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養狗狗沒想像中簡單 ! 這5件事讓飼主大喊「早知道就好了」

火報

更新於 10月19日06:21 • 發布於 10月19日06:21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人在決定養狗之前,往往只想像到毛孩可愛、貼心的一面,卻忽略了背後的責任與挑戰。實際養狗後,才發現照顧牠遠比想像中複雜,從時間安排到經濟負擔。

一、時間與精力的投入比想像多

狗狗需要固定的餵食、散步、清潔與陪伴時間,尤其在幼犬階段,還要進行如廁訓練與社會化練習。若飼主長時間外出或忙於工作,狗狗可能會出現焦慮、破壞或過度吠叫的行為。穩定的作息與陪伴,是維持毛孩情緒健康的關鍵。

狗狗需要規律的餵食、散步與陪伴,特別是幼犬還需如廁與社會化訓練。圖:unsplash

二、訓練與教育是一場長期挑戰

許多飼主以為狗狗天生懂規矩,但其實良好行為都需要耐心教導。從如廁位置、牽繩禮儀到不亂叫、不亂咬,這些都需要持續訓練與正向引導。若缺乏一致的規範與獎勵機制,狗狗容易混淆指令、出現不良習慣。

三、花費遠超預期

養狗的開銷並不僅是飼料費。每年還需支付疫苗、預防藥、健康檢查、洗澡美容及緊急醫療等費用。若狗狗罹患慢性病或年老後需要長期照護,開銷更是可觀。飼主在領養前應先評估自身的經濟能力,避免日後力不從心。

四、生活自由度大幅下降

有了狗狗之後,出門旅遊或臨時加班都變得不再自由。毛孩需要每天固定的照護與陪伴,若飼主臨時外出,還得安排寄宿或請人代照顧。養狗意味著生活節奏將圍繞牠而調整,這對不少人來說是一項現實考驗。

五、情感連結深厚,也難以割捨

狗狗的壽命約10至15年,從牠進入家庭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經歷相伴與離別。牠們會成為家庭的一員,分享喜怒哀樂,也會在離去時帶來深深的悲傷。飼主在養狗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承擔這份長期且真摯的情感責任。

狗狗壽命約 10 至 15 年,牠們會成為家庭成員,分享喜怒哀樂,也終將帶來離別的傷感。圖:unsplash

養狗狗絕非一時衝動的決定,而是一段長久且充滿責任的旅程。只有充分理解照顧的現實面,並願意投入時間、金錢與情感,才能真正成為狗狗信任的家人。做好準備再迎接牠的到來,才能讓這段陪伴變得幸福而長久 !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2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06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