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後賽不會把大谷當作後援?道奇爭取世界大賽二連霸的命運,誰才是最適合的守護神?
缺乏穩定感的道奇牛棚
上週六比賽結束後,道奇的分區冠軍魔術數字只剩下3。本來23日、24日左右(※以下時間皆為美國當地時間)就可能會舉行香檳慶祝,但在23日對戰響尾蛇時遭到逆轉再見,道奇休息室陷入死寂。休息室外的走廊傳來有人發出的怪叫聲,聽到的警衛立刻衝了出去。
這場比賽中,道奇的大谷翔平首度復出投到第6局,繳出5支安打、0失分、0四壞、8次三振的好投。打線也給予火力支援,在7局上半結束時取得4比0領先。由於教士在另一場比賽大幅領先,即使魔術數字減少也只會少1個——因此大家腦中都閃過這樣的劇本:只要24日比賽拿下勝利,而教士輸球,就能提前封王。
然而,戰局卻急轉直下——。
7局下半登板的 Jack Dreyer,在2出局一壘有人時,被 James McCann 敲出二壘打,失掉1分。此時道奇換上 Edgardo Enriquez,但他剛上場就被 Adrian Del Castillo 轟出2分砲,分差縮小到只剩1分。考慮到道奇牛棚的狀態,這1分差形同虛設。
事實很快證明如此。8局的危機雖然靠 Alex Vesia 勉強守住,但9局輪到 Tanner Scott 登板,他先是對第一名打者投出觸身球,接著又送出四壞球保送,勝負幾乎已經注定。
「讓前兩位打者上壘,把自己逼入絕境。」Scott賽後這麼說。他平常聲音就不大,但當時那如同蚊鳴般的低語,依然被外圈的記者聽見,也道出了休息室的靜默氛圍。
隨後接受訪問的 Dave Roberts 教練,一改過去總是護航的態度,語氣明顯不同。
「一開始就落後球數,接著送保送、又投觸身……這要嘛是投得太小心,要嘛就是害怕。如果怕被打,就不敢果斷出手。如果害怕失敗,球就會浮起來,最後必定會釀成壞結果。而打者,是能感受到這些的。」
雖然Roberts強調「並不是針對特定選手發言」,但很明顯他指的就是21日對巨人搞砸比賽的 Blake Treinen,以及這場比賽的Scott。
或許,這正是做出決斷的時候了——將Scott撤下終結者的位置。
一直以來口口聲聲說著「他們沒問題」的Roberts教練,前幾天也坦承「信心正在動搖」,而在23日比賽後,他更進一步表示:
「我會支持他們,但必須找到能帶著信心推上場的投手。」
然而,事實是,沒有合適的替代人選。Vesia雖然可能是候補,但若真的讓他擔任終結者,那麼第8局的佈局投手要交給誰?是要讓在季後賽回到牛棚的 Emmet Sheehan 嗎?
在23日比賽中,Clayton Kershaw 主動要求進入牛棚。他預計會在例行賽最後一戰先發,但23日、24日這兩天會進入牛棚待命,等於把原本該投的局數提前消耗掉。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季後賽預計會用他當後援,所以才會做這樣的調整。但話說回來,Kershaw真的是答案嗎?
在23日深夜,Roberts教練又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
當被問到「大谷是否會在季後賽以後援身份登板?」時,他第一次明確回應:「沒錯,不會。」 過去談到是否可能把大谷當終結者時,他總是含糊其辭地說「我們有討論過這個可能性」、「他具備那樣的心理素質」等等,但這次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當然,狀況隨時可能改變。就像去年 Walker Buehler 在第9局上場一樣,大谷也可能在緊急狀況下臨時登板。
然而,基本原則還是專注於先發。只是,這個決定會為球隊帶來什麼影響?是高招,還是壞棋?
假設在外卡系列賽打成1勝1敗,來到第3戰,9局上道奇以3比2領先,那麼誰會被推上投手丘?屆時他們能否找到那位「能帶著信心推上場」的投手?Roberts教練說:「還有時間,但不是充裕的時間。」他的表情明顯嚴峻。
本來大谷能在23日比賽投滿6局,也是考量到牛棚的負擔。
「因為也顧慮到球隊的狀況,昨天在飯店開會時說過,『應該不會投到100球吧』,但若是狀況允許,還是希望能投到第6局。」Roberts教練這麼解釋。
然而,牛棚卻在剩下的3局裡,守不住多達4分的領先。
另一方面,Roberts教練一直以來在投手起用上的決策,經常受到批評,媒體要求他給出解釋時,他也常常表現得閃爍其詞。但事實上,誰擔任終結者這件事,根本不是由他決定,而是球團高層才有最終決定權。
換句話說,即使Roberts教教練心裡已經判斷「Scott不行了」,但若球團總裁 Andrew Friedman 下達指令:「繼續用Scott」,他也只能照辦。畢竟大聯盟總教練,本質上不過就是一名「中間管理職」。
這也和另一個問題相通——如今在大聯盟裡,究竟還有多少教練能真正自己決定打線?
Roberts教練所謂的「信心正在動搖」,其實已經是向球團高層發出的強烈訊號。至於這個訊號能不能傳達到對方耳裡,那就不得而知了。
(企劃構成:Thre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