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建軍101週年 中共篡改抗戰歷史、抹煞國軍貢獻
今天(6月16日)是黃埔建軍、建校101週年的日子,又因今年適逢二戰暨中華民國抗戰勝利80週年,而別具歷史意義。中共在軍事威脅中華民國、企圖吞併台灣之際,更大肆篡改抗戰歷史、抹煞國軍貢獻,以搶奪話語權、形塑對自身有利的話語環境。因此,當下的話語權之戰,是國家安全之戰,也是捍衛黃埔精神的忠誠之戰。
妄稱「中共領導抗戰」、抹煞國軍貢獻
一週前的6月11日,中共《光明日報》刊發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徐志明文章〈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再談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一文,稱中共是「全民族抗戰的領導核心」。在更早的5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發佈其研究成果《糾偏:80年來錯誤「二戰史觀」的綜述與中國應對之策》,宣稱在「二戰史觀」上要打破西方中心主義,認為以自由基金會(Liberty Fund)為代表的歐美保守派智庫和學者將抗戰貢獻歸功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觀念,是貶低了「今日中國」。
實際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在2020年就曾於《求是》雜誌上發表〈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一文,提及「中國共產黨宣導建立並堅決維護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政治領導核心。」
進入2025年,為搶奪抗戰話語權,中共文宣體系反覆強調兩個觀點:中共是抗戰的核心領導力量;中共領導的敵後戰場,是抗戰中後期的主戰場,在戰略價值上超越國軍正面戰場。
如此詮釋抗戰歷史,是對抗戰中犧牲的軍民同胞之褻瀆。
劍指內部、兩岸、國際
中共如此在意歷史話語權,有內部、兩岸、國際三方面因素。
就內部因素看,維護意識形態安全與歷史敘事主導權一直是中共國家安全的重心任務。近年來,中國大陸人民對抗戰歷史真相的探尋在當前貧富差距大、年輕世代失落感升高的氛圍下,構成了對其中共統治的挑戰與壓力,動搖了中共建政的合法性。因此,中共鋪天蓋地強調其對抗戰的領導,既為鞏固政權合法性,也是為防範民間的歷史懷舊氣氛引發政治效應。
兩岸關係方面,賴清德總統就職以來極為重視「中華民國建國」、「黃埔建軍」、「二戰」等議題的歷史話語權。今年抗戰勝利80週年的紀念,以「反侵略、護家園」作為主軸,以「守護中華民國」、「友盟共同奮戰」作為最重要的兩大主題,深度連結「抗戰」與「中華民國」,不但呈現歷史真相,更捍衛了國家安全。中共文宣系統不斷強化「中共領導抗戰」的觀點,為的是徹底消滅中華民國的歷史貢獻和現實存在,為將來建構更加完整的對台政策論述進行歷史觀的鋪排造勢:宣揚中共領導抗戰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對抗戰勝利後的台灣擁有主權。
在國際戰略環境急速冷戰化的背景下,中共在國際上頻繁強調「維護二戰成果」,目的在於通過歷史論述,為與俄羅斯、北韓結盟的地緣政治抉擇提供依據,並以此牽制美歐日韓、北約等西方同盟。強調抗戰勝利是歸因於中共引領,在北京看來或能夠增強其在國際關係話語中的地位。
話語權之戰關乎國家安全
黃埔建軍101年以來,黃埔兒女始終是捍衛中華民國的先鋒與中堅,也因此成為中共實現其霸權的死敵。歷史話語權之戰,今日是中華民國的保衛戰、台灣安全的生死戰,是捍衛黃埔精神的忠誠之戰。重要性不亞於當年的抗戰和台海戰爭。
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與抗戰精神就在哪裡。所以捍衛台灣,就是捍衛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黃埔歷史和抗戰榮光,珍藏於青天白日滿地紅自由飄揚的地方,並不存在於虛假民族主義的想像中,更不是錯誤歷史認同的海市蜃樓。面對中共以黃埔和抗戰進行統戰、分化,我們想一想被中共篡改的黃埔史和抗戰史,想一想被中共殺害和壓迫的黃埔先輩,就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就會對台灣更有信心和希望。
作者》戴立文 時事評論人。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