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台灣要注意! 五角大廈大轉彎? 美媒曝應對「中國威脅」不再是首要任務

新頭殼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Newtalk新聞 |李志良 綜合報導
中國目前已成全球最大海軍,圖為解放軍雙航母戰鬥群編隊。 圖 : 翻攝自紹永靈

Newtalk新聞

美國《政治新聞網》( Politico ) 5 日發獨家報導稱,五角大廈正在起草一份最新的《國防戰略》報告,建議美國軍隊優先保衛美國本土和西半球安全,而非應對「」中國威脅」。也就是說,新的美國國防戰略草案將國內和地區任務置於對抗地緣政治對手中國和俄羅斯之上。

《 Politico 》的報導依據 3 位瞭解報告早期版本人士的透露,他們說,這份草案已於上周提交給了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如果這一報導屬實並且最終的美國新《國防戰略》堅持本土和西半球任務優先,那將是美國國防戰略的重大改變。

無獨有偶,美國《外交政策》雜誌 3 日也發表了一篇評論中國天安門大閱兵的文章,提出「一種新的平衡確實正在形成,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外交政策必須隨之調整」。

在中國閱兵中出現的各式新型導彈。 圖 : 翻攝自新華社

該文還援引之前的一篇論文說,華盛頓應該考慮從軍事主導亞洲的思維模式轉變為在該地區充當配角的思維模式。區別在於,《外交政策》的觀點只是媒體評論,而《政治新聞網》透露的是美國五角大廈官方戰略規劃的調整。

「此舉(修改國防戰略)標誌著美國從近幾屆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包括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立場的重大轉變,當時川普將北京稱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此舉可能會激怒兩黨內部的對華鷹派人士,他們認為中國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 《 Politico 》說。

該報導還用消息人士的話來證實上述判斷:「對美國及其在多個大洲的盟友而言,這將是一次重大轉變。美國那些長期受信賴的承諾正飽受質疑。」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 圖:翻攝自X帳號:@LucasSa56947288

國防戰略報告通常在每屆政府開始時發佈,《 Politico 》說,這種轉變已經在發生 : 比如,五角大廈已調動數千名國民警衛隊士兵支援洛杉磯和華盛頓的執法工作,並派遣多艘軍艦和 F-35 戰鬥機前往加勒比海地區,攔截流入美國的毒品。另外,美軍幾天前在國際水域殺死了 11 名委內瑞拉「阿拉瓜火車」的疑似成員,這是使用軍隊殺害非戰鬥人員的重要一步。五角大廈還在與墨西哥接壤的南部邊境設立了軍事區,允許軍隊拘留平民,這項工作過去通常是執法部門的職責。

《 Politico 》認為,新戰略將大幅推翻川普政府 2018 年國家防禦戰略的重點,該戰略將威懾中國置於五角大廈任務的首位。《 Politico 》還援引了一位瞭解最新報告的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的話,認為這一轉變「似乎與川普對中國的強硬觀點完全不一致」。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 圖 : 翻攝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據稱,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爾比正在領導對這項戰略的起草。科爾比的政策團隊還負責即將發佈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以及《戰區防空反導評估報告》。這 3 份檔將在很多方面相互交織。知情人士表示,每份檔案都將要求盟友對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而美國則將重點關注本土安全。

報導指出,北約盟友日益擔心,未來幾年,駐紮在歐洲的約 8 萬名美軍將有部分撤離。但各國感受到的影響各不相同,最終都會受到川普一時興起的影響。週三,川普在白宮會見波蘭新任總統時表示,美國不會從波蘭撤軍,但他承認,他正在考慮削減歐洲其他地區的駐軍人數。

中國大閱兵前後,美國國內出現美軍收縮動向的資訊,以及呼籲美國接受在亞洲做配角的聲音。中國巨大軍事進步和上述動向的資訊似乎形成了巧合的呼應,美國國內對中國強硬的聲音仍在此起彼伏。

延伸閱讀

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爾比。   圖 : 翻攝自環球時報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南韓15座機場「19日起大罷工」 中秋航班恐延誤取消

CTWANT
02

LABUBU炒盤破滅!隱藏款從萬元跌到840元 黃牛哀號血虧

CTWANT
03

存到2千萬提早退休!55歲男爽1個月就後悔 崩潰求公司:我想工作

CTWANT
04

沖繩飯店驚傳命案!兒持刀猛砍46歲父 倒臥血泊不治

EBC 東森新聞
05

以軍轟炸卡達境內哈瑪斯領導人 川普劃清界線曾試圖警告卡達

中廣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