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攝影】黃子明/農田裡的螢火蟲忙做工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2月28日09:14 • 發布於 02月26日02:47 • 上下游新聞

圖文/黃子明(影像工作者)

不論在高山或平地,夜晚的菜園裡總能見到許多光點不斷移動閃爍,遠望如螢火蟲在野外群飛。菜農達亞說,當地農民都很感謝這些「螢火蟲」來幫忙,否則種好的菜都沒辦法收成,也無法賣到市場。

其實這些光點都是帶著頭燈正在砍菜的失聯移工,真正的螢火蟲夜間出來活動是為了覓食及找尋配偶,這群菜園裡的「螢火蟲」跨海來台工作卻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為了賺錢寄回家改善家中經濟。

越南籍失聯移工阿良在一處高麗菜園將裝好的菜簍子打包。(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超過9萬人,還有觀光探親黑數

台灣缺工問題非一朝一夕。

政府除積極拓展移工來源國,2022 年開始實施《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協助雇主留用資深優良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薪資提升之外,得申請永久居留權。與我國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也推出類似政策,儼然一場國際優質勞力的搶人大戰。

根據勞動部統計,2024 年底截止,我國引進移工人數已達 82 萬餘人。移民署同期數據顯示,我國失聯移工人數已經跨過 9 萬人,這還不包括以觀光、探親等各種名目來台非法打工的黑數。

其中,越南籍男性移工高達 42,948 人,女性有 14,836 人,合計 57,784 人,佔所有失聯移工人數 63%,印尼籍移工 28,557 人居次。以移民署編制員額兩千餘人,負責查察失聯移工的專勤隊五百餘人,且面對隱身暗處非法打工的移工,根本就在打一場不可能獲勝的戰爭。

20 名越南籍失聯移工在彰化一處菜園收割芥菜,他們每個人各司其職,展現極高效率。(攝影/黃子明)

因仲介費高昂,逃跑成為必然

移工之所以要冒險逃逸非法打工,除收入比合法管道高,在其母國應徵來台,須繳納高額仲介費是主要因素。

以逃逸人數最多的越南為例,移工每人必須繳交 6,000~7,000 美元,因此多數移工甚且須借貸才能順利來台工作,擔任合法廠工或看護工。扣除健保、仲介費、個人電信、生活、交通等開銷,每月能寄回家的錢相當有限。

為了賺更多錢,逃跑自然成為最大誘因。

越南籍失聯移工清點打包完成的高麗菜簍數量。(攝影/黃子明)
深夜的菜園裡,失聯移工在砍菜中休息看手機。(攝影/黃子明)
越南籍失聯移工在雨霧壟罩的深夜裡,將裝菜的塑膠簍扛上運菜車。(攝影/黃子明)
一群越南籍失聯移工在海拔近2000多公尺高山菜園作業,當時氣溫只有 12 度,由於沒有枯木可燒,移工將紙箱及塑膠菜簍都拿來燒火取暖。(攝影/黃子明)
越南籍失聯移工深夜在一處公墓區或坐或躺,等待上工砍菜。(攝影/黃子明)
越南籍失聯移工搭車抵達工作菜園準備上工。(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連夜砍菜直到天空露白。(攝影/黃子明)
移工深夜搭車前往目的地砍菜,其中一人將腳翹在車窗前,車子急駛在蜿蜒的山路上。(攝影/黃子明)

行動百貨車讓移工方便購物

失聯移工廣泛分布於各地農村或農業專區,以及營建工地、工廠等,隱然成為不可或缺的勞力。

農忙時他們現身在田間,休假時,許多鄉下街頭也經常看得到他們騎車來去身影。特定商家成為他們光顧消費的據點,偏遠地區甚至應運而生行動百貨專車,專為失聯移工販售日常生活用品,還可電話預約訂貨,服務周到。

為因應不同國籍移工需要,一部中型百貨車可塞下數百種商品,將坪效管理觀念發揮到極致。一位百貨專車林姓老闆表示,沿著山區近 90 公里路程,哪裡有移工他都知道,所以車子會精準停在方便移工出來購物的位置上。

許多失聯移工居住偏遠地區,外出購物不便也有被逮風險,行動百貨車為不同國籍移工需求提供便利,包括有清真認證的食材,還可電話預約訂貨。(攝影/黃子明)

移工偶有社會衝突,整體犯罪率不高

雖然許多農村居民都有接觸或目睹失聯移工經驗,但移工們在非法仲介安排或自行租屋處,除工作或購物,他們卻很少露臉。

多數時間,他們大多關在房內玩手機,或經由通信軟體與家人聊天,每天就是工作、吃飯、睡覺、玩手機,生活非常單調。畢竟隨便外出,在路上很容易碰到臨檢被逮。

在北部一處部落,移工因喝酒與當地年輕人衝突,結果不久就遭專勤隊查獲,無法繼續打工。當地餐飲店張姓老闆表示,應該是被人挾怨檢舉才會被移民署抓走。

一群越南失聯移工舉辦中秋烤肉趴,不料卻因酒後言語衝突險些大打出手,在旁人勸阻下和平落幕。(攝影/黃子明)

許多媒體未能接觸到失聯移工,但每逢移工發生社會案件,卻很刻板地報導移工是社會治安死角。事實上,根據警政、移民等單位統計,移工犯罪率並沒有比較高。

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在立法院受訪時曾說,移工犯罪率是國人犯罪率一半以下,雖有部分移工逃逸後犯罪,但多數人是填補缺工產業人力缺口。越南移工阿日則說:「我們工作都累得要死,休息都沒時間了,哪有空跑出去犯罪?」

以砍菜的失聯移工為例,在山上採收尖峰期,他們經常每天工作十幾個鐘頭。除了砍菜,還得把每簍 30 公斤左右的高麗菜,一次兩簍共 60 公斤扛上貨車。大型貨車約可堆疊 300 件共 9 公噸,連夜到天亮可能要砍好幾輛貨車的量,工作量非常驚人。

失聯移工在南部地區一處菜園裡採收蔬菜,為因應市場拍賣作業時間,移工通常在凌晨兩、三點就帶著頭燈上工。(攝影/黃子明)
汗流浹背的移工正在等待夥伴們將打包好的菜簍送上貨車,通常移工團隊有一人負責將菜簍堆疊在貨車上,但必須避免菜簍在載運過程中鬆脫或掉落。(攝影/黃子明)
一群失聯移工在南部一處洋蔥田的墳墓前採收洋蔥,田裡埋葬過世祖先是南部農田裡常見景觀。(攝影/黃子明)
3名泰國籍失聯移工在台南與嘉義交界處的芒果園疏果,蕭姓雇主表示,在山區鄉鎮很難找到工人,農忙時只能雇用失聯移工。(攝影/黃子明)
兩名印尼籍失聯移工正在一處竹林整理採集後的竹筍,準備交貨給菜販;他們長期受雇於農民南哥(化名),月薪 3 萬,包吃包住。(攝影/黃子明)
一名女性移工結束上午的蔬菜採收後,騎著電動車離開菜園;對當地環境熟悉後,許多失聯移工多會自行騎乘電動車往來住處及農田間。(攝影/黃子明)
一名泰國籍女性失聯移工在一處菜園採收空心菜,一旁的小狗是移工收養的流浪犬;她與其他四名移工固定幫當地一位農民耕種作物。(攝影/黃子明)
來自泰國的移工阿德在雲林一處菜園噴灑肥料,他來台一年多,只能講簡單的國語。(攝影/黃子明)

資深失聯移工當工頭,洽談工作、租屋修車都可幫

移工來台工作離鄉背井,只能透過手機與親人相見。來台十年多的阿松眼角泛淚說,女兒已經 10 歲,他卻沒有抱過她。這種只有視覺與聽覺,卻沒有觸覺的親情互動,是許多移工生命中的一大遺憾。

盡管無法享受親情之樂,生活也非常單調,但碰到移工國家節慶,他們也會花錢購買各類食材烹煮。來自越南中越地區的阿後,來台已經 10 年,他不僅離開合法打工的工廠,還把他的家族及鄰居共 16 人,全部透過相同模式引介來台非法打工。

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阿後,甚至還為在工廠工作的親友,負責開發假日兼差打工機會,他則從中抽取每人每天 100 元佣金。去年中秋,他大手筆花了近五萬元,購買海鮮、牛、豬、羊肉讓大家大快朵頤。

像阿後這樣的工頭,在各地失聯移工群體中都有類似角色。他們大多來台多年,除了語言能通、環境很熟,與農民或菜販可直接洽談工作,連租屋、購買汽機車、到維修廠修車,甚至哪裡可以買到活雞宰殺,都能搞定。

由來台10年的越南移工阿後帶頭的移工群體,在南部租屋處舉辦中秋節餐會,這一餐總共花了5萬元購買海鮮、牛、羊、豬肉等與酒水。(攝影/黃子明)(吸菸有礙健康)

雲林一位許姓農民指出,資深移工很厲害,他們有人與越南籍配偶合作,由越配出面租地,移工自己種植、出貨,產銷一條龍。不只如此,他們還加價搶租農地,一分地通常從 5,000 元喊到 7,000 元,甚至更高,打亂農地租金價格,已與台灣農民正面對決。

農業移工多數屬臨時聘僱,由非法仲介或工頭居間與農民接洽,隨農作產期在田間移動,按件計酬。有些需要持續性勞力或具備良好耕作經驗或技術的農務,農民也會以月薪加食宿,雇用長工型態的移工。

在中部經營多種作物的南哥(化名),家裡雇用 4 男 1 女印尼移工,分別負責田間農務與家務;其中一對夫妻,還帶著一位在台出生的幼兒。男工每人月薪 3 萬元,家務女工日薪 800 元,供吃供住;因不需生活開銷,移工們對收入和雇主都表示很滿意。

一名越南失聯移工正準備推開大門外出,為避免暴露身分及住處,移工工寮通常大門緊閉。(攝影/黃子明)
晚間 9 點多,一群失聯移工從工寮出發準備前往田間砍菜,因為配合果菜市場拍賣時間,他們通常在夜間開始砍菜作業。(攝影/黃子明)
來自印尼中爪哇的安妮(化名)正在雇主家廚房備餐,她在台灣所生的兒子坐在學步車好奇張望;安妮與先生受雇同一農民,她只負責家務工作,先生則從事農務。(攝影/黃子明)
一群來自中越地區的失聯移工擠在狹窄的房內休息用手機,移工居住的工寮空間通常不大,設施相對簡陋。(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阿德中午時段在房內睡覺,由於砍菜作業通常在夜間,白天睡覺成為許多移工的作息模式。(攝影/黃子明)
來自中越的失聯移工阿良躲在蚊帳內玩手機,以避免蒼蠅干擾;由於受農民使用雞糞肥料影響,山上工寮蒼蠅數量驚人。(攝影/黃子明)
移工也有網紅夢,越南籍失聯移工阿輝平時在營建工地擔任板模工,晚上則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他還買書學習如何成為Youtuber。(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隨著山區高麗菜產期結束,在非法仲介安排下轉戰平地高麗菜產區,入住破舊的臨時宿舍,用塑膠箱架設床鋪,為避免暴露身分,移工用瓦楞紙板遮蔽窗戶。(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不敢隨意外出,頭髮長了就互相剪髮,省錢又方便。(攝影/黃子明)
越南籍失聯移工在中元節當天,按習俗備妥供品在工寮與車內祭拜好兄弟;受中華文化影響,越南許多習俗節日與我們相近,移工來台也不忘隨俗。(攝影/黃子明)

移工已成台灣農業支柱

我國務農人口有逐年下降趨勢,農戶也在縮減;男女佔比約 7:3,農民平均年齡 64 歲,平均耕作面積僅約 0.7 公頃,可說是典型人口老化的小農型態。破碎又狹小的耕地不利大規模機械化耕作,除稻米外,其他農作物大多須仰賴人力耕作。

早期農村常見的換工式微,加上 2019 年開辦的合法農業移工目前僅兩萬人,仍屬杯水車薪,且申請仍有不少門檻,因此非法農業移工成為填補勞力缺口的主力。

85 歲的西螺林姓農民表示,他三個孩子都不願接手種菜工作,只願意幫忙行銷及生產履歷事務,村子裡也沒有年輕人願意下田。他與妻子雖然年事已高,每天還是一早就在菜園裡忙進忙出,許多農務只能冒險找移工來協助,還曾被檢舉,遭專勤隊查獲雇用非法移工,被罰了15 萬。「我們農民種菜要種多久才能賺 15 萬啊?」老農臉上露出無奈的苦笑。

一群來自中越的失聯移工利用假日到海邊烤肉,他們 16 人都是相識的親朋好友。(攝影/黃子明)
一群越南籍失聯移工在高雄一處海濱烤肉後,用手機打燈拍攝團體照留念。(攝影/黃子明)
在台越南移工舉辦婚禮,受邀參加婚宴的移工包括合法移工與非法的失聯移工,在節奏強烈的音樂中盡情跳舞狂歡。(攝影/黃子明)
失聯移工在台灣過農曆新年,除夕夜自己料理年夜菜,在工廠席地而坐盡情暢飲。(攝影/黃子明)(吸菸有礙健康)
失聯移工吃過年夜飯後到附近農田放煙火,大家拿著手機現場轉播給在越南的家人觀看。(攝影/黃子明)

本報導原刊登於伙影社,經作者黃子明及社方授權轉載。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明起連3天天氣不穩「週日最糟」! 南海熱帶擾動恐升級熱帶低壓

自由電子報
02

高雄漢來雙人房520元標錯價 Agoda認訂單有效

中央通訊社
03

亞馬遜雨林為何沒雨了,科學家找到答案

科技新報
04

北市高中教師「課堂播九三閱兵」 學生反感竟被嗆「不喜歡出去」

太報
05

最高1千萬!6張中獎發票沒人領「消費明細曝光」 今天錯過就充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