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賴總統: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強調不疊加關稅、以國家利益為優先

經濟日報

更新於 09月08日07:22 • 發布於 09月08日06:49
經濟日報

美國對台課徵「對等關稅」的最終稅率尚未拍板,賴清德總統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表示,目前技術性協議與磋商均已完成,正等待最後的總合性會議。我方已持續向美方表達,希望談判能夠盡速完成,並避免關稅疊加,以減輕對台產業的衝擊。

賴總統指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率領團隊多次赴美談判,並進行視訊協商,過程中我方的談判策略始終圍繞「國家利益、產業發展、糧食安全與國人健康」等核心,務求兼顧短期衝擊與長遠布局。他強調:「國與國談判一定各有要求,但我們會把產業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放在最前面。」

對於外界質疑政府在談判前就做出讓步,包括台積電(2330)赴美設廠或投資阿拉斯加,賴總統澄清,台積電赴美投資早在關稅議題之前就已底定,並非談判籌碼;至於阿拉斯加天然氣合作,則是基於能源安全與國安考量,因航運路線更短、更安全,此規劃也早已啟動,並非臨時附加。

在國際關係方面,賴總統重申,美國與台灣的合作基礎穩固,包括《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以及長期累積的堅若磐石關係。雖然中國持續透過「疑美論」製造輿論干擾,但事實上,美國在外交、國防與產業合作上,川普政府上任以來並未減少,反而有持續增強的趨勢。

賴總統強調,台灣不只是國際社會的受益者,更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貢獻者。除半導體外,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及眾多中小企業產品,全球市占率高達20%至60%,台灣在「民主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灣不僅守護第一島鏈安全,也為全球經濟穩定提供支撐,這是國際社會不可能忽視的戰略價值。

至於是否安排出訪或過境美國,賴總統坦言,今年國內挑戰繁多,包括關稅談判、南部颱風豪雨災情等,當務之急仍是處理國內事務,但他強調元首外交「非常重要」,會在合適時機推動。

賴總統最後呼籲國人,不要因中國的擴張而對台美關係失去信心。他說:「台灣是全球民主產業供應鏈的核心,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持續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券商系統台積電誤植中國台灣 金管會撂重話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台積電侯永清:我想跟有些人說清楚,別以為選一兩家公司去蓋晶圓廠,就可以開始做半導體了

今周刊
03

存股達人持股市值上看千萬 秘訣是「這個」

NOWNEWS今日新聞
04

差47歲!甲骨文創辦人短暫登頂世界首富 中國妻子引外界好奇

anue鉅亨網
05

澄清聲明擋不住 康霈股價仍無力反彈

理財周刊
06

馬斯克被超車!全球首富換他當 甲骨文創辦人「一日暴增3兆」登頂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