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鋼更硬!石鱉牙齒揭開奈米材料新時代
石鱉的牙齒,或許才是大自然的「終極咬合利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與日本岡山、東邦大學團隊,首次揭開這種潮間帶軟體動物打造超級牙齒的祕密。石鱉靠牙齒在岩石上刮食藻類,它們的牙不僅比人類琺瑯質硬,還勝過高碳鋼、不鏽鋼,甚至是高溫燒製的先進陶瓷,而且全程在室溫、奈米等級精度下完成,讓科學家驚嘆這是天然的材料工程奇蹟。研究成果已刊登於《Science》。
關鍵在於一種名為 RTMP1 的石鱉專屬鐵結合蛋白。這些蛋白透過細如奈米管的「微絨毛」送進新牙齒,像精密工匠一樣,在正確的時間與位置「嵌入」牙齒骨架。骨架由幾丁質奈米纖維構成,為磁鐵礦奈米棒的成形打好基礎;同時,牙齒外的鐵蛋白釋放鐵離子,與 RTMP1 結合沉積成氧化鐵,最終長成整齊排列的磁鐵礦奈米棒,賦予牙齒驚人的耐磨與韌性。
蛋白質RTMP1編織「幾丁質骨架」,再層層鋪上鐵氧化物
全球逾 900 種石鱉,大多住在潮間帶岩石縫,本次研究樣本來自美國西北沿海與日本北海道的大型品種。分析顯示,RTMP1 在不同地區的石鱉中都存在,顯示這套鐵氧化物沉積方法可能是生物界的「趨同設計」。更厲害的是,石鱉每隔幾天就換一套新牙,讓科學家得以反覆觀察這種精準礦化過程,並將靈感延伸到電池、燃料電池觸媒、半導體等新材料研發。
研究團隊結合高解析電子顯微鏡、X 光分析、光譜學,與免疫螢光、基因追蹤、RNA 干擾等生物技術,完整揭露這套「牙齒工廠」的運作細節。科學家形容,石鱉的製造方式環保、精準又高效,不僅可能改寫 3D 列印、人工牙植體、切削與防護塗層的製程,更為永續先進製造開啟全新藍圖。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CC BY 4.0)
參考論文:
1、Radular teeth matrix protein 1 directs iron oxide deposition in chiton teeth
延伸閱讀:
1、牙齒會說話!南美海獅牙齒意外解答族群變遷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