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落差 公股人才搶輸民銀
財政部所屬國營銀行五大福利提升方案卡關,目前均未通過,僅2026年預算編入「一胎10萬元」的生育補助,公股圈認為此為比較有機會通過的方案。而福利待遇、台積電效應及少子化也成為國營銀行攬才致命傷。
公股銀行中未民營化的包括臺銀、土銀及輸銀,多年來和民營化金融機構存在獎金、福利落差過大問題。上會期多位朝野立委都達成共識要求財長更積極向人事總處協商。財長莊翠雲當時表示,已將五大措施提報政院,包含生育補助、伙食費、經營績效獎金上限調高、員工福利信託,以及提撥決算稅前盈餘一定比例激勵員工。
其中,生育補助費每一胎10萬元;伙食費每個月3,000元;經營績效獎金上限從4.4個月提高至4.6個月;對於基層員工,應在決算稅前盈餘中提撥1%至8%,按照員工績效達成情況等給予激勵;以及提撥員工福利信託。
不過,據了解,由於日前有大罷免進行而使相關政策延宕執行,目前臺、土、輸銀僅被通知2026年預算編入一胎10萬元預算,公股圈人士認為是比較有機會通過的一項方案。雖然財政部已同意所屬國銀福利提升方案,但主管機關為人事行政總處,倘財部提案通過,將涉及經濟部所屬等其他國營事業都比照一體適用問題,成為整體政策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