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充到 80% 還不走?付錢啦!特斯拉超充全面導入「壅堵費」,繁忙站點鼓勵車主充夠就離場

DDCAR 電動車

更新於 07月20日01:32 • 發布於 07月17日07:17

為了提高充電站的使用效率,確保充電車位能更有效率地流轉,特斯拉台灣今日 (7/17) 宣布全台超級充電站全面採用「壅堵費」機制,取代原有的超時佔用費。到底什麼情況下會被收取擁堵費?享有終身免費超充的車主是否也適用?以下就解釋一下這項「壅堵費」的定義與觸發條件。

擁堵費的觸發條件?
過去的超時佔用費主要針對充電「完成」後未駛離的車輛,且需充電站使用率達到 50% 以上才會觸發,而新的擁堵費機制,對「繁忙」的定義和收取條件有更明確且更嚴格的規範:

  • 觸發條件一:充電站處於繁忙狀態,且車輛充電作業已完成,但車輛仍未駛離,就會開始計費,每分鐘收取 15 元、最高每分鐘收取 30 元,收費無上限。
  • 觸發條件二:充電站處於繁忙狀態,且車輛電池電量已達或超過 80%。此時若繼續充電,除了充電費用繼續算,還會加收額外的壅堵費,每分鐘收取 15 元、最高每分鐘收取 30 元,收費無上限。

為何要收取壅堵費?
由以上可知,即便車輛仍在充電中,但只要電量達到 80% 以上,且充電站屬於「繁忙」狀態,也會開始計費。這是因為鋰電池在電量達到 80% 後,充電速度會顯著降低,此時若仍繼續充電,就會花費更多的時間但充進少量的電,進而降低整體充電站的輪轉率,而這也正是特斯拉亟欲解決的問題。

超充站的繁忙定義是什麼?
至於何謂「繁忙」狀態?特斯拉官方雖未給出具體的百分比數字,但通常是指充電站的車位使用率較高,處於熱門時段或充電需求較大的情況,例如超充車位使用率達五成 (含) 以上。但目前特斯拉官網只有在超時占用費的葉面說明超充繁忙定義,壅堵費頁面則沒有清楚載明。

收費標準與緩衝時間?
擁堵費的收費標準為每分鐘新台幣 15 元,但官網也載明最高是每分鐘 30 元。為了給車主彈性,特斯拉設有 5 分鐘的緩衝時間,這表示在觸發擁堵費條件後,我們還有 5 分鐘的時間可以將車輛駛離充電車位,在 5 分鐘內完成駛離就不會產生擁堵費用。

我如何知道站點會不會收壅堵費?
特斯拉 APP 會在車輛充電接近完成或充電站繁忙時發送通知,強烈建議車主留意 APP 通知,當收到通知就盡快將車輛駛離以免產生額外費用。

如果你以前就習慣把電量設置到 100%,插槍就離開去逛街吃飯再慢慢回來的話,以後就真的要小心了,因為很有可能你充電的當下,現場是有很多閒置充電車位,但如果充到一半或者超過電量 80% 時又有更多車進到超充,這時候站點就會符合壅堵費條件,你走遠了就會來不及回來移車,然後得付非常高額的壅堵費。

終身免費超充車主一樣要付壅堵費?
必須注意的是,這項擁堵費機制是全面實施的,因此擁有「終身免費超級充電」資格的 Model S 與 Model X 車主,或者其他因素促銷擁有短期充電免費資格的其他車主,統統不會豁免。

只要站點繁忙且充電階段達到 80%,此後繼續充電,無論是否免費充電車主,一樣會被收取擁堵費用。

特斯拉台灣的這項新制是為了提升充電樁週轉率,讓更多的特斯拉車主都能公平且有效率地使用超級充電服務,在新制上路的此刻,「充夠就走」、「充到 80% 駛離」就是避免壅堵費上門的唯二解法。

至於 Model 3 / Model Y RWD 車型 (LFP 磷酸鐵鋰電池) 的外充一族,若想進行固定週期的 100% 滿電保養,就建議前往比較少人使用的第三方充電站點或者是一些空位充裕的 AC 慢充停車位,因為超充的壅堵費隨時有可能遇到,大家還是顧荷包比較要緊。

關於特斯拉超充壅堵費的官方說明,可參考特斯拉台灣官網: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星巴克宣布重整計畫 關閉北美數百家門市並再度裁員

中央通訊社
02

日本Panasonic裁員1萬人!自願離職最高領「60個月薪資」補償金

太報
03

勞工別再繳錢!「3職業工會」積欠保費 勞保局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家發票8人中千萬、百萬 這家店超旺!一口氣開出2組大獎

經濟日報
05

他交到女友前 堅持1天買1股台積電!市值破百萬了

EBC 東森新聞
06

這家公司取得多筆 AI 伺服器大訂單 難怪股價逆勢強漲半根停板

經濟日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