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一個市長拿人300萬裝潢費能心安?
以「衣冠楚楚」著稱,紐約史上第二位黑人市長亞當斯自從遭檢方刑事指控,儘管現在還在位置上,但法律最終判決前,他的名聲已一敗塗地,原因不只在他涉嫌電信詐欺和索賄,而是紐約人不可置信,這位市長至少從擔任布魯克林區區長開始,就無所顧忌接受私人招待,包括豪華酒店住宿、高檔餐廳以及航班升等。
姑且不論亞當斯的行為是否牽涉和特定人士間的對價或行賄,身為「公務員」,價值觀是要多偏差,才會如此心安理得接受他人的這些饋贈?事件爆發後,總是一身行頭、西裝筆挺的亞當斯,遂顯得格外諷刺,光是原本要價7000美元一晚的伊斯坦堡五星級飯店,亞當斯竟然可以自掏腰包只付了600美元,就很難讓人接受。
歐美成熟民主國家皆有「公務員守則」,儘管規範用字有別,但精神都是一樣,就是身為公務員,必須避免接受任何重大禮品或款待,更不能接受可能帶來實際利益交換的金錢,因為一旦這樣做,你的「影響力可能就被收買了」。你以為僅是基於人情世故,笑納贈禮無傷大雅,實則你的公務判斷力和誠信都已遭到破壞,又你以為其中並不涉及利益衝突,卻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就算對方短時間沒有立即要你兌現他的政治願望,你會私下拿對方的錢,就代表你也會同意從對方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Gifts to politicians are all about buying influence」(送禮給政客都是為了購買影響力),有基本道德感的公務員,都會把這句話當成金科玉律。
亞當斯被逮到收受餽贈「惡習」之前,很多人以為他出身警界,必然會更守法,很少懷疑他有無如實申報個人財產和政治獻金,每一筆錢進進出出、來來去去,相信應該也是乾乾淨淨,結果若非檢方查辦,挖出他居然收了那麼多「檯面下的贈禮」,還收了那麼多年,簡直完美體現何謂言行不一的政客。雖然亞當斯不乏以「友情贊助」辯解,但身為區長、市長,他自知身處在政治環境這一高度關係化的空間,豈會以為所有送到眼前的金錢、招待,都是無償餽贈,若非為了一段政治關係的形成與維持而來,亞當斯不是區長,不是市長,誰會捧著錢來討你開心?又亞當斯口口聲聲將對方以「友人」相稱,這不更是一種糟糕的示範──唯有錢人才配當市長/區長的朋友。否則,任何一個民眾,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有同樣的機會接近(觸)到他?
公務員私下拿人錢財,就像養鱷魚當寵物一樣,你以為牠很可愛,但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如果公務員行為不能光明磊落,則官愈大,造成的腐敗就可能愈大。果不其然,一個會無所顧忌接受他人招待、餽贈的亞當斯,他的競選經費亦是不堪聞問,鑽漏洞痕跡斧鑿斑斑,要不是違法接受外國組織捐款,就是盜用人頭迴避個人捐款上限,這使得亞當斯同時陷入另外的政治獻金詐欺案中,信譽破產的他,豈止連任機會渺茫,惱人的官司不知要纏訟多久。
回看台灣,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案遭羈押,近日法院傳喚「博弈教父」陳盈助的機要邱清章作證,他證稱,2022年間與柯文哲競總主任周芳如見面,周提出柯文哲個人辦公室裝修需求,他轉告陳盈助後,陳一口答應捐贈300萬元。他於是在2022年10月24日拿著款項親自前往台北市府市長室,交給當時仍是市長的柯文哲。
很顯然,這不是任何公務常規的禮品餽贈,更不是政治人物必須申報的政治獻金。結果隨後柯文哲臉書發出一文,卻是「理直氣壯」,說當時「柯市長」準備卸任,「友人」才幫忙協助籌措辦公室裝潢等經費,這筆錢(邱清章送去的300萬)就是捐給柯文哲本人分配使用。
言下之意,「柯文哲市長」在「市長辦公室」收「博弈教父」陳盈助機要邱清章「300萬元」是沒有問題的。同上,就以亞當斯為例,一個「公務員」(更何況還身為市長)是要多厚顏無恥,才會覺得一個市長真有資格這樣收受他人金錢贈與?柯文哲臉書的「自清」講得通,那是把所有潔身自愛的公務員當傻瓜?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