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當孩子說出「我討厭中文」:海外家長該放手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5月15日11:00 • 發布於 05月02日04:38 • Alex Lin/桑尼爸的溫哥華札記
當孩子說出「我討厭中文」:海外家長該放手嗎?

學中文真的很難。

「Sunny!都 8 點半了,你還沒複習中文。這禮拜就要考了,預習也還沒做,快來寫中文!」媽媽扯著喉嚨大吼。

「啊~我討厭中文!」Sunny 賴在床上,玩著他的小黏土,完全不想動。

直到媽媽喊出他的中文全名,他才意識到不太妙,只好乖乖坐回書桌,紅著眼眶、掛著大大的眼淚,面對作業本,用小小的手握著筆,在格子裡寫下像毛毛蟲的中文字。

這情景幾乎天天在我家上演,我真心覺得,教小孩中文是親子感情的頭號兇手。

海外限定的週末中文課

其實在溫哥華真的很幸福,這裡有很棒的臺灣中文學校,每週一次,只要在禮拜六上 3 小時,這也正是海外華人都有經歷過的週末中文課。這裡的教學基本上完全復刻臺灣小學中文課的進度,每逢節日還會有應景活動,像是做燈籠、寫春聯、製作母親節卡片等。

雖然每次上課只有短短 3 小時,但對我兒子來說,那卻是一週裡最痛苦的 3 小時,因為他需要好好坐在椅子上,專心聽老師講話,休息時間又很短(不像一般學校可以休息到 40 分鐘),有時候還會聽不太懂。除了週週有小考外,平時還有期中、期末大考。

每次我去接他放學,一出停車場沒過多久,他就會在車上沉沉睡去,可見中文課對他來說真的很燒腦。

因為加拿大小學基本上主打「快樂學習」,孩子們習慣了自由輕鬆的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說,這種中文課的學習強度,根本就是地獄模式。但說實話,要把臺灣小學一週的中文課教學量,塞進短短 3 個小時裡,也實在是為難大家了。

困難重重的學中文之路

我們原本以為,來到加拿大就可以擺脫學英文的焦慮,沒想到學中文才是真正的大魔王。

網路上常看到文章說,ABC 小孩中文也可以學得很好,因為中文是母語,學起來理所當然會簡單一些,但實際上,這其中的困難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有多辛苦跟不容易。

你可能會想,中文到底多難學?

第一關就是注音,那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發音系統。要熟記各個注音符號,還要辨識出聲調,像是ㄣ、ㄥ不只要會發音,還要能分辨清楚。普遍初學中文的孩子,在「注音」這關就會卡很久。

在臺灣,小學也是從注音開始學起,但因為每天所有科目都在反覆注音練習,小朋友很快能養成反射性動作,銜接中文課也比較沒有問題。但在這裡,一週才接觸幾個小時,要熟練應用注音,沒有持續努力根本不可能。

就我們的觀察,如果是在臺灣待到小一、小二才來加拿大的小朋友,中文學習上通常會好比較多,銜接中文課也比較沒有問題。我好奇問過那些小朋友,他們上中文課的時候,是用中文還是英文思考?當時他們說是中文。但當我反問我兒子,他則回答用英文的模式在想問題(註:兒子沒有上過中文小學或幼兒園),想當然地這樣本質上的差異,學習效果自然天差地遠。

接下來的關卡,就是學寫中文字了。

從一個旁觀者來觀察,我眼中的畫面其實相當有趣,就像硬要一個外國人學中文,而且還是學到很厭世的那種感覺。

大人學東西多少知道為什麼要學,帶點興趣或目的性,但小朋友大多無法理解為何而學。即使知道學中文可以跟家人或親戚溝通、增進感情,但他們從中獲得的成就感跟付出的辛苦,幾乎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當我們在抱怨英文時態和發音規則變來變去,或德文的陰性、陽性很難記時,不妨回頭看看中文字的筆畫,就會理解什麼才叫「抽象」。

這麼多筆畫,對小朋友來說,幾乎就是囫圇吞棗、死背硬記。考試前背一背、趕鴨子上架,還能靠短期記憶撐過去,但幾個月之後就忘光。我們教到後來,發現小朋友漸漸忘了之前教的字,可見沒有大量閱讀及反覆練習,很難將中文字深深記在腦海裡。

更不用說,我們已經每天花 30 分鐘到 1 小時來練習中文、寫作業,成效大概也只能維持一般般的水平。要說有多優秀,根本天方夜談。

時間有限,中文學習該占多少?

剛開始學中文的前幾年,中文字還沒有那麼難,但隨著年紀提升、難度漸增,小孩子的耐心也快被磨光。這其實也反映在中文教室裡,年級愈高、學生愈少,大家不是沒時間,就是沒意願再繼續努力中文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學語言就跟學任何技能一樣,要靠時間反覆練習累積。如果要把中文字記熟,確實要花大量時間閱讀跟寫作,你可能會想,如果每天再多花一點時間學習,中文是不是就會進步更多?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面向切入,但在這之前,我們應該先釐清一個事實 ──小孩一天的時間就這麼多。

在這邊,小朋友雖然很早放學,我一開始也天真地以為是快樂教育,後來才發現一點也不輕鬆愜意。這邊的教育強度取決於家庭的支持跟認知,放學後才是另個戰場,尤其到了中高年級,幾乎每個人都會選擇一至兩項專精的運動項目加強。從足球、籃球、網球、游泳、滑雪,到芭蕾、踢踏舞、花式滑冰、曲棍球,這些項目只要認真練,一個禮拜至少都要花到 3-4 天,光是運動就行程滿檔了。

除此之外,學術方面也是很精彩,包含公文式(KUMON)數學、英文作文、程式語言、STEM 課程,更不用說西洋棋、鋼琴、小提琴、畫畫及陶藝。這裡的氛圍雖然忙碌,卻相對「鬆弛」,這類學習從不是為了攀比或炫耀,而是希望找出小朋友真正的興趣,讓他們一步步朝著自己的方向發展。

如果孩子的興趣或媒介是中文,例如喜歡中文小說、卡通或漫畫,那當然能理所當然地多分點時間給中文,中文程度自然也會突飛猛進。但如果孩子熱愛體育活動,甚至一週就要練習 3 次以上,剩下的時間還被其他興趣和朋友聚會占據,那「中文」真的有重要到,佔據孩子的大半人生嗎?

至少在我眼裡,這個年紀的小孩最重要就是吃飽睡好、發展興趣、培養人際關係,然後好好健康長大。

雙母語的迷思與現實

許多人追求雙母語,這個議題在社會上亦有很多正反辯論,例如幾歲開始學英文、中文才能像母語?或過了某個年紀,還能把某種語言變成母語嗎?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小孩本身也占了很大的變數。

當家長的第一件事就是認識自己的小孩,也許他是個語言天才,兩、三種語言信手拈來,那自然沒有話說。但回到我們的例子,或許我的孩子語言天分就是沒有這麼高,畢竟努力至此,也只能勉強及格。雙母語的迷思只會讓自己陷入無止盡的迴圈,倒不如跳脫出來,看看小孩的潛能為何、興趣天賦在哪,「適才適性」才是更好的選擇。

試想哪天,我家小孩真的突然愛上中文、每天都看中文書、只看中文節目,我百分之百相信他的英文程度也會大幅退化。反之,許多中高年級小留學生來到加拿大,下課都和華人朋友說中文,平時也只看中文節目跟小說,結果英文程度進步有限,家長反而更擔心。

有時候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不如根據當下情況,決定最適合孩子的方向。

那其他國家的孩子呢?我曾問了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第一代移民,包含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巴西及韓國,他們對小孩的母語學習,基本上是處於半放棄的狀態。有心的家長或許會找些輕鬆的線上課程,但效果往往有限,小朋友在家也幾乎都用英文溝通。

平心而論,移民第一代已相當辛苦,所有移民的瑣事跟壓力,早已自顧不暇。回頭來看,海外華人願意努力陪孩子學習中文,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海外家長困境:心態該如何調整?

後來我們學會安慰自己,學中文的過程,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訓練。有時候,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或科目,未必是因為興趣,但透過訓練,還是有機會得到不錯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他如何應對考試、如何面對壓力、如何記起抽象的中文字、如何預測出題老師的方向 ──這些能力是這邊教育所缺乏,但卻是他往後人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很積極培養他的中文學習。那時他年紀還小,我們也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小孩開始不想用中文談心,不希望我們用中文跟他對談,一聽到中文就變得有點迴避,不確定是聽不懂還是不想講。可當我試著用英文跟他對話,他又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嘰哩呱啦地講個不停。

這讓我們意識到,或許該開始加強中文學習了。於是,在我們的陪伴跟督促下,他的狀況變得好很多,考試成績也得到進步, 甚至開始喜歡玩中文詞語的接龍遊戲,也比較願意跟阿公、阿嬤聊天,這些正向的反饋讓他不再那麼排斥中文。

在國外,學中文是個開放性的命題,而不像在臺灣,學英文成為教育體制的一環。

我記得小時候很討厭彈鋼琴,甚至到了痛恨的程度,每天 30 分鐘對我而言,都像是處在地獄。我不僅感受不到快樂,也不知道為什麼彈琴,後來也對學琴產生了極大的排斥。

到現在,我對我兒子就再也不逼他一定要練琴。電子琴就靜靜地擺在客廳,一開始他也是要彈不彈,但只要他在演奏上有一點進步,我們都會開心地鼓勵他。漸漸地,他變得會主動去彈,去朋友家也會想彈,好像真的喜歡上彈琴,練琴也不太需要我們催促,自己就能開心地彈上半小時。

同樣地,就算已試過各種方式,孩子的中文卻還總是學不好。與其逼著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學,讓他對中文產生厭惡痛苦的情緒,不如給他一些空間,免得得不償失。

語言學習終究還是要回到擁有強烈的動機及濃厚的興趣,我的建議是 ──家長不妨放寬心,給他們一點空間,先打好基礎就好。

或許將來有一天, 他突然喜歡上某部中文連續劇,或迷上中文武俠玄幻小說、書法及山水國畫,甚至在回臺灣放暑假時,意外交了一位會說中文的女朋友,這些機會都可能成為他中文突飛猛進的機會。

更何況,將來是 AI 的世代,語言的重要性或許會慢慢淡去,在 AI 的幫助下,重新學好一種語言,難度想必也將大大減低。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當孩子說出「我討厭中文」:雙母語的拉鋸下,海外家長該堅持還是放手?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雙語教育體驗如何?高中生現身說法:對語言學習有幫助,但擔憂「執行方式」
●身為台裔美籍移民二代,我為什麼學雙語?──高中生 Christine Tu 的中文學習體會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6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