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口岸全面開放落地辦證!國台辦強調「零標記、零門檻」,台灣旅客更安全了?
面對大陸擴大一次性有效台胞證的口岸範圍,國台辦新任發言人張晗5日表示,「台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強調無論辦證或通關,證件「不會留下任何標記」。對於陸委會、海基會的赴陸風險提醒,張晗批評民進黨當局目的是企圖恐嚇威脅台灣民眾,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升高兩岸對立對抗。
此前國台辦已預告擴大落地辦證口岸;國家移民管理局3日公布,自11月20日起,新增包括天津港在內的42個口岸可簽發一次有效台胞證,進一步擴容服務據點。
「兩岸一家親」論述升溫 稱聽取台胞意見
張晗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稱,基於「兩岸一家親」,大陸「重視傾聽台胞建議」,致力降低往來門檻,期望讓兩岸互動「越走越近」。她指出,未事先辦台胞證也能「說走就走」:持台灣地區出入境證件與身分證,抵達大陸任一符合資格口岸,提交申請後約30分鐘可取得一次入出境有效台胞證,效期三個月。
她指出,若三個月不敷使用,可在大陸任一縣級以上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辦五年期卡式台胞證,最快4天可領;或在台透過旅行社代辦,五年內可多次往返。她並稱,從未赴陸的「首來族」辦證免費,且數千處景區提供免票優惠。
資訊保護與「零標記」 官方再保證
對於個資與通關紀錄疑慮,張晗重申,辦證與出入境過程在證件上「不會留標記」;相關部門依法保護領證台胞的個人資料,並稱赴陸「既便捷也安心」。
至於陸委會強化公務員赴陸與港澳的事前通報機制,張晗批評民進黨當局「以政治為先、限縮交流」,指此舉背離台灣主流民意,將遭更多民眾反對。
通報「赴陸失聯與拘留」 北京指責「惡意炒作」
陸委會統計去年至今年9月底,累計通報212件台人赴陸後失聯、遭拘留或被限制行動的案例,較8月底增加24件;海基會並提及11起疑涉宗教因素遭拘禁個案,要求國台辦說明並釋放相關人士。(推薦閱讀)獨家》保住澳門最後一面青天白日旗!陸委會擬撥1億元整修「澳門國父紀念館」
張晗回應,大陸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並保護兩岸民眾安全與權益;指責台灣方面「混淆是非、渲染恐懼」,意在阻撓交流、升高對抗。她強調,只要「遵紀守法」,台胞赴陸「像回家一樣」可輕鬆平安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