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脂漏性皮膚炎抑制黴菌就會好?醫籲:重建皮膚屏障是關鍵,啟動皮膚自癒力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天前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脂漏性皮膚炎抑制黴菌就會好?醫籲:重建皮膚屏障是關鍵,啟動皮膚自癒力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患者常受頭皮屑、印堂及鼻翼紅腫脫屑等困擾。皮膚科醫師宋奉宜表示,過去醫界普遍認為,皮脂分泌旺盛與馬拉色菌(Malassezia)增生是主要病因;但近年研究指出,宿主免疫失調與皮膚屏障受損同樣扮演關鍵角色。這項觀點的轉變,使傳統治療策略面臨挑戰。雖然類固醇與抗黴菌藥物仍為第一線選擇,卻困擾於暫時緩解症狀,難以防止復發的窘境。於是「修復皮膚屏障」逐漸成為治療的新核心。

脂漏性皮膚炎傳統治療的侷限與新思維

傳統治療多以抗黴菌藥物清除馬拉色菌,並搭配類固醇控制發炎。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資深皮膚科醫師宋奉宜指出,這類療法見效快、成本低,但藥效消退後黴菌易再度增生,病情也因此反覆。為減少類固醇使用,台灣早在二十多年前即引進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TCIs),作為臉部皮膚的非類固醇治療選項。然而若未同步改善皮膚微環境,黴菌依舊可能捲土重來,發炎亦難根治。

成分監管的歧見:ZP在歐美的不同命運

脂漏頭皮屑的治療同樣以抗黴菌洗髮精為主流。早期市售產品常見的鋅吡啶酮(Zinc Pyrithione, ZP),因為非藥物的去屑效果而一度風靡。然而,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憂慮ZP可能引發細胞毒性、基因損傷及環境累積性,自2022年起全面禁止其用於化妝品。相對之下,美國FDA仍允許2%以下濃度作為非處方去屑成分,但不建議大面積或長期使用。皮膚科宋奉宜醫師指出,這項監管分歧凸顯出傳統「殺菌導向」治療的兩難——在抑制黴菌的同時,也可能對細胞甚至健康造成潛在傷害。

臨床觀察:從顯微鏡看見皮膚修復力

宋奉宜醫師表示,透過皮膚鏡觀察脂漏性皮膚炎發作區域,可見角質堆積、毛孔堵塞與組織液乾涸等現象。若改以「重建天然乳化膜、促進代謝」為核心,搭配運動、出汗與適當保養,皮屑與組織液可逐漸減少,表皮紋路變得清晰,紅斑亦明顯改善。換言之,當皮膚屏障恢復健康,即使不依賴強效藥物,皮膚也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

結語:回歸皮膚自癒的本質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ZP的歐美監管差異提醒我們,治療策略不應僅著眼於抑菌,更需兼顧長期安全與屏障穩定。宋奉宜醫師因此建議,患者可透過顯微影像定期追蹤皮膚紋路與紅斑變化,客觀評估恢復進度。只要持續皮膚健檢,重視皮膚自癒力,便有機會真正走出脂漏性皮膚炎的困境循環。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