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北市提名遭疑沒在跑基層 吳怡農駁斥、親曝自己最大優勢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在上周五向民進黨中央黨部遞交意願表,公開爭取台北市長黨內提名;不過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近日批評,吳怡農參選掀起負面批評,是因為過去其兩次立委選舉失利後,除了沒跑基層以外,跟大家也沒密切接觸還突然跳出來。對此,吳怡農今(5)日表示,過去5年他成立壯闊台灣聯盟,每天在做的就是在經營基層,基層不應只局限於傳統定義的里長或地方頭人,更包含了這些社區組織、志工與家庭。
吳怡農爭台北市長提名 綠議員直呼:沒在跑基層 對於吳怡農參選,簡舒培3日接受專訪表示,吳怡農掀起負面批評的原因,是過去他兩次立委選舉失利後,除了沒跑基層以外,跟大家也沒密切接觸,所以他突然跳出來「大家就會有很多想法」;而評論吳怡農的聲音有褒有貶,但吳怡農若真想爭取台北市長提名、帶領民進黨勝選,除了表態參選,可以將自己對於台北市的願景跟大家報告。
吳怡農:成立壯闊台灣聯盟就是在經營基層 針對外界質疑沒公職經歷、也沒有經營基層卻要參選台北市長,吳怡農今上午接受媒體人黃暐瀚《POP撞新聞》專訪時表示,過去5年他成立壯闊台灣聯盟,每天在做的就是在跑基層、經營基層。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導正大家對於政治的想像與期待,里長、樁腳當然重要,但基層不應只侷限於這些人,更應包含社區組織、志工與家庭。黃暐瀚聽了也表示「所以有跑基層,不一定有遇到議員,你們跑的(場合)很不一樣。」
不認同「母雞帶小雞」 吳怡農稱將拜會民進黨北市議會黨團 吳怡農也認為,「母雞帶小雞」的比喻對經驗豐富的議員不尊重,每位議員們是靠自己的實力當選,講的好像他們的成就跟母雞的帶領比較有關,也不太好。他表示,與議員關係能用夥伴關係,能用「領頭雁」的概念詮釋,我們是團隊,若有破風手、領頭雁的模式與概念,可以走更遠、飛更遠,這是他期待跟與議員夥伴們的互動關係。
吳怡農提到,他要把他的主張、市政藍圖、願景跟大家報告,若他能爭取到市民朋友的支持跟認同,若大家對這些議題、主張有共鳴,才有機會形成一個新的政治力量,相信議員也會一起加入。
黃暐瀚問,是否有拜會台北市民進黨的市議會黨團的想法?吳怡農秒答「一定要,我們其實很熟」,這幾年下來,許多人曾經協助他、幫他輔選,也非常感謝,「他們選舉我也幫他們輔選,我也擔任過民進黨台北市黨部的主委」,不過現在仍在「類提名階段」,目前黨內還有幕後競爭,因此不要造成大家的不方便。
黨內被點名選台北人選多 吳怡農親揭自身優勢 對於黨內立委王世堅、吳思瑤、前秘書長林右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甚至連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都是被點名可參選台北市長的人選,吳怡農說,這些被點名的人過去都幫他輔選過,他們都是人才、都有優勢,王世堅也是很大方幽默的前輩。
而對於自身有什麼優勢,吳怡農表示,前總統蔡英文當選前,沒有贏過一場選舉;柯文哲選上市長前,沒有參與任何選舉、政治工作;蔣萬安選上市長前,最多也只待過一個立委辦公室。因此不管當時是支持誰,相信每個人都會認同,支持者們認同支持的是他們的主張,判斷的是他是否有工作能力,最後決定信不信任他,這是選民最在乎的三點。
吳怡農認為,他最大的優勢是,曾經在政治圈外有實際的工作歷練、有現實生活的經驗,因為市府要解決的就是現實生活的問題,市府就是要跟民間合作、跟公民團體接洽,若沒有真正在社會中的這種經驗,會缺乏很重要的背景跟視角。
吳怡農也提到,自己沒有派系的後援,不像很多人可以透過幕後運作、代言人慢慢地被討論、醞釀,最後透過派系協商被提名,他能做的就是坦白的、公開地告訴大家為台北市努力的方向,積極的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有了民意的基礎,在黨的提名過程中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