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細胞天線如何生成?陽交大研究顛覆結構認知

NOWNEWS今日新聞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23小時前 • 記者李青縈/台北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王琬菁與黃介嶸領導。(圖/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細胞天線「初級纖毛」生成解謎 陽交大研究顛覆蛋白結構認知
細胞上的初級纖毛如細胞的雷達,一旦受損,細胞將無法感知外界訊號,可能引發小腦症等遺傳性發育疾病。目前雖然已知纖毛的生成需要依賴細胞內特定結構與蛋白質,但卻不清楚為何某些蛋白會結合並啟動生成程序。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利用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揭開謎團,可能為未來纖毛症的治療策略提供全新方向。

一根比人類髮絲細上百倍的「初級纖毛」是細胞的天線,依靠兩種蛋白質像水珠般融合啟動生成。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王琬菁與黃介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與纖毛生成密切相關的TTBK2 與 CEP164兩種蛋白,是透過一種特殊的生化現象「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形成如滴液般可融合的液態凝聚體彼此結合在一起。

研究顛覆多數蛋白之間的結合仰賴精準立體結構互補,猶如鑰匙插入鎖孔的觀點。TTBK2與CEP164在沒有固定結構的區段中,能透過靜電作用彼此凝聚,形成像液滴一樣的凝聚體,創造出纖毛生長的條件。

黃介嶸表示,液-液相分離是近年才廣受關注的現象,因為科學家意識到,蛋白質缺乏結構的區域,仍能藉由這種方式結合,顛覆過去認為只有有結構區段才能結合的傳統觀念。

王琬菁表示,纖毛在不同細胞中功能各異,不會擺動的初級纖毛專責感測環境,例如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上的天線狀纖毛;會擺動的運動纖毛則負責推動細胞,如精子的尾部,以及呼吸道表面成千上萬根擺動的纖毛。這是首次揭示纖毛生成過程中涉及蛋白質相分離的分子機制。由於 TTBK2基因突變與小腦萎縮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相關,此研究成果不僅深化了對纖毛生成的理解,也可能為未來纖毛症的治療策略提供全新方向。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桃園南門市場深夜大火 張善政:會全面協助攤商度過難關

鏡週刊
02

桃園南門市場暗夜大火 精華區幾全毀 短期恐難營運

自由電子報
03

太子集團遭扣45億資產!驚見200萬「布加迪兒童玩具車」嘆錢多到隨便花

三立新聞網
04

太子集團在台洗錢網崩塌 人資女主管辜淑雯凌晨遭羈押禁見

鏡週刊
05

這縣市有福了!普發現金1萬開跑 議會火速通過「每人加碼3000元」

鏡週刊
06

一抹燦笑百媚生!太子集團「豪乳女特助」爆紅遭起底 昔任卡達航空空姐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