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臟疾病年奪走逾2.3萬人命!醫籲:糖友防共病,控糖、減重、護心腎新趨勢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26日04:23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心臟疾病年奪走逾2.3萬人命!醫籲:糖友防共病,控糖、減重、護心腎新趨勢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心臟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控制不佳又肥胖的人,要小心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

55歲范先生是1名糖尿病友、體重曾達120公斤,腎功能不佳。儘管曾因心臟疾病就醫,但礙於工作及獨自照顧父母,他無法按時回診,卻也不以為意、更未定時服藥。2018年時突然手麻又背痛,甚至得拱背蜷縮在床上才能入睡,就醫時竟發現是心肌梗塞發作,緊急裝了2支支架救命,還意外卻忍早期肺腺癌!去年半夜他突然喘不過氣送急診,又是心肌梗塞再次發作!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的經驗,讓范先生痛定思痛,開始規律回診,且穩定透過慢性病藥物治療,並進一步控制血糖及體重,體重更減至92公斤,降低血糖與心血管風險,腎功能也有所改善,成功控制疾病。

「血糖高+身體胖」兩大炸彈,心衰竭、心肌梗塞風險狂飆5倍

心臟疾病每年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發副院長黃群耀教授解釋,當患者同時血糖高又肥胖,代表代謝系統已失衡,血壓升高、血管受損,進一步引發栓塞,使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因此血糖高合併肥胖者,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激增5倍;罹患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倍。黃群耀理事長提醒,既糖且胖者稱為糖胖症,也有更高的失智、截肢與心理疾病的風險,「血糖及肥胖對健康的威脅遠超過想像。」

近8成糖友陷入共病危機!「控糖、減重、護心腎」新趨勢

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友,近8成同時合併肥胖,卻僅3成有在減重,絕大多數患者長期與「糖、胖健康炸彈」共處。黃群耀理事長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最新治療指引已將「血糖與體重控制」及「心腎器官保護」並列兩大治療目標,建議臨床醫師在處方時,必須同時考量患者的血糖、體重與心腎風險,並優先選擇具備多效益的治療策略。

黃群耀理事長進一步解釋,目前能兼顧控糖減重的藥物包括GLP-1腸泌素藥物、GLP-1/GIP腸泌素藥物以及SGLT2抑制劑;其中GLP-1腸泌素藥物能有效減少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如下降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衰竭風險達近三成,更可延緩腎功能惡化;SGLT2抑制劑則透過抑制腎臟葡萄糖再吸收,達到降糖、減重並保護心腎。而GLP-1/GIP腸泌素藥物,目前心血管實證的文獻待正式發表、未有腎臟保護研究。

醫籲及早介入,從根本拆除糖、胖、共病健康炸彈

「血糖與肥胖是難兄難弟互相影響,且皆為傷害心血管、心臟健康的危險因子!但只要能控制體重、就能控制血糖,控制血糖也能讓體重下降更順利、傷害器官的風險下降!」黃群耀理事長補充,減重5%開始就會有健康效益,超過15%甚至有機會逆轉糖尿病與脂肪肝,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現在治療方式及藥物進步,只要患者積極控制疾病、及早介入,選擇合適的藥物,方有機會逆轉疾病!」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