行情的價格,讓農民直接受益,也推動咖啡產業升級。

COE 已經舉辦 25 年,台灣則於前 (2023)年試辦,今年舉辦第二屆。林哲豪指出,以「台灣」之名參加國際活動並不容易。隨著中國咖啡市場快速發展,他們同樣有意加入 COE,一旦入會,可能會阻擋台灣的資格。因此他急於在前兩年推動,率先以「台灣」之名成為會員。

參與競標的國產生豆。(照片提供/咖啡聯盟)

經費拮据靠自掏腰包,COE 在台辦理陷困境

辦理 COE 賽事與國際競標,需要龐大的資源投入。從前期的農民說明會、收件與樣品檢驗,到國際評審的接待、翻譯協助,場地布置與專業杯測設備,以及拍賣樣品的國際快遞與各國海關檢疫,事後還需追蹤買家回饋、拍攝咖啡農影片進行行銷等,林哲豪直言,「單靠民間組織實在非常吃力,其他產國也都是由國家級單位承辦。」

2023 年台灣試辦 COE 時,聯盟曾提出 1200 萬元計畫並獲農委會支持,活動期間,時任副總統賴清德也到場背書,強調「咖啡是台灣農業的新未來」。但經費卻遲遲未核發,林哲豪只得先行墊付,最終僅獲核定 500 萬元。

2024 年,時任副院長鄭文燦明確指示「要辦理 COE」,林哲豪全力投入,「我還解約保單、定存,先行代墊」,最終未獲任何補助。今年賽事,林哲豪在立委蘇巧慧協調下,再度提出補助申請,經過三次修正,最終仍未核發任何經費。

林哲豪坦言,農糧署確實在其他面向支持咖啡產業,但在他看來,幫助台灣咖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 COE 站上國際競標舞台。他認為,國產咖啡既無關稅保護,農民也缺乏保險作後盾,平均來看,咖啡是每公頃獲得農業部照顧最少的作物。如今聯盟只要求推動 COE 這個最關鍵的一步,卻遲遲得不到政府支持,讓他灰心喪氣。

林哲豪為台灣咖啡付出心力,期待政府支持國產咖啡站上國際舞台。(攝影/楊語芸)

咖啡元老郭章盛:國際競標讓台灣藝妓咖啡價值翻倍

神農獎得主、咖啡界元老郭章盛表示,他的藝妓在台灣只能賣到每公斤約 3,000 元,但去年 COE 拍賣開標價格就超過 6,000 元,去年競標的買家包括美國 Blue Bottle、中國北京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的業者,連台北知名的興波咖啡也競標走他的咖啡豆。「我種咖啡快 30 年,從沒想過會有阿拉伯人喝我的咖啡」,這個國際舞台讓他備感榮光。

郭章盛還提到,有外國買家表示,喝了他的豆子後才知道台灣也有咖啡,而且品質出色,甚至有人因此認識了台灣這個國家。他直言,「辦這些賽事對台灣真的很重要」,等於替台灣做國際性的廣告,希望政府能給予更多支持。

「咖啡王子」方政倫:COE 評審肯定提升產業信心

另一位神農獎得主、「咖啡王子」方政倫也強調 COE 的重要性。他指出,「很多國際評審來台灣,他們通常也是國際咖啡買家」,透過他們杯測後的評價,台灣咖啡的品質才能獲得國際肯定。

過去台灣咖啡只能銷往「愛國牌市場」,農民常須費盡唇舌向消費者解釋為何成本偏高;然而只要在國際競賽中獲獎,就等於最有效的宣傳。政府不支持 COE,農民難免失望,認為如此重要的國際舞台未獲正視。

方政倫認為,咖啡產業要往上發展,不能依賴零散的小農,但許多咖啡農又經營民宿、餐廳,又種茶葉、果樹,產量與專注度有限,難以形成完整產業鏈,這是因為他們看不到遠景。COE 則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與鼓舞,讓產業看到「有量能」的重要性,進而思考如何擴大種植面積、持續生產高品質咖啡。

總統獎得主林言謙:COE 競標助台灣咖啡在國內外皆受矚目

國姓咖啡農林言謙指出,政府長期認為咖啡產值不高、不值得投資,但他認為咖啡具有潛力,他的「向陽咖啡」就是透過參加 COE 競標,才讓他認識自己的品質水準。當其他莊園多以風味出色的藝妓咖啡參賽時,他選用肯亞進口、台灣馴化的 SL34 品種,也標出上萬元台幣的佳績。

「向陽咖啡」連續兩年在 COE 競賽與競標中獲得總統獎(得分 90 分以上),並以高價成交,甚至吸引消費者指名購買,使他在台灣市場也能售出好價格。台灣種咖啡僅十餘年,就能與世界頂尖莊園同場競爭,實屬不易。林言謙也坦言,他原以為政府會全力補助,但後來才知道這兩年所有經費都是由咖啡產業策略聯盟墊付,「哲豪很不簡單,我得說句公道話」。

2025 年 COE 台灣大會圓滿舉辦。(照片提供/咖啡聯盟)

農糧署:經費有限,重點放在國內產業升級

雜糧特作組組長莊岳峰表示,近十餘年來,農糧署對台灣咖啡產業已提供相當支持,包括田間種植輔導、加工設備添購等措施,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傾向將資源投入國內生產與消費最需要的環節。

莊岳峰指出,農糧署肯定 COE 的重要性,也肯定咖啡產業聯盟的努力,但台灣咖啡產業多由小農組成,在國際競標場合雖能脫穎而出,卻缺乏足夠產量支應訂單,「可能讓國際買家覺得我們在吊胃口」。因此,農糧署認為應先擴大種植面積、穩定生產,再透過國際競爭提升行情。

目前,農糧署每年撥付約 2,000 萬元經費支持台灣咖啡,包括各產地農會與地方政府活動、技術提升,以及約七、八百萬元與咖啡產業聯盟合作的「咖啡產業統籌示範計畫」。莊岳峰表示,將經費優先用於國內產業升級,是與聯盟討論後取得共識的作法,「不能因為政府沒有補助 COE,就認為不支持咖啡產業或聯盟」,莊岳峰強調。

咖啡農:政府補助應聚焦精品咖啡

方政倫指出,政府補助應聚焦真正有潛力的農民,而非「雨露均霑」,因為台灣咖啡成本高,無法與進口豆拚價格,只有走精品路線。若將資源分散投入所有咖啡農,反而無法提升品質,對產業是一種浪費。在政府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扶植具實力的農民,並透過國際舞台提升台灣咖啡知名度,才是兩全其美的作法。

林哲豪強調,台灣咖啡的品質已達國際水準,卻缺乏國內消費者的認同。他舉例,麵包、果醬等產品都是在國際競賽獲獎後才打開市場,讓消費者理解「高品質必須支付高價位」;國產咖啡同樣需要這樣的舞台。

他表示,雖然目前市佔率僅約 2%,但因單價約為進口豆的十倍,若以交易金額計算,已占兩成市佔率。他認為透過 COE 的國際肯定,有望讓國產咖啡進一步擴大市佔率。

2025 年COE 評審結果。(照片出處/COE 網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咖啡拿鐵直逼買一送一!自備飲料杯省8元好咖日 辛拉麵可樂雪糕康康5週末優惠

景點家
02

藏壽司X樂事3款洋芋片創意料理開吃!500元抵用券加碼抽

景點家
03

爌肉飯評論出「淒美愛情故事」!4.7萬人全看哭

民視新聞網
04

板橋早午餐 炒泡麵、厚吐司、寵物友善空間一次滿足

民生頭條
05

朴寶劍最愛韓國沙拉SALADY來了!台灣首店試營運開幕情報必看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