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百年前的台灣這麼時尚!透過楊双子的小說當時空旅人,看見今昔台灣的美麗與憂慮 | BAZAAR
PHOTO CREDIT: 詹朝智
「哇,原來台灣曾經這麼時尚!」楊双子用小說創作呈現真實存在過、鮮為當代人所知的台灣之美,不僅發揮翻轉作用,還驚豔國際出版界,他的時代小說《臺灣漫遊錄》日、英譯本,在2024年分別獲得第10屆日本翻譯大賞與美國國家圖書獎,皆創下台灣文學作品首次獲獎的紀錄。
和作家約在獨立書店,入座後,熱咖啡和冰牛奶一送上來,楊双子便聊起他的小說《花開時節》裡,現代的女主角雪子穿越時空回到1930年代的台灣,一直很想喝咖啡,當時咖啡雖然已進入台灣人的生活,雪子卻要必須等到普及化時,才終於能夠在家裡手沖解癮。
他講起《花開時節》和《臺灣漫遊錄》所描寫的1930年代,煮咖啡的主流方式是什麼?還有鮮奶不是想喝就有,氣候太熱時牛不易產奶,如何保存等種種問題,都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只是幾句話的描述,背後卻有他花費大量時間和心力穿梭時空,考據歷史歸納整理的軌跡。
由楊双子執筆及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描寫台灣飲食文化,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肯定。
PHOTO CREDIT: 行政院提供
小說家是提供遠景與願景想像的人
楊双子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用時代小說來重現1930年代的台灣?「我想把歷史縱深拉出來,寫出昔日台灣。」1930年代是台灣現代化的重要時期,當時戰爭還沒有來,殖民國日本內地也將先進的文明和建設引進台灣,因此造就不同以往的生活紋理和器物日常。
透過追溯這些生活物質的來源與細節,過去被忽略的常民生活根源得以現身,台灣的歷史浮現新的脈絡。「讀者比對之後就會發現,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鳳梨冰、滷肉飯,100年前的台灣就有了,不會再認為滷肉飯是來自東坡肉,人們對於台灣的古代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與認識。」
楊双子用大眾小說輕鬆的方式來說出一個時代的樣貌和深度,不僅以文學找出台灣歷史的新方向,他補充,寫小說還是他希望促進社會討論和思考的方式。
「小說家是提供遠景與願景想像的人。某件事情如果發展下去,遠景是什麼?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所以這時候我們要提供的是願景,就是我理想的樣子是什麼?如果我們做這個行動很可能會更接近理想一點,更適合所有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是為了那一點點而努力。」
誰說女性關係只能有相愛、相殺的生命腳本
所謂「更適合所有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也包括同性情誼的存在。女性情誼和台灣歷史,恰好就是楊双子書寫的兩大主題。
情誼是「關係」的一種展現,他之所以致力於百合小說創作,有一個自我使命是為「關係」創造更多生命腳本。「我寫百合小說,目的是展現同性情誼有各種可能。」楊双子說,由於「百合」是一個更寬的定義,讀者就有機會從小說習得新的腳本,有助於女性得到更多的解放,不再只限於過去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女性,只有「相愛」或「相殺」兩種極端值。
楊双子的創作主題以台灣文史及女性為主,作品散見於小說、散文及漫畫合作。
PHOTO CREDIT: 詹朝智
創作是為了讓百年後的台灣留下記憶基礎
《花開時節》是他正式被文化界人士看見的作品。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在2017年擔任文化部長時,一篇社群網站的發文推薦,讓人們注意到這顆文學新星。雖然楊双子14歲時就開始寫小說,但當時他寫的是模仿向同學借來看的言情小說,陸續向出版社投稿成功出版4本後,才轉換路線寫純文學小說。
從14歲寫到如今41歲,對楊双子而言,一件事能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不是快樂,而是意義。「當你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時候,你才會快樂。當知道有人被我的小說打動了,我寫小說就有價值;當你讀了我的小說,知道原來台灣曾經有過那麼繁華的時刻,進而對台灣改觀,那我寫小說的意義就實現了。」
歷史是過去,但採訪過程中楊双子卻不斷提到:「100年後的人回看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台灣其實仍處於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狀態中。」以及「100年後,如果有一位歷史小說家要寫現在的某樣東西,那樣東西卻已消失,但我的小說中能找到那樣東西曾經存在,我的小說就成為在歷史緘默之外,可以找到的物質證據。」用100年後的目光來寫小說,楊双子的筆,正不斷為台灣的未來留下記憶的基礎。
《臺灣漫遊錄》國際版權至今賣出13個語種,成功推廣台灣文化。圖為楊双子在紐約獨立書店Strand Bookstore內,為書店買斷的小說簽名。
PHOTO CREDIT: 楊双子提供
你知道嗎? 如何更親近台灣歷史
•如何客觀看台灣歷史?很難做到真正客觀,但讀歷史或時代小說是個好方法。以歷史基礎為核心,小說提供虛構的框架,不同角色對同一事件有不一樣的觀察,有助發展出不同的觀點去理解同一件事。
•除了讀小說,還有更日常的方法了解台灣歷史嗎?
跟著你對生活的好奇心走,到處都是歷史的入口。比方說,你喜歡喝泡沫紅茶,可以去想它跟古早味紅茶有什麼差別?你會發現從製作、從配方、從發展的年代等細節都不一樣,那你就對台灣歷史有更多了解。
楊双子
1984年生,本名楊若慈,楊双子是其與雙胞胎妹妹楊若暉(歿)共用的筆名。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以及台灣兩大類型文學「百合小說」(註1)與「時代小說」(註2)的開路者。
註1:以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誼,含括親情、友情、愛情來書寫的小說。
註2:傳統的歷史小說基於歷史事件與人物,時代小說亦根基於真實的歷史,但不以刻劃歷史事件為主,而是以虛構的角色,著重歷史事件所在的時代性。
想閱讀更多:TLife 網站 立即點閱
【延伸閱讀】
>>長大後想從事什麼? 賴予亭和直覺職掘,在孩子心中種下無限可能,一起打開探索未來的窗口
>>當代舞是什麼?融合東西方文化特色,蔡博丞以台灣原創改寫當代舞風貌,跳進國際舞台
>>發掘不一樣的「台灣之最」,古生物學者蔡政修,用化石說故事給你聽
>>蔬果也要敷面膜,柯志諭結合碳材料和天然精油,延長蔬果新鮮時效
>>安平夕照、東大赤門銀杏林,林曼麗將刻畫於腦海的美好原風景,推動藝術與文化,讓台灣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臉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