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睡得好更要睡得巧!2025床板挑選懶人包:材質種類、尺寸高度、功能選購必看

100室內設計

更新於 10月30日04:20 • 發布於 11月02日12:00

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問題可能出在床板!床板是穩固睡眠的關鍵基石,本篇將帶你深入解析床板的結構種類、材質優劣、黃金高度、附加功能,以及選購與保養指南這五大指標。

一、搞懂床板種類,睡起來才舒服

床板結構五花八門,錯誤的選擇不僅會縮短床墊壽命,更可能造成睡眠時的異音與不適。本段將聚焦於常見且實用性最高的床板類型、承重原理、優缺點。

1. 實木整片床板:最穩、最安靜的基本款

整片式的實木床板支撐性最好,承重能力高,適合喜歡「睡起來很札實」的人,也很適合體重較重的族群或兩人同睡的家庭。它的優點是幾乎不會有彈跳聲,也比較不會吱吱叫;缺點是若完全無透氣孔,在台灣潮濕的環境下床墊底部容易悶熱、回潮,建議選有鑿透氣孔或開孔式的整片板,或至少與牆面及地面保持一點距離。

2. 排骨條床板:通風最佳、床墊壽命更長

排骨支撐床板是一條一條的木片平均分布在床架上,底下留有充分空氣流動空間,最適合台灣濕熱環境,也特別適合乳膠床墊、獨立筒這類怕悶的床墊。優點是透氣佳、重量較輕、維修簡單;要注意的是條距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床墊受力均勻,建議條距在5~8公分內最穩定,床墊保固條款也比較不會扣你分。

3. 實心合板/夾板床板:高CP值、租屋族可用

有些床架會用多層合板或夾板當床板,這種做法成本較低,結構也算穩,不怕像排骨條那樣一條壞掉就要重換。但它的缺點是透氣度不及排骨條,如果放在貼近地面的低床設計,就要特別留意防潮問題,建議搭配除濕機或在床板與床墊間鋪透氣墊,才能避免床墊底部受潮。

圖片由木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圖片由塵邸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二、床板材質解析

床板看起來都差不多,其實材質決定了一半的品質;不同木種、板材結構、含膠量、甚至貼皮方式,都會影響耐重、防潮、是否有異味。若是開窗少、靠近浴室或在北部潮濕地區,更要優先看材質。

1. 實木材質:松木、橡木、胡桃木怎麼選?

實木床板優點是結構完整、環保性佳、耐用度高,不易變形。松木輕、價格親民,適合小資族;橡木、胡桃木較硬,承重佳、質感好,適合長期使用的主臥。要注意的是實木若沒做好烤漆或防潮處理,長時間貼牆或放在濕氣重處也會變形,所以選購時要看是否有防潮塗層

2. 夾板/密集板/塑合板:價格親民但看用法

多層夾板與密集板是市面很常見的床板材質,優點是價格便宜、規格化容易、可做大面積平整的床板,也方便在上面開透氣孔。缺點是若板材含膠過多,或沒有使用低甲醛等級的板材,可能會有味道;另外遇水容易膨脹變形,所以放在一樓、頂樓加蓋或潮濕房間時要注意。

3. 金屬床板與鋼骨支撐:耐重性最高

若家裡有人體型壯碩、或是兩個大人加小孩都會一起睡,金屬或鋼骨結構的床板是最保險的選擇。它不怕受潮、不怕蟲蛀,承載力強,還能搭配木板或排骨條當表層。缺點是冬天觸感較冷、視覺比較沒有溫度,要配合床 skirt、床架外框做遮擋。

4. 複合式與新型透氣床板

現在也有結合木框+塑料透氣網的床板,主打不積汗、不發霉、不怕床墊底部潮濕,特別適合乳膠床墊、怕塵蟎的人,或是書房兼客房的臨時床。這類床板價格略高,但保養容易、重量輕,很適合女性自己組裝,也適合租屋族。

圖片由歐印空間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三、床板尺寸與高度選擇:好睡、好用還要好掃地

床板尺寸不是只要跟床墊一樣大就沒事了。高度、離地距離、床邊是否好走、能不能塞收納箱,這些都會影響日常使用。尤其台灣小房型、夾層宅、長輩房、親子床,對高度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段一定要寫清楚讓你排版好上稿。

1. 常見床板尺寸與床墊對應方式

台灣常見床墊尺寸有3.5尺單人、5尺雙人、6尺加大、6×7尺特大,床板尺寸最好比床墊略大1~2公分,避免床墊邊緣外露或被磨損。如果要做床框包邊式設計,內徑要完全吻合床墊尺寸,還要預留床單厚度,否則鋪床會很痛苦。

2. 高度怎麼選?

低底床(床面約25~30cm)視覺輕盈,適合小坪數、北歐日系風格,也適合有小孩怕跌落的家庭;標準床(35~45cm)是最符合人體工學高度,起身不費力,適合一般成人;高底床(45~55cm以上)多為掀床或收納床設計,適合東西多的小家庭,但若是長輩或膝蓋無力者,就要加上床邊扶手或選矮一點的床框。

3. 床底離地高度與清潔、收納的關聯

若你是「掃地機器人一定要進得去」派,床底離地務必要抓在11cm以上;若你想放收納箱,離地高度就要抓在25~30cm,且要注意床板下方橫樑位置,別做到結果抽屜打不開。小坪數空間可以將床板與平台架結合,床下整面做收納,視覺仍然整齊。

圖片由米慕空間設計 MIMU STUDIO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4. 特殊空間與客製建議

閣樓、斜屋頂、畸零空間常需要「超低床」或「無腳床」設計,這時床板建議用排骨條+平台式結構,既能透氣也不會太壓迫。若是親子共睡,建議兩張床板高度一致,才能拼床又不會有位移;若是租屋想要防潮,可加買一層折疊式通風床板鋪在現有床架上,防潮又不用改動房東家具。

圖片由一詮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四、床板延伸設計

很多人會把床板當成「最大型的收納家具」,尤其是小資族、套房、租屋族、或是主臥空間不大又東西很多的家庭,掀床、抽屜床、摺疊床板、靜音五金都是很實用的功能。這段就幫你拆開來寫,版面也好排。

1. 掀床式床板:最大收納容量王者

掀床的床板下面就是一整個大收納空間,棉被、行李箱、過季衣物、掃除工具都能塞進去,對小坪數來說CP值超高。選購時要注意氣壓棒的品質與承重,床墊若太重(如厚乳膠)可能會影響掀起的順暢度。也要提醒:掀床一定要保留床板底部通風孔,否則長期密閉一樣會潮。

2. 抽屜式床板:好拿東西卻要看動線

床底抽屜式設計適合要常常拿東西的人,比掀床方便。但抽屜要能拉出來,就一定要預留床側空間,如果床是貼牆或貼衣櫃就不適合;另外抽屜底板也要防潮,不然放棉被會發霉。這類床板很適合青少年房、書房兼客房,一床多用。

圖片由森禾室內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3. 摺疊、可拆式、可加高床板:租屋族福音

若房子是租的、或空間常變動,可以選可折疊床板或金屬+木條組合型床板,搬家時不用整張床扛走,女生也能自己拆。部分品牌還有可加高腳座的設計,想讓掃地機進去或想多一點收納空間,換腳座就好,不用換整張床。

圖片由綠的傢俱-室內設計 | 系統傢俱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五、床板選購重點與避雷提醒

床板看起來都是平的,但買錯就會變成每天都想換床。最常見的問題包括:板子太密不透氣、板子太稀床墊下陷、板材等級不夠導致有味道、床板高度和收納打架、掀床選錯氣壓棒、或是跟床墊廠的保固規定不符合。這段直接寫你最常會被編輯問的那幾個點。

1. 支撐×透氣×安全是三大核心

選購時一定要同時看三件事:床板能不能平均支撐(不能只靠幾根)、有沒有留透氣空間、會不會傾倒或晃動。尤其是獨立筒床墊,很多品牌保固條款都會寫「需搭配5公分以內間距的排骨條或平整床板」,若你買到太稀的金屬床板,出了問題廠商可能不賠。

2. 避免「超低廉薄板」與「完全無孔密閉板」

太薄的床板(例如低於12mm的合板)長期受力會凹下去,床墊就會跟著變形。完全沒透氣孔的平板,如果又是放在北部、靠浴室牆面、或是一樓濕氣重,就要搭配透氣墊或除濕設備。裝潢時也要提醒設計師:床板貼牆的那側不要完全封死。

圖片由晨陽共好機構(晨陽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3. 依使用族群作選擇:長輩、兒童、租屋族不同

長輩:選高度較低、起身不吃力、穩定性高、不易晃的整片床板;兒童:選圓角、靜音、可調整高度的款式;租屋族:選可拆卸、可折疊、搬家可帶走、不要破壞房東家具的款式。小資族如果想要用買床的錢順便解決收納,就選掀床或抽屜型,真的很划算。

4. 保養維護要同步規劃進去

再好的床板如果放在潮濕房間、從不掀開檢查,還是會長霉。建議每3~6個月將床墊掀起、讓床板通風,也順便檢查螺絲是否鬆動。若是掀床式,氣壓棒約3~5年要檢查一次;若是排骨條式,木條若有裂紋要及時更換,以免塌陷傷人。

圖片由璽安室內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延伸閱讀:卡扣式木地板選購指南!安裝、優缺點、價格、清潔保養方式全解

延伸閱讀:廚房水槽安裝做錯超後悔!『平接VS上嵌VS下嵌』6大細節實測比較,過來人避坑指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越聰明越沉默!女生「這3件事絕口不提」,福氣會自己找上門

姊妹淘
02

Joeman親曝「減肥驚人真相」103kg→71kg不全靠運動,而是做對1件事「打敗中年肥胖」

女人我最大
03

「小貓跟鞋」即將取代芭蕾舞鞋風潮?比高跟鞋舒適、比運動鞋精緻,秋冬穿搭必備

女人我最大
04

唐吉訶德必買榜TOP6!這款「1分鐘面膜」大爆紅!酷洛米、帕恰狗護唇膏瘋搶中!

女人我最大
05

超暖心!「媽媽型朋友」的3大特徵 妳也有這樣的好友嗎?

享民頭條
06

別用負面情緒折騰自己,「今天妝很服貼、晚餐很好吃」…關注擁有,比沒有更有力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