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北台灣雨量達紫爆等級 「照常上班上課」掀正反論戰

LINE TODAY

發布於 10月23日00:3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ews/達志影像)

北台灣受颱風「風神」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連日豪雨不斷雨勢驚人,雨量更飆破「紫爆」等級,許多地區道路積水、交通受阻,政府仍宣布照常上班上課,引發民眾熱議。不少上班族抱怨通勤時間因大雨而倍增,騎車族淋得全身濕透、捷運與公車也擠得水泄不通,學生們則在暴雨中涉水上學,怨聲連連。

有人認為,只要風險評估顯示安全,維持正常運作無可厚非;但也有人質疑,面對極端氣候頻繁的今天,僅依雨量數據來判定是否停班停課,已不合時宜。當民眾冒著豪雨通勤、甚至面臨土石崩落風險時,政府「風險可控」的判斷,是否真能兼顧安全與效率?

LINE TODAY 針對「北台灣雨量達「紫爆級」,政府判定風險可控,仍照常上班上課,你怎麼看?」發起投票活動,截至10月24日中午12時,已有超過5.5萬人參與。其中,38.11%網友表示「不合理,應該以雨量與通勤安全為優先」24.54%網友認為「合理,只要風險評估顯示安全即可」19.56%網友選擇「應該地方政府彈性決定,視區域差異」16.48%網友選擇「制度需要更新,不能只看累積雨量」

在「應不應該放假」的爭論中,許多網友站在第一線通勤族的角度,強烈主張應該放假表示:「為了交通安全可以放假,KTV、百貨商場、電影院也一同放假,因為大家都一樣人生父母養,每個人都不希望薪水是要用生命安全來換。」不少人指出,上班族與學生在暴雨中通勤極為危險,也有網友分享:「那個雨還可以,但那個風實在不敢恭維,大賣場廣場的黃色塑膠柵欄都被吹到馬路中間,旁邊小巷又昏暗,晚上騎車差點撞上去。」另有網友反諷:「若要放假,各大娛樂場所也應該一起放,包括百貨公司,這樣我想應該就不會有人想放假了。」部分網友則認為制度應該修正,「相信氣象報告專業,你一言我一句誰能做事?其實不需要為難地方首長,沒有人想背負罵名,公務人員對於沒有先例的事情通常不會破例,應該要立法院朝野修法放寬條件。」留言凸顯了通勤族、基層勞工對安全與制度不完善的無奈,也反映出民眾希望政府能更貼近實際生活狀況的心聲。

另一派網友則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維持照常上班上課的決定。他們認為,市府在壓力下堅持原則其實更難,有網友分享「市府決定不放假其實比放假難,很有guts。雨真的沒有大到不能出門,我女兒很期待放假,但我覺得不放是對的,首長就該做正確的決定,而不是一味討好人民。不然我來當市長,我的政策是人民每天放假,薪水不能少,你覺得好不好?」也有人強調:「就是依法行政,照規定標準做決定,標準有問題就應該修改。」部分網友則舉例說:「正常啊,像澎湖刮狂風,也沒狂風假啊,因為大家會覺得澎湖刮狂風很正常,就算刮到20級,還是不會放假啊。」也有較為中立的聲音指出:「該怎麼說呢?不管放或不放都有人在叫,只能說政府真的難當,因為這也不能多數決。我覺得就看判斷啦!不過還是要看地區差異,不然山區民眾真的很困擾。」另有網友補充:「雨常常下,風常常吹,除非是災難性的風雨,不然大多不放假。台灣有颱風假已經讓很多國家的人羨慕死了,尤其是日本人。所以,除非氣象局研判是災難等級,不然不宜放假!」

最後,也有人理性總結:「放與不放都無法讓所有人歡喜,台北市政府只能遵從國家法定標準做決定。如果讓市府自行彈性判斷,不論放與不放,罵聲只會更大。」這一派網友普遍認為,應該以法定標準與專業判斷為依據,畢竟極端氣候頻繁,若每逢大雨都放假,社會運作恐將失衡。

LINE TODAY 「北台灣雨量達「紫爆級」,政府判定風險可控,仍照常上班上課,你怎麼看?」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颱風今生成!這天開始影響台灣 鄭明典:可能快速增強

三立新聞網
02

颱風又來?今東北季風減弱 「鳳凰」最新路徑曝光

民視新聞網
03

逾7天未取貨「珊瑚菇」太空包長到鑽破紙箱 網稱「箱菇」自找出路

TVBS
04

普發1萬今輪身分證尾數「2、3」登記 已有133萬民眾上網登錄

民視新聞網
05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三立新聞網
06

健保補充保費將大修!三大變革擬116年上路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衝擊480萬人

NOW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