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16歲才讀小學」的男孩:扎巴老爺,如何從小沙彌到讓香格里拉成為旅遊勝地?

旅讀

發布於 07月03日01:39 • 文_甘炤文/旅讀 圖_李智凱/旅讀

人稱「扎巴老爺」的扎巴格丹,如今儼然成為滇藏高原上的一頁傳奇。

出生於印度,幼時曾在寺院受戒為僧長達數年,後來因緣際會,跟著父親返回故鄉雲南,由於未諳漢語,更一度以十六七歲的「高齡」插班進入小學低年級,自基礎的拼音和識字開始學起……是這樣跌跌撞撞的人生經歷,誰又能料想得到,這樣一位小伙子後來居然憑藉著貴人提攜,由山高水遠的雲南先後飛往奧地利和美國深造,學長後並復歸故土,成為推動香格里拉旅遊的一股中堅力量。

「阿若康巴」已然成為雲南民間企業的金字招牌 ©李智凱/旅讀

世紀90年代伊始,一股「大陸尋奇」的觀光熱潮逐漸朝西南地方蔓延,降及千禧年初,在官方授意下,雲南的中甸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當時已經在公家單位站穩腳跟的扎巴老爺從中嗅聞到機會,儘管面對未知的運程,他仍舊毅然選擇轉換賽道。

興許是自小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使然,扎巴老爺深知「旅居」途中將面臨各式各樣的動蕩顛簸,因此願意在天寒地凍時節擺筵,將屋外哆嗦的人喊進屋裡頭暖一暖──以復振家鄉旅遊為號召的「康巴商道探險旅行社」於是在2003年左右宣告成立,原本不看好的親族友人也轉為支持;及至後來,就連侄子也全心投入相關的營運工作,成為扎巴老爺最有力的左右手!

扎巴老爺全力探索深度旅遊的領域,姪子也成為這條路上重要的左右手。©李智凱/旅讀

沿滇藏茶馬古道徵友

彼時,隨著當地觀光產業的逐步發展,不少老外和背包客慕雲南之盛名而來,然而他們不要流水線般的制式行程,卻渴望躬身走進荒郊野嶺,用雙腳去丈量這片土地的深邃與美好。受到這類顧客的啟發,扎巴老爺逐漸意識到:應該要將「旅行」的意義拓展得更為深刻、並與在地經驗相連結,才有可能在一眾同質的地接群體中脫穎而出。

也因為接待期間必須安排外賓落地下榻,在成立旅行社後,他便蘊釀著有朝一日將跨足旅宿領域。2012年,其位於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內的精品酒店率先宣告落成,憑藉著饒富民族特色的硬體建設以及細緻的服務,成為當地最早一批高端旅宿品牌,並迅速在旅遊界積累出高度卓越的聲量及口碑。目前,除了雲南境內的兩間旅宿──香格里拉阿若康巴南索達莊園和麗江阿若康巴慶雲莊園,位於雪域聖城的阿若康巴拉薩莊園,同樣於2023年投入執業。

©李智凱/旅讀

對扎巴老爺來說,能夠在西藏的核心地帶立下基業,同樣別具意義。他的父親仁青培楚過去是馬幫商隊中的「拉朵」(嚮導或趕馬人之意),經年往返於艱險且長的路途;他期許自己能追隨父親的腳蹤,一面發揚滇藏茶馬古道獨特的馬幫文化,一面持續地秉持著利他精神,以追尋馬幫團隊成員最高的榮銜「敬達」(領袖之意,也指稱無私的奉獻者、布施者)為目標──事實上,自創業以來,扎巴老爺便設法利用餘暇免費教授藏語,更屢屢出資扶持貧苦人家、捐助成立唐卡藝術中心,這些因緣也都在冥冥中迴向成為羽翼般的助力,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歷經風塵星霜從印度來歸,將他方走成故鄉,未來扎巴老爺計劃要沿著茶馬古道建立更多的尼倉(過往馬幫外出歇腳的驛站),正如同「阿若康巴」的藏語語意,原是要向每一位志同道合的旅人發出呼喚和邀請:來吧!朋友。

對扎巴老爺來說,每一間旅宿就彷彿是茶馬古道上供商隊休憩的尼倉。©李智凱/旅讀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旅居雲南》2025年3月號 第157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台灣高端旅遊史上第一次!麗池卡登「海上超跑級」郵輪確定抵台,從基隆港就能登上移動的美術館!

旅讀
02

超可惜 大武之心南迴驛站店家多撤走超冷清

自由電子報
03

18萬株向日葵花海搶先拍!5大美拍亮點最新花況市區必訪花景

景點家
04

誠品週年慶滿千送百Potato Corner薯條100新櫃進駐!午夜音樂會電影馬拉松登場

景點家
05

釜山旅遊強勢竄紅!蒐羅5大熱銷飯店,CP值破表,每人每晚最低千元有找!

旅遊經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