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5個大阪世博2025最具設計感建築

美好家居

發布於 05月03日04:41

大阪世博(Expo 2025)不僅是一場科技盛宴,更是一場建築美學的極致展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大阪世博,在充滿未來感的夢洲島會場上,各國展館以獨特設計詮釋世博主軸,本文精選5大最具設計感建築。

大阪世博2025這場全球矚目的盛會於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以「構建未來社會,想像明日生活」為主題,匯聚世界各國的創新科技與建築美學。從木質環繞的「大屋根」到沙漠幻影般的「卡達館」,各國展館以獨特語言詮釋未來社會藍圖。

1. 大屋根 Grand Ring

於今屆大阪世博中,過百座不同國家的展館,都設於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設計的「大屋根」環形建築之內。當中矚目的「大屋根」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木造建築,全長約2公里,高約12至20公尺,材料全採用日本國產杉木、檜木和歐洲赤松等木材建造而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其採用的「nuki」接合建造技法除了提升結構穩定性,如京都清水寺舞台也是採用「nuki」建造技法,更展現日本傳統建築精神。「大屋根」亦帶有團結超過160個參展國、交融全球文化的寓意。

2. 日本館Japan Pavilion

作為本屆大阪世博會的東道主,日本館以「生命之間」(Between Lives)為主題,由著名設計師佐藤大(Oki Sato)操刀設計,透過極富未來感的互動建築語言,重新詮釋「循環」的深層意涵。展館的建築結構由日建設計(Nikken Sekkei Ltd)打造,採用木質材料構築出巨大的圓形框架,並在板材間巧妙留出縫隙,讓訪客能從外部窺見館內動態,或由內向外觀察世界,呼應凝視「生命之間」的策展理念。

3. 卡達館Qatar Pavilion

於今屆大阪世博2025的各國展館中,其中這座「卡達館」(Qatar Pavilion)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Kengo Kuma)的建築設計事務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操刀設計。設計靈感取自卡達傳統達烏帆船「dhow」,開放式屋頂以日本細木工藝打造,透過長寬不同的木板拼組創造視覺變化,再搭配白色紗質布料,與四周水景相映,令人聯想起帆船航行的意象。

4. 意大利館 Italy Pavilion

大阪世博中的意大利館由知名建築師Mario Cucinella操刀設計,以「藝術使生命重生」(Art regenerates Life)為主題,融合劇場、拱廊、廣場與意大利花園等經典意象,將文藝復興時期理想城市概念以現代語彙重新詮釋。意大利館外型以木材建成的劇院設計,觀眾需穿越一座大型門廊進入展館,到達展館頂樓的是以當代視角重塑經典的義式迷宮花園,從工整的幾何設計中,裝飾著雕塑與噴水池等場域,以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意大利館的一大亮點,是館中展出達文西的手稿真跡《大西洋古抄本》(Atlantic Codex),這件手稿原件可謂國寶級真跡,更有來自拿坡里國立考古博物館的《法爾內塞的阿特拉斯》(Farnese Atlas)雕塑真跡,以及於曲面牆展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The Ideal City》。

5. 女性主題展館 Women’s Pavilion

於世博中,卡地亞Cartier設立的Women’s Pavilion女性主題展館,頌揚女性所蘊含的創變力量。Women's Pavilion展館外立面由著名日本建築師永山祐子Yuko Nagayama構建,靈感源自「組子細工Kumiko」工藝,如同一座橋樑連接起傳統與現代。而種植於展館周圍的樹木均來自當地,當世博會結束後,它們將被重新種植於大阪的山林之中,寓意大自然的循環再生。步入展館,參觀者將踏上一段由著名藝術家、展館全球藝術指導Es Devlin策劃的沉浸式旅程,每個展館正如當中的一件樂器,展覽還邀請參觀者「捐出」自己的名字,轉化為一個獨具一格而又包羅萬有的「羅盤」。若有計劃親臨現場,別忘了細品這些建築背後的設計哲學。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68歲不退休持續打工!日翁心肌梗塞猝逝 妻見尪存摺淚崩

TVBS
02

40歲日男倒山中失憶!包裡驚見大筆現金 上新聞求助:我是誰?

TVBS
03

以為母親出國旅遊竟「跑去瑞士安樂死」! 女兒慟喊:收簡訊才知

CTWANT
04

南澳州開第一槍!禁用「魚形醬油瓶」成全球首例 他最初發明是用這材質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