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中投立委罷免案 學者預期下一戰更激烈
第一波立委大罷免案,結果不如罷免團體的預期,但隨後不到一個月,第二波8月23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馬文君,與游顥等七名立委的罷免案,也將展開,這一波罷免名單包括臺中與南投,七位國民黨籍立委,也有可能為大罷免最終結果,留下新的變數,下一戰823,無形的煙硝,預料會更加激烈。
我們深深一鞠躬,感謝所有偉大的臺灣人民。
面對第一波的大罷免,國民黨24區立委全都保衛成功,這項結果激勵了,將在8月23日接受考驗的,南投立委馬文君,而公民團體則認為,罷免選舉是展現民主精神。
國民黨立委 馬文君:「真的真的非常感恩,沉默的善良,在最後的關頭凝聚起來,非常的感動。」
罷免馬文君公民團體領銜人 曾郁凱:「我深感到遺憾,沮喪也很難過,然後但是我們很尊重,各選區的選民們的決定。」
第二波立委罷免案,將在8月23日進行投開票,雖然第一波罷免結果,讓罷免團體感到失望,但最終的決勝點卻落在,下一戰第二波的罷免,學者更認為,為了確保執政黨明年地方選戰,與未來的總統大選勝選,第二波罷免選戰,將更加激烈。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榮譽教授 江明修:「未來這方面這七席的做法,第一個看民進黨會不會反省,看賴清德總統會不會反省,他會反省的話,對臺灣來說,對民進黨來說,會比較好,但是如果它(罷免)繼續這樣做下去,更加激烈來做來亂的話,我覺得民進黨明年的大選,一定會有大失敗。」
觀察罷免選舉的學者認為,這次的大罷免,凸顯的意義是,選民對政治人物的不信任投票,罷免制度的設計,也會讓政治人物反思,在施政或立法上,應貼近民意與符合憲法。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 蔡榮祥:「同意罷免這一方裡面,有一些是藍營的,有些甚至他們宣稱是正藍軍,那這個在未來的投票,可能立委的選舉裡面,這個就會牽動一些選情,即使沒有罷掉你,可是有可能,你原本支持你的支持者,你已經跑掉了喔。」
第二波的罷免選舉,雖然僅有七位國民黨立委,要接受選民的再考驗,且除了馬文君、游顥之外,其他五位立委,是在公民團體完成補件之後才成案,第二波罷免對罷團來說甚為艱難,但對應戰的將被罷免的立委來說,這段時間承受的壓力與考驗,更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