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開學好焦慮!醫曝「家長崩潰9情況」 引網共鳴:沒洗的便當盒像未爆彈
今天(9月1日)是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的開學日,不少孩子可能還未收心,而家長也為此感到擔憂。對此,ICU醫師陳志金就列出了開學日最讓家長崩潰的9種情況,諸如「還沒繡學號」、「書包裡找到沒洗的便當盒」等等,讓不少網友超有感。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則提醒,開學倒數不一定只是壓迫感,也可以是全新的起點。
陳志金在臉書粉專撰文道,開學日最讓人崩潰的有9種狀況,包括小朋友還在趕作業、媽媽在便利商店排隊影印、媽媽邊採買開學用品邊開罵、在書包裡找到別人的作業簿、在書包裡找到沒洗的便當盒、在書包裡找到發霉的麵包、小孩鞋子現在才發現穿不下、豬隊友永遠在狀況外、詢問「哪裡可以繡學號」。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媽媽比小孩還焦慮」、「小孩8月31日才把學校發的名牌拿給我」、「我家前天也發現兒子從學校帶回來的用具,袋子裡面竟然有酸掉的安親班點心」、「衣服穿不下真的崩潰」、「我剛剛丟掉一個發霉的水壺」、「我已超前部署,兩週前已準備好,拿到學號第1天就去繡」、「永遠記得小時候忘記拿出來的那個便當盒,就跟挖出來的未爆彈一樣」、「其實1到9都沒關係,只要第10點『早上校門一開,孩子手刀丟進去』,媽媽鬼門關」。
另外,黃閎新指出,對一些孩子來說,開學代表「新鮮感」與「期待」,但對某些孩子而言,卻是「收心難」、「作業趕工」的壓力時刻,「其實,倒數計時不一定只是壓迫感,它也可以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黃閎新說到,對於即將踏入小學的新生來說,陌生環境可能帶來不安,父母可以幫孩子做一些「正向預告」,像是上課時舉手時怎麼說、下課去上廁所要怎麼找老師幫忙,如果遇到突發狀況,例如東西不見或不小心弄錯作業,可以演練「要怎麼開口求助」,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
黃閎新表示,若是已經熟悉學校、升年級的孩童,挑戰則在於「如何收心」,此時父母可以協助調整生活作息、檢查暑假作業、找回學習節奏、期待同儕互動,提醒孩子「好久沒見到同學了,你打算分享什麼暑假生活嗎?」
黃閎新直言,孩子和大人都會有開學的壓力,彼此都需要時間調整,與其焦慮「收心收不回來」,不如幫助孩子慢慢切換狀態,「開學倒數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個新的開始,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準備迎接新挑戰』,而不是『剩下幾天』,或許這個過程就能多一點期待、少一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