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併購逾 20 家跨國企業、外籍員工占 8 成!國巨如何讓被併公司主管為其效力?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王毓茹

「怎麼突然一個從海島來、什麼都沒聽過的公司要來管我?」國巨人資長童皓怡表示,許多歐美國家不喜歡被台灣企業買,她認為併購就跟結婚一樣,必須不斷溝通協調,才能避免「逃婚」,順利度過磨合期。

國巨從 1993 年上市至今,展開超過 20 起收購、入主、轉投資的併購案,包含新加坡、德國、日本到美國公司,一路靠「併購」變成台灣第一大、全球前 3 大被動元件廠。

靠併購成為全球前 3 大!沿用被併公司的高階主管,外籍員工占 8 成

企業併購不是新鮮事,但台灣企業併購比自己大的外商,還讓原本的高階主管甘願留下來效力,這樣的公司很罕見。國巨正是這樣的公司,攤開公司現今主要產品事業群的高階主管,大多來自曾併購的公司;全球 3 萬 5000 名員工,有 8 成是外籍員工。

「M&A(併購)是我們的 DNA,」她表示,如果不靠併購,公司要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可能要花上百年。這是董事長陳泰銘的核心策略,他以九宮格布局(如圖),鎖定 3 大品項和 3 大市場,品項是被動元件的電阻、電容及電感,市場則為亞洲、歐洲及美洲。公司早期發展亞洲銷售電阻,其他領域都靠併購、入主打江山。

最知名的像 2018 年耗資 220 億元收購美國電子零組件領導供應商普思電子(PULSE),2020 年再砸 500 億元,吞下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基美(KEMET),成功讓公司營運重心逐漸轉向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產品。

不過,陳泰銘併購不只看市場、技術和產品,還包含高階經理人才。這是因為,當公司瞄準打世界盃,發展成全球企業,與其從本土慢慢培養人才,透過併購更快納入具備產業經驗和國際管理的高階經理人。

併購 180 天黃金期,展現同理、加強溝通,化解對方疑慮

為了留住人才,國巨費了很大功夫。併購的狀況千百種,要面對的人也不同。有些公司很樂意加入,認為併入國際型企業,發展性更好;有些公司則會遲疑、抗拒,帶著防備心。陳泰銘曾表示,如果併購後沒讓對方感受到誠意,造成人才流失,對雙方都是傷害。

為了讓 2 家公司順利整合,童皓怡認為併購方要大氣一點,展現同理心,切忌硬性整併。併購後的 180 天黃金期,「第一件事,你要讓大家知道國巨長什麼樣子,讓他別擔心,我們買過幾十個公司,你不是唯一一個,」這段時間透過面談、會議等方式,加強溝通交流,傳遞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甚至高階主管實際飛到當地會面。

接下來是處理人事,「我們遇過,併進來公司有 2 個財務長,」被併的公司財務長不想被納入事業部門,更別說向財務長報告。國巨沒有一開始就明確切割或強勢整併,反而用時間爭取空間,先讓雙方管理層共存一段時間,讓他實際參與、工作,逐步熟悉組織架構和公司版圖,「慢慢他就理解,我們公司有十幾個 BU(事業部),他原本的公司可能比一個 BU 都小,」於是 3 年後願意加入國巨,成為 BU 的一份子。

一年買 2 家公司!靠積極溝通、微調制度,讓不同公司人才有共同目標

「你有看到我老闆買公司的速度嗎?一年買 2 個。」童皓怡強調,公司靠組織彈性才能順暢運作。比方說併購比自己規模更大、成立時間更久的公司時,就需重新調整系統制度。「就像買鞋子,美國是 7 號,歐洲是 38 號,我們要設計能融合兩邊的框架,創立一套新制度。」她表示,不是每一次併購都需要如此浩大的工程,事前會先評估組織的規模、複雜度和文化差異,再討論制度合併的相容性,「願意並行、討論和調整,表示你有認可他本來的成果,他會比較願意接受你。」

要吸引高階經理人也一樣,除了展現理解和尊重,還要強調發展性。畢竟不管小併大或大併小,公司的規模都是擴大,童皓怡表示,國巨有 5 大產品,在全球有 29 個行銷服務據點、59 座生產基地,人才能有更多發展和晉升空間。

國巨的併購整合經驗,不採一次到位的設計,而是透過制度調整、積極溝通,讓不同企業文化的人才一起對齊方向,進而往共同目標前進。

童皓怡

紐約大學工業心理學碩士,曾任微軟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台橡集團全球人力資源副總經理,2020 年加入國巨擔任人資長。

國巨

成立於 1977 年,1993 年上市,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被動元件製造商,現為全球前 3 大被動元件廠。1993 年至今展開超過 20 起併購案,員工約 3 萬 5000 人,近 80% 為外國籍。2025 年上半年營收 638.75 億元,年增 6.59%。

核稿編輯:林庭安

延伸閱讀

從「每天接到 CEO 電話」到撐起 15% 營收!緯穎如何從 0 到 1 組建馬來西亞廠?
跨海招募被誤認求職詐騙!群創如何吸引東南亞人才赴台就業?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17.53億威力彩得主現身!三寶爸失眠2天 父子「大耳垂偏財運」資產配置曝光

鏡週刊
02

台積電爆「內鬼」員工竊2奈米機密!3員工遭羈押禁見

民視新聞網
03

不吹冷氣、「白飯+玉子燒」已是奢侈餐…他自創「每月零圓」生活法,45歲存到2千萬提早退休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8月發錢了!19筆補助入帳 時間一次看

EBC 東森新聞
05

關稅難題卡台積1/台灣對美貿易逆差超過日韓 傳川普只給2條路解套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Steam 調查報告,AMD CPU 挑戰英特爾,輝達 GPU 持續領先

科技新報

〈愛普法說〉愛普*Q2受業外干擾每股虧3.36元 下半年營收估大增

anue鉅亨網

永豐銀行首推!全台 iWish 10 家分行啟動 AI 口說完成臨櫃存提匯轉

科技新報

中國內需回補 研調估8月電視面板50吋以下價格止跌

anue鉅亨網

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逾九成?美銀潑冷水:恐按兵不動至2026年

anue鉅亨網

大企業強硬取消遠距工作,專家:反成小企業與新創攬才誘因

科技新報

〈高雄專區上路〉中信銀報捷:逾10組申請家族辦公室 往來資產突破80億元

anue鉅亨網

無懼關稅陰霾!外資7月買超台股逾1500億元 連3月淨匯入

anue鉅亨網

南僑金雞母 皇家可口IPO案獲證交所審議通過

中央通訊社

7月外匯存底減 央行:匯率回歸穩定未見熱錢炒匯

中央通訊社

NCC:災害漫遊先導機制 嘉南部分地區7日啟動

中央通訊社

巿場有信心聯準會將降息 亞股追隨美股收漲

中央通訊社

比亞迪來台 經濟部:嚴防中國品牌車入台

NOWNEWS今日新聞

巨生醫雙技術平台進入收獲期 明年啟動IPO計劃

anue鉅亨網

看關稅與232條款影響 金管會:保險業流動性無虞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 前半導體王牌分析師籲提告這兩家外商

信傳媒

參展高齡健康展 冠晶光電以光生物調節科技重塑銀髮新生活

anue鉅亨網

美股7月大漲讓散戶狂熱 企業高管股反其道而行

anue鉅亨網

台積員工竊取2奈米機密 3名被告已羈押禁見 搜索日本公司

自由電子報

泓德能源啟動組織調整 攜泰創搶攻東南亞EPC商機

anue鉅亨網

收到780台家電!郭智輝整合業者助災民重建

NOWNEWS今日新聞

20%關稅台積電能解? 爆內鬼洩密危國安1/台積電驚爆「有內鬼」 9員工外洩「二奈米」恐違國安法

鏡新聞

20%關稅台積電能解? 爆內鬼洩密危國安2/汽車關稅風暴!韓系電動車開第一槍 大降30萬

鏡新聞

長榮航空10月21日開航桃園/釜山航線 每日一班即日起盛大開賣

中華日報

交投清淡!新台幣由升翻貶 收29.927元 成交量創半年新低

太報

比亞迪傳繞道入台 業界:恐摧毀本土生態系

中央通訊社

〈電信三雄財報〉中華電信受惠ICT業務成長動能強勁 Q2營收、獲利、EPS皆超越財測高標

anue鉅亨網

比亞迪旗下騰勢汽車繞道登台到底給不給過? 經濟部回應藏玄機!

鏡週刊

〈環球晶法說〉Q2獲利回升EPS 3.52元 今年營收估略優於去年

anue鉅亨網

光生物調節科技 重塑銀髮新生活

太報

晶技7月營收11.11億元月增11.74% 估Q3營運小幅季增

anue鉅亨網

微星參展OCP APAC 2025 展出超微、輝達伺服器平台滿足AI多元需求

anue鉅亨網

貿聯7月營收再登60億元月增16% 創單月次高、同期最佳

anue鉅亨網

爸爸節消費力道保守? 餐飲業者坦言:商機少1-2成

民視新聞網

7月外匯存底小減;央行:匯市已恢復理性

MoneyDJ理財網

外資買超114億元呈連2買 大買伺服器股緯創2萬張、神達1.9萬張

anue鉅亨網

外資7月淨匯入50億美元 2021年以來同期最大

中央通訊社

銘旺科 公告民國11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MoneyDJ理財網

久昌 公告本公司第一屆薪資報酬暨提名委員會委員

MoneyDJ理財網

長榮 公告本公司114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為114年8月13日

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