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殯爆弊案!14人收賄安排「插隊火化」 民政局回應了
高雄市第一殯儀館爆發長達6年的「插隊火化」貪汙弊案,14名職工涉嫌收受殯葬業者紅包,協助喪家提前火化趕上良辰吉時下葬,檢方查出累計收賄逾116萬元,全案依貪汙治罪條例起訴。對此,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緊急啟動改革措施,誓言徹底杜絕類似弊端再發生。
根據高雄地檢署偵查,蔡姓、吳姓、洪姓等14名第一殯儀館火化場職工,自民國108年至114年間,長期收受多家殯葬業者紅包賄賂,私下調整火化順序,讓特定亡者「插隊」提前入爐火化。由於民間習俗講究擇日下葬,許多喪家為趕上「良辰吉時」,透過業者行賄職工安排優先火化,形成系統性的貪腐網絡。
今(2025)年3月13日高雄地檢署啟動調查,經偵結後證實14名職工確實涉及貪汙犯行,6年間不法所得高達116萬3千元。案件曝光後,民政局隨即展開內部檢討,針對火化作業流程進行全面改革。
民政局強調,雖然火化作業自2016年起已建立QRcode掃描機制,三階段重複確認亡者身分,透過電腦系統交叉比對,確保不會發生「錯領骨灰」情事,但為防堵插隊貪瀆漏洞,已推動改革措施。
民政局說明,原由職工處理的火化流程,全面改由正式公務人員專責辦理,落實「一人一機」制度,作業人員須逐一掃描QRcode確認身分;其次,所有作業流程同步顯示於公開資訊螢幕,確保程序透明且可隨時稽核。
民政局每周派員不定時赴現場稽核,火化場增設門禁管制及監視系統,主要出入口由保全駐守,嚴禁業者及非作業人員擅自進入。最後,也持續加強同仁法紀教育,深化廉政觀念,對違法失職行為絕不寬貸。
民政局呼籲,殯葬業者應嚴守法令規範,以合法、公開、透明方式提供服務,共同維護殯葬風氣,切勿以不法手段破壞公平性,否則將面臨法律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