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為救柯文哲?民眾黨提案修「羈押事由」 法務部霸氣轟:縱容犯罪者

12 觀看次數

即時中心/黃于庭、黃彥翔報導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目前仍持續羈押禁見。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修《刑事訴訟法》,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羈押事由,並明定有「具體」事實,足以證明有逃亡或滅證之虞才得以羈押,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因人設事」。對此,法務部今(21)日回擊,排除「勾串共犯證人」之法定羈押原因,形同縱容犯罪者肆無忌憚串供證,嚴重妨害真實發現,並摧毀社會安全之基石。 針對民眾黨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主張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之羈押原因,法務部指出,將將嚴重衝擊社會治安與民眾權益,籲請修法須衡酌犯罪追訴與公共利益,維護司法公信力,並提出4點聲明。 首先,法務部表示,刪除勾串之法定羈押原因,無法即時保全證據,將斷傷犯罪偵查效能。羈押制度的核心目的,在於防止被告逃亡及保全證據,以確保國家刑罰權,被告固受不自證己罪之程序保障,但並無勾串共犯或證人之權利。 具體個案中如有事證足認被告有「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卻將此等事由排除於羈押原因之外,形同放任被告脅迫、利誘證人或共犯,規避法律制裁,將使證人無法完善保護,與甫修正通過妨害司法關說罪章之干擾作罪立法方向背道而馳,且妨害真實發現及侵蝕國家刑罰權之實現。 此外,法務部也指出,目前無替代措施可防止勾串,刪除該羈押原因影響打擊犯罪及向上溯源。現今犯罪型態多有共犯結構,甚至趨於集團性、組織性。例如,國人深惡痛絕之詐欺案件、虐童犯罪、兒少犯罪、戕害民主基石之貪瀆、賄選案件,乃至於威脅國家安全、經濟命脈之共諜案件、營業秘密犯罪,均存在勾串之風險及可能性。 現行羈押替代處分措施,僅能防止被告逃匿,均無從防止被告勾串滅證;若刪除此一羈押原因,則無法透過羈押以防免勾串,將使被告得在第一時間脫身,迅速串供證,偵查機關即難以有效鞏固事證、溯源斷根、激查犯罪網絡,顯然背離國民法律感情,並衝擊社會治安,危及民眾權益。 「羈押制度不可因個案遭摧毀,修法若罔顧公共利益,將淪為犯罪者保護傘」,法務部說明,司法是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法律制度應發揮捍衛社會安全,保障民眾權益及抗衡犯罪之功能。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羈押原因,將使司法難以發揮功能,真實發現受阻、刑罰權落空,社會安全與民眾權益都將遭到嚴重侵害,司法制度的設計必須以整體公共利益為核心,不能僅因個案而動搖制度基礎。 最後,法務部強調「現行羈押原因兼顧犯罪追訴及人權保障,尚無修正必要」,現行羈押規定,有嚴格之法律要件,並需有事證相佐,由法院依全部卷證資料綜合審酌後,依比例原則審酌裁定,並非檢察官可任意主張,此即「法官保留」制度,已充分確保被告基本人權。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民視新聞影音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轉發 (0)
Loading...

自動播放下一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精彩直播

熱門影片

原創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