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不只台積電在九州熊本,為何九州會是台灣新創落地日本第一站?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4月17日08:55 • 發布於 04月14日05:28 • 顏珮綺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特別是資源稀少的台灣新創——如果有便宜的資源跟支援,那就要想辦法得到。

日本政府,是近期相當積極推出新創政策的國家,台灣新創能夠怎麼運用這些資源,並落地發展?而當中有一個可能不是首選,卻充滿機會的名字:九州。

在這次創業小聚主題場中,由開發創新管理顧問魏如伶、日本Asu Capital合夥人夏目英男、Catalyst Kyushu代表理事Ayano Sasaki,針對日本九州的新創環境共同討論,並點出為何它適合成為新創落地首站。

日本已成落地熱點,公部門成得力推手

開發創新管理顧問魏如伶說,台灣新創生態圈正處於轉型交會的狀態,一方面是公部門資源在預算政策下有所調整,影響部分新創案件的進展;另一方面,從近年市場投資結構來看,產業資本正在尋求更多具備國際潛力與可落地性的賽道。

「當資金來源變少時,要更主動出擊。這不是危機,而是提醒我們該往外走。」魏如伶強調。

台灣創業者與投資人愈加關注海外市場,而位處東北亞的日本則是近年非常熱門的新創藍海,因為日本於2022年初提出「創業發展5年計畫」,給予海外新創落地相當豐厚的支持。

日本Asu Capital合夥人夏目英男舉例,由英、美華裔創辦的Sakana AI,一年半內即成為獨角獸,以及另一個案例是Pacific Manna,由海外創業者與日本企業家共同創立,目前已獲主流CVC高度關注,「不是只有日本本土的創業者才能在日本市場成功。」他分享,只要團隊夠強、題目夠好,市場就會給你機會。

夏目英男補充,中央政府提出大方向,地方政府就扮演具體落地重要的推手,針對外國創業人才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

Asu Capital合夥人夏目英男分享日本新創現況。

除了資金外,夏目英男認為日本的資本市場環境也是成為吸引新創進場的重要誘因。他指出,日本每年約有120家公司選擇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包含2021年在東京上市的台灣新創Appier——120家公司這個數量與規模,皆優於亞洲其他主要市場,例如香港或新加坡,這也使新創能更有機會在早期進行IPO。

延伸閱讀:國發會第一個海外基地落腳東京,目標成為台、日連結橋樑

福岡具備什麼條件,能成為新創落地首站?

不過日本不像台灣只是一個小島,光是東京和大阪的商業文化就很不同,因此選擇落地第一站也很重要。

「福岡是一個很適合亞洲新創起步的地方。」Catalyst Kyushu代表理事Ayano Sasaki表示。

Catalyst Kyushu代表理事佐々木彩乃點出,九州為何適合成為新創落腳首站。

Catalyst Kyushu長期關注日本新創發展,且與多個產官學合作,目的是「成為日本與亞洲創業者之間的橋梁」,因此也熟悉九州地區的產業發展。

九州地區的代表福岡市,已經推行創新創業相關的政策一段時間,也形成了獨特的產業結構與政策來吸引外國創業者目光。Ayano Sasaki指出,福岡是擁有全國最多的年輕族群,因此,甚至有日本企業會選擇先在福岡上傳新產品到YouTube,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裡的年輕人會給出回饋。

另外,福岡市更設有創業支援中心(Fukuoka Growth Next,FGN),提供外國創業者在地生活與募資媒合等一站式服務。Ayano Sasaki表示:「在福岡,你可以從機場10分鐘直達市中心,也能快速接觸到市政府、創投、媒體,甚至是大企業。我們希望這裡能成為外國創業者在日本的第一站。」

她進一步補充,九州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有3大面向,分別為半導體、礦產與海洋資源,以及智慧農業。

「不只進得去,更要被看見!」CCBI靠人脈為台灣新創做後盾

除了海外的在地資源,台灣也有不少「推」手幫新創推進國際,例如:擁有資源整合能力與在地連結的創投與加速器。

魏如伶表示,自2023年起,中華開發資本與日本政府攜手,推動成立CCBI(CDIB Cross-border Innovation Fund)跨境基金,並在東京與台北同步設立加速器據點,「我們跟日本政府基金合作,有一個基金叫CCBI,支持創新公司成長與進入日本市場。」

開發創新管理顧問協理魏如伶分享,CCBI(CDIB Cross-border Innovation Fund)跨境基金,能如何促進台日新創交流。

她強調,這不只是單純投資,而是一整套「從策略對接、資源導入到落地媒合」的跨境佈局。在投資標的選擇上,CCBI聚焦3大產業: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AI和區塊鏈,以及數位轉型。

CCBI也不只連結資金端,也串接政策與大企業通路,協助創業團隊進入具體市場。「我們也會做一些產業的合作專案,也就是說在日本我們會挑一些有興趣或需要的企業方,來與台灣這邊技術對接。」魏如伶分享。

除了基金與加速器,中華開發也以平台化方式提供連續型服務。「這幾年我們辦了超過800場活動,也幫台灣公司跟日本大企業、地方政府、創投做非常多對接。」魏如伶指出,這些都是靠中華開發資本在東京的加速器團隊的協助,舉凡幫大家找空間、介紹在地的mentor、找產品代理、找distributor等等。

「這些日本公司其實蠻仰賴local network的推薦。」魏如伶坦言,日本創投非常看重推薦與人脈。因此,中華開發資本成立的CCBI正是希望讓台灣創業者不只進得去,更能「被看見」、「被信任」,在最短時間內打開與日本市場對話的大門。

延伸閱讀

日本人做生意像結婚、台灣人做生意像談戀愛,4家新創插旗日本還有什麼心得?
赴日一年搶下近30家客戶,台灣昕奇雲端開拓市場的秘訣是什麼?
2024 Meet Taipei|進軍日本不再難!如何善用「地方政策」+「中小企業」打開新市場?
初到日本市場,當地夥伴很重要!在日本徵才的3大關鍵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