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怎麼選才安心?4大原則與保存技巧一次搞懂!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本文整理了挑選與保存蔬菜的4大原則,教你如何選出新鮮、當季又低農藥的蔬菜,並正確保存避免營養流失。
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不僅有助排毒、改善便秘,更能養顏美容、延緩老化,是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營養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3~5份蔬菜(煮熟半碗為1份),但調查發現,台灣有高達6成民眾攝取量不足。想吃得健康又安心,從選購開始就要講究!
選購蔬菜的4大原則:
- 挑新鮮:選外觀完整、色澤濃綠、質地飽滿且脆嫩的蔬菜,有些被蟲咬過的也無妨,反而代表農藥用量較少。
- 選當季:當季盛產的蔬菜營養價值高,價格實惠,也較少仰賴農藥或化學調節。
- 避農藥:認明「有機標章」或「安心農場」來源,並可多家分散購買,降低風險。
- 多樣化:種類多、營養更全面。可按家中人數購買適量,避免貪便宜囤過量,蔬菜存放過久不僅營養流失,還可能變質。
不同蔬菜怎麼保存才對?
- 葉菜類與絲瓜:不耐久存,購買後應盡快食用。若要保存,可用紙張包裹後裝入塑膠袋(不必密封),冷藏約可存1週;如芥菜、韭菜、青蔥等,包好冷藏可放約2週。
- 根莖類蔬菜:如冬瓜、南瓜、甘薯、玉米、紅蘿蔔等,可放在室內陰涼處保存10天至3週。
- 高麗菜、洋蔥、青椒、大白菜:可先置於通風處2~3天再冷藏,有助分解農藥殘留,吃得更安心。
善用這些選購與保存技巧,不僅能守護健康,也讓蔬菜的營養價值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