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西瓜綿端上米其林三星餐桌!「Taïrroir態芮」的台味進化論:從里山里海解構季節滋味
蔡佳玲
圖片 Taïrroir態芮提供 提供
今年三月四日米其林三星餐廳「Taïrroir態芮」,在社群平台宣布餐廳自四月起將暫歇的消息,內部將對味道、空間、體驗重新定義,這一次的暫別,更貼切地說,是忙碌的餐廳難得的喘息、重整。 兩個多月後,調整完畢的Taïrroir態芮大門再次敞開,在八月十九日的2025米其林頒獎典禮上,這間餐廳不僅再度摘下三顆星星,主廚何順凱更玩心不滅地帶著相機上台,由他親自掌鏡,和現場參與的台下賓客拍下大合照。
餐廳重新營業雖然才三個月,但是一路營運九年,何順凱傳遞台灣味的初衷不變,如今進廚房做起料理,他更自信、態度更輕盈,料理的風味也更純粹。
▲餐廳入口處營造溫柔、優雅氣質。
花兩個多月好好生活找靈感
Taïrroir態芮暫歇的兩個多月間,何順凱並沒有休息,他去了一趟日本,更規劃很多時間潛水、運動。當身子潛到海底下,何順凱看到了與地面上不同的世界,新菜單選用的藍綠色,便是他在海底下所見、太陽折射後的海色。
當主廚的人,也終於有時間好好吃三餐,他在無形間改變、開發了另一面的自己,讓做菜的柔和度更圓滑,表現更細緻,彷彿有了海浪般的高低曲線,舉手投足間更行雲流水。
台灣的山林、海洋美麗珍貴,孕育豐富資源,「里山里海」的概念在Taïrroir態芮的廚房裡實踐。他不追逐從國外空運的珍奇食材,堅信真正好的料理,應該是在大家生活當中就能取得的食材,再從中尋找等級較高的上等貨入菜,與其將原食材分解再做不同變化,他讓整塊食材直接上桌,再利用烹煮、調味的不同手法,展現食材本身該有的樣子,讓每一口料理的滋味更接近本地風土。
▲新菜色有吃得到海味的龍情玉液(左)、以茶葉蛋為主題的「休息站的回憶」(右)。
以減法呈現台灣常見食材風味
蛻變後的菜單,以「減法」翻玩記憶中的經典印象,也描繪出現代台灣料理的可能性與國際料理的共通性。何順凱說:「我喜歡選擇那些貼近生活的食材,它們也許不華麗,不稀奇,但它們與我的記憶緊緊相繫。我相信真正能留下來的味道,是那些發自內心的真誠與情感。」
絲瓜、綠竹筍在他手中既保留原味、更添上新意;經典料理之一「休息站的回憶」,以童年與家人搭車旅行、在休息站買茶葉蛋的場景為靈感,用濃郁蛋香引動用餐者的生活共鳴。魚料理則以台灣特有的酸鹹珍饈—西瓜綿為靈魂,選用當季鰈魚或比目魚,裹上融合布里歐麵包與皮蛋黃的酥脆外層,搭配甘甜爽脆的皎白筍與細緻鰭邊肉。
傳統宴席上常見的「脆皮雞」,何順凱改以屏東乳鴿胸演繹,應用粵菜「刷脆皮水」技法低溫熟成、爐火炙烤,酥香薄脆、細嫩多汁。再搭配烤東京蔥與蔥油、佐法式油封馬鈴薯、乳鴿濃縮醬汁與葡萄醬,增添甜潤與層次感。最後再將鴿肝、心、胗與銀杏百合、腐竹共煨,用豆漿泡泡與紅油細語點睛,以另一種角度呈現全食概念。
▲以屏東乳鴿、東京蔥做出「載鴿載舞」(左),「魚你到永酒」(右)則吃得到當日新鮮鰈魚或比目魚,與西瓜綿、皮蛋結合的滋味。
改造空間讓用餐、工作更舒適
除了菜色講究,這次改造更以「人的感受」為起點,將空間再升級。餐廳牆面從潔白轉為柔和自然的淺沙色,是對山海語彙的回望;包廂空間從半開放式轉化為獨立座席,還設有專屬洗手間;開放式用餐區也重新梳理座椅配置,加入柔軟座墊,客人用餐感受更舒適。
此外,廚房裡工作的團隊,也需要有更舒適的空間,餐廳大刀闊斧地把些許座位空間挪出來,添置水洗降溫設備,讓開火時的廚房溫度稍涼,大夥做菜不再老是汗流浹背。
▲用餐空間從牆面到座椅都重新設計、佈置。
除了主廚本業做得順手,何順凱也開始思考,拿下米其林三星、在廚藝界發聲有一點聲量之後,自己能為台灣、為對料理有興趣的新生代留下什麼?
過去,他參與過生態廚師教學,到花蓮、屏東等偏遠地區去教導部落族人做菜,也親身走過獵人山路,尋找台灣土地上珍貴的文化,這次他再受料理實境秀《星廚之戰》之邀,走進攝影棚擔任節目評審,要用不同的方式與喜愛美食的大家對話。
延伸閱讀:蝦膏做蔥油餅、七巧板放上餐桌…「T+T」連3年摘米其林一星再開新店,讓中式風味變時尚
更多今周刊文章
南亞(1303)、台玻(1802)創60年一遇歷史天量,還能買?杜金龍親授「右下角起漲股」甜蜜買點一次看
2家電信「停售4G吃到飽」!中華電信會跟進?為何1700萬4G用戶不願升級5G?專家曝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