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日本職場為何沒有「生理假」?

換日線

更新於 11月17日04:09 • 發布於 08月12日08:45 • 張卉青 Olivia/奧莉放送株式会社
日本職場為何沒有「生理假」?

隨著勞權日益受到重視,打造友善女性的職場環境也是一項重要議題。其中,女性因生理期所承受的身體不適,導致間接影響工作表現的狀況,也曾在台灣引起討論。

台灣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雖有保障女性在生理期時可適度請生理假,但我仍然聽到部分在台灣職場打拚的朋友抱怨,即便有實質配套,有時還是得看上司或同事的臉色,實際上仍難以請假,或為了工作進度與績效,最終選擇維持上班。

而相比起台灣,更偏向父權社會的日本,如今的職場環境又是如何呢?

日本法律沒有實質的「生理假」保障

近年來,日本政府為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除了透過政策改善整體勞動環境外,也極力倡導對女性友善的工作環境。例如,政府除了保障女性產休的權利外,也加強推動企業裡女性管理職的比例,但很可惜的是,針對女性生理期恐會帶來的身體不適,尚沒有較積極的作為。

日本《勞動基準法》雖規定,雇主不得強行讓因生理期請假的員工繼續勞動,但並沒有像台灣有法定「生理假」規範。因此,目前日本除了少數大企業為拉攏人才,會特別提供女性員工生理假的「福利」外,大部分企業是沒有生理假的。

再加上,多數日本男性對於生理期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沒有充分的認識,這使得職場上女性在面臨生理期所引發的不適時,不敢輕易向上司商量調整工作量,或是臨時休假。若女性遇到生理不適,多數會吞止痛藥緩解,這也是何以日本「針對緩解女性生理期疼痛」的止痛藥,會如此熱銷的其中一項原因。

生理期會影響工作,但女性卻「不敢請假」?

究竟生理期是否會影響工作表現?日經 PB 綜合研究所針對 20 至 40 歲的女性,進行了一項「1,956 名職業女性的生理困擾、工作與生活」調查。

結果顯示,有高達 75% 的女性認為生理期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其次是「失誤增加」,這表示大多數女性在生理期間感受到生產力的減退。此外,每次生理期平均影響工作 4.85 天,換算下來,一年約有 60 天受到影響,這對長期的職場表現無疑是一大挑戰。

有趣的是,即便日本部分企業備有生理假制度,但實際的使用率仍不到一成,而高達 47.7% 的人雖然曾想過請假,卻從未使用過。症狀較嚴重的受訪者中,有 57.6% 曾考慮請生理假但最終未請,而真正「幾乎每次都請假」的比例僅 2.7%。這也顯示,即便有生理假制度,許多女性仍因職場文化或請假壓力而選擇忍耐。

此外,55% 的受訪者認為「職場對生理期的理解不足」,反映出企業在提升對女性生理需求的包容度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相較於外商或大型企業,許多中小型日商確實對此一課題並不友善,不少公司並未意識到:女性面臨生理期時的不適,不僅會給生活帶來不便,也可能影響到工作。

不只短期工作進度,對長遠職涯發展也有影響

生理期間的不適,不僅會衝擊生產力,其實也影響了女性對職涯的長遠規劃。

調查發現,透過治療或其他對策來減輕生理症狀的受訪者中,有 64% 表示「希望能長期工作」;而症狀嚴重但選擇忍耐的受訪者,則僅有 50.5% 持相同想法。由此可見,適當的治療與對策,能有效提升女性的工作意願。

此外,這些受訪者對於升遷考核、海外派遣等職涯發展機會的態度也較為積極,進一步證明減輕生理負擔,對於長期職涯發展有著正面影響。

企業可以怎麼做?

一、提供治療支援與生理相關培訓

過去調查當中也顯示,當女性員工被問及「最希望公司提供哪些尚未設立的制度」時,最多人期待「婦科就診費用補助」,其次是「低劑量避孕藥的服用支援(可減緩經痛)」,其中年輕世代對此需求更為強烈。

此外,女性員工也希望企業能提升內部員工對生理期的認識,「全體員工(包含男性)參與生理相關培訓」排名第三,而「針對管理階層的培訓」則緊隨其後。

這顯示,除了醫療補助外,女性更希望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公司整體對生理議題的理解,進一步創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來解決「無法向上司談生理期間工作的痛苦」。

二、推動更靈活彈性的工作模式

疫情期間遠端工作的推行,也間接影響了生理期對工作的影響程度。調查顯示,每 2 至 3 週才進辦公室一次或更少的受訪者中,有 30% 認為疫情前生理症狀較嚴重,而 50% 認為影響程度相同。

相較之下,完全沒有遠端工作的受訪者中,有 80% 認為疫情前後影響相同,只有 5% 認為疫情前症狀更嚴重。

這表示,推動遠端辦公等更靈活的工作模式,能有效減少生理症狀對工作的影響,讓女性在生理期間仍能維持穩定的工作表現。

花王的衛生棉計畫,為何成為新典範?

有鑑於日本職場長期忽視女性在生理期面臨的困難,日用品公司花王(かおう)自 2022 年 3 月起推出全新倡議 ──「職場のロリエ(Laurier in Workplace)」,試圖改善女性在工作場域的使用者體驗。

該計畫主張將衛生棉視為職場洗手間的「基本備品」,與衛生紙同等必要,期待透過這項實質措施,打造更具包容性與體貼度的職場環境。

花王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切角,同時突破一直以來衛生棉專注於 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業對消費者)市場的思維,轉而切入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商模的新戰場,透過與企業合作,讓更多公司在職場文化上實踐性別友善,亦藉此強化企業形象與員工福祉。

事實上,花王推動日本女性相關計畫並非首次,過去以來也積極參與初經生理期教育、乳癌及子宮頸癌健檢等。

而截至 2024 年 11 月,已有超過 280 家知名企業導入「職場のロリエ」服務,其中超過九成表態將持續參與,顯示這不只是一句企業社會責任的口號,更已逐漸被實踐為新職場指標。

職場吸引力新指標:打造生理症狀友善的工作環境

在現實職場中,女性因生理期所面臨的不便,往往被輕忽,或被視為個人應自行克服的問題。然而,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工作表現,更可能對長期職涯發展構成阻礙。

長久以來,日本企業端普遍以「成本控管」為首要考量,對於提供醫療支援、生理教育與衛生棉備品等措施態度保守,認為這些舉措無法直接帶來業績成長,因此多視其為「非必要開銷」。然而,從人才吸引力、職場歸屬感與企業文化的長遠影響來看,這些細節恰恰可能成為企業競爭力能否「永續」的關鍵。

隨著社會對多元與性別平等意識的提升,日本職場文化也正逐步轉型。企業在招聘、留才與建立正向文化方面,已無法忽視員工福祉與心理安全感的價值。花王的「職場のロリエ」正是回應這一趨勢的重要實踐,也提供其他企業思考,如何在制度設計與文化建立中,更進一步落實性別友善與實質平等。

在邁向更包容、更多元的職場之路上,或許,一片衛生棉的存在,能啟動一場職場文化上的深層改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日本職場為何沒有「生理假」?──從法規、文化到企業行動的全方位檢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台北工作環境完勝東京!?日本上班族來台創業後才發現的「四大不思議」
●「這種事我們無法直接說出口,太失禮了」──日本「獨一無二」的職場文化觀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