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眼科微創手術 提升青光眼患者生活品質
記者范瑜/臺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今(27)日舉辦醫療成果記者會,由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明三總近年發展「微小樑網切除合併微創支架系統手術」,治療青光眼相關成果。呂大文表示,該術式以「內引外流、雙管齊下」方式,具有微創特徵及傳統小樑切除手術的降壓效果,3年內治療68位患者、125隻手術眼,術後不僅降眼壓效果顯著,成功率提升,也縮短病人恢復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臺灣青光眼患者約占總人口約1.75%,年齡愈大,患病比率也相對愈高。呂大文指出,控制眼壓是治療青光眼的不二法門,而在青光眼的治療過程中,當藥物與雷射治療已無法有效的控制眼壓,或雖藥物已成功降低眼壓,但視野及視神經仍然持續惡化,以及藥物雖可控制眼壓,但副作用明顯,導致無法規律用藥時等情況,患者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呂大文提到,傳統青光眼手術進行小樑網切除術,雖可有效降低眼壓,但有術後早期視力不穩定、易發生低眼壓、傷口大、恢復期長等缺點;微創青光眼手術(MIGS)是將迷你引流管置入眼內,加強房水排出,傷口小、恢復快,但降壓幅度有限,且僅適用於早期至中度青光眼患者。因此,三總改良傳統小樑網切除手術與MIGS,發展「微小樑網切除合併微創支架系統手術」,將內部引流(支架)與外部濾過(微小樑網切除)結合,不但傷口小、恢復快,並增強降壓效果。
呂大文說,追蹤3年來進行「微小樑網切除合併微創支架系統手術」的數據成果,平均降眼壓幅度為35%至45%,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於5%,主要為輕微炎症或短暫視力模糊,且90%患者表示術後恢復快,生活品質明顯改善,成效良好,未來也將持續優化手術技術並擴大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