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預防女孩提早發育?中醫師推薦喝 1 飲品、注意 3 飲食關鍵就不怕骨齡早熟

Heho親子

更新於 07月17日04:21 • 發布於 07月17日03:18 • 黃慧玫

老一輩常說,「孩子自己會長大」、「生下來就有錢」等等各種養孩不難的催生說法。但實際上,現今養孩真難,除了擔心通膨讓支出變多、學習是否上軌道外,發育成長和心理健全都是需要考量的,每個階段都無法讓父母放寬心。

兒童性早熟女多於男,影響層面廣泛

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欣如表示,在環境荷爾蒙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在近幾年突飛猛進,且女孩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孩,是小兒內分泌疾病不可忽視的一環

陳欣如提醒,兒童性早熟不僅僅是影響生理,需要注意的是性早熟若未適時治療,讓身體雖然成熟了,但心理尚未跟上,在受到同儕的關注或笑鬧的時候,容易在心理健康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

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前到來,醫學上以女孩在 8 歲前、男孩在 9 歲前就出現第二性徵為指標。她提到,性早熟如果不治療,骨骼的生長板會提前閉合,導致成年後的身高較為矮小。

兒童第二性徵表徵:

・女孩:乳房發育、長出捲粗陰毛、陰道有分泌物、10 歲前初經來潮。
・男孩:睪丸變大、陰莖變長、捲粗陰毛發育、長喉結變聲。

性早熟 2 分類,務必就醫找原因

臨床上,性早熟主要分為中樞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主因為腦內的下視丘功能提前啟動,促使「性荷爾蒙」異常亢進,或是頭部有創傷或腫瘤。然而,有七成以上的女孩都屬於特發性性早熟,就是經過檢查但找不出病因,但男孩大多可以找出原因。

以及周邊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主要為「非腦部」所造成的,例如,卵巢功能異常、甲狀腺低下、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

除了上述的臨床定義,下面 3 點為容易忽略的性早熟的症狀﹕

  • 快速抽高:若女孩 8 歲前、男孩 9 歲前,1 年內身高抽高超過 6 公分,為提前進入青春期的徵兆。
  • 3 個月即需換鞋 1 次:腳掌突然快速成長,原本約半年換鞋 1 次,變成 3 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就需要更換鞋子,可能是進入青春期的一個訊號。
  • 臉部皮膚開始出油、出現粉刺與青春痘:青春期時皮脂腺分泌會增加。若皮膚油亮或是伴隨粉刺、青春痘,也可能是性荷爾蒙過高的早期症狀。

性早熟,靠中西醫整合治療

性早熟的治療,陳欣如提到,若符合健保給付標準,西醫會使用柳菩林(Leuprorelin),抑制性腺賀爾蒙的功能,減緩青春期的進展,停止太早出現的第二性徵,並且延緩骨齡的快速發展。

而在實證醫學研究下,中醫在治療性早熟也相當有療效。她說明,性早熟的兒童使用中藥之後,能延緩骨齡的成熟速度,提高預測的最終身高;此外,對於乳房提前發育的女孩,可以用夏枯草、麥芽等延緩發育。

然而,並非只有性早熟會影響長高,不良的睡眠習慣或是不當的飲食等,也會影響發育的情形,陳欣如說:「在開立處方時會將上述情況同步納入考量。透過詳細評估與正確的中藥使用,中藥對於性早熟的兒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性早熟的飲食控制

  • 少吃高熱量食物,包含烤、炸、辣、甜;藥燉類、鹿茸、人參、蜂王漿等,未經醫師評估勿自行服用。另外加工的高蛋白如魚精、蜆精、蛋白粉也要避免。
  • 不吃高賀爾蒙食物,如動物皮、雞睪丸、雞屁股、高油脂部位。
  • 減少加工及微波食品,環境賀爾蒙高,會加速性早熟。

預防女孩提早發育:炒麥芽水

  • 食材:炒麥芽 5 錢〜10 錢
  • 步驟:用 1000ml~1200ml 的水煮開放涼即可飲用
  • TIPS:炒麥芽可緩解乳房脹痛,且加強脾胃運化,緩解食積。在初經來潮前服用效果較佳!建議由中醫師根據年齡及乳房提早發育程度評估劑量及服法。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小學女生初經平均提前到四年級!醫師:這絕對不正常

兒童治療性早熟,害怕打針怎麼辦?醫:「快延長」治療可緩解病童治療壓力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愛痠痛貼布1次貼逾6片竟解黑便休克 部桃:這成分影響胃腸道

聯合新聞網
02

李遠哲夫人胰臟癌逝 癌王女病患倍數增加!這群人吃「這菜」可降6成風險

健康2.0
03

28歲女腎臟如80歲!沒糖尿病、高血壓 醫揪「約會前1動作」惹禍

三立新聞網
04

無症狀順便檢查!28歲男驚罹大腸癌 醫籲「有3症狀」快就診

TVBS
05

影帝妻大腸癌第3期 割10幾顆淋巴結!生病都拖延就醫,年初肺炎險死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蕁麻疹讓你夏天又熱又癢睡不著?名醫黃耀立教止癢治療法+避免急性休克

Heho健康

魚油濃度不是重點!營養師:挑選魚油要看「這個」指標

健康醫療網

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前膜」,衛福部將討論修復術存廢

Heho健康

沒甜味 ≠ 沒加糖! 營養師揭4大「隱藏澱粉炸彈」,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潮健康

1家5口竟3人罹癌!她罹癌後,經歷癌症的兩個癌症子女鼓勵:這是必然的過程,熬過就是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新加坡生三胎補40萬、台灣少子化卻無改善跡象...立委與專家齊呼「兒少專責單位」盡速成立

信傳媒

太極拳助延年益壽,輔助改善肺癌病況

常春月刊

中年「罹憂鬱症」恐增晚年失智風險!維持心理健康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前議員劉育豪肝癌病逝 醫:4徵兆日常自測

民視新聞網

醫師揭「評估植髮6指標」錯過黃金期恐只能動手術

商傳媒

AI 研發兩種新抗生素,為超級細菌危機帶來解方

科技新報

56歲保全喪失方向感、情緒不穩 竟是罹「年輕型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跌倒竟骨裂!足踝扭傷與骨裂初期症狀相似 醫提醒警訊

NOW健康

健檢發現救回一命!26歲女心臟近乎衰竭 服藥10個月已痊癒

風傳媒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中華日報

快樂不起來不是脾氣差?男性更年期+情緒麻痺 可能才是讓你苦的原因

中華日報

觀念完全錯了!運動後拉筋反致傷?研究:無助減緩痠痛

中天電視台

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治療選項之一!醫:探討與心血管風險及醫療成本的關聯

中華日報

醫起看/脂肪肝沒藥可直接治療 營養師揭養肝8招

EBC 東森新聞

愛喝1健康飲品慘了!中風機率飆2倍 研究曝「女性更危險」

TVBS

瘦瘦筆致膠原蛋白流失!最新研究:恐加速臉部老化

中天電視台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松鶴住宿長照機構」揭牌啟用

中華日報

北榮桃園分院打造預立醫療決定指引手冊 榮獲安寧護理創新活動學術基石獎

中華日報

吃即食雞胸肉要小心!專家曝「保存關鍵」:錯了恐中毒 加熱後更安全

常春月刊

「高血糖」像把血管泡王水裡! 3危險習慣恐害動脈硬化

中天電視台

服用「這5類藥物」恐增中暑機率!專家示警 降血壓藥、抗過敏藥入列

常春月刊

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有「熊貓眼」?小心可能罹患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華人健康網

改善脂肪肝必喝「這3款茶飲」!中醫師大推 健脾化濕、降脂消腫一次到位

常春月刊

「物理性vs化學性」防曬哪個好?專家給答案 多數人都塗太少

常春月刊

減脂界最強聯名!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 52折開搶

商傳媒

媽咪坐月子能吃甜點嗎?營養師打造幸福月子配方,健康甜點療癒心靈

華人健康網

擠痘痘小心「死亡三角區」!她4小時臉腫到送醫 醫:快死了

每日健康

雲嘉南中醫師齊聚大林 精進臨床診療專業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拔牙、洗牙也會用到「牛奶針」? 「舒眠麻醉」需精準控制,麻醉醫師角色不可或缺

每日健康

腎友注意!高血磷恐增心血管風險 醫:服用鈣片有眉角

中天電視台

肝臟移植,是同時解決慢性肝病與肝癌的一石二鳥之計

科技新報

腦動脈瘤隨時可能爆炸!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如「煙花爆炸」 這些人要定期檢查

每日健康

幽門桿菌「不速之客」!抗生素、胃藥是強大後盾 醫揭1飲品恐影響療效

每日健康

癌友生育有望!114年起癌友生育保存補助最高7萬元,首年估600位癌友受惠

華人健康網

提早退休恐衰弱!這些人退後健康急速下滑 公務員反而穩定

每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