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就有650名棄嬰!議題敏感一度遭禁 大馬片《搖籃凡世》成功上映
金馬獎得主張吉安繼《南巫》、《五月雪》後執導的第三部電影《搖籃凡世》,昨(10)在馬來西亞舉行首映,這是張吉安電影最快在大馬通過審查的一次。《搖籃凡世》劇情聚焦穆斯林國度的棄嬰議題,並為大馬邊緣女性發聲。該片除囊括蔡寶珠、原騰、陳美玲等當地重量級演員,以《梅艷芳》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大馬籍女星廖子妤亦為此片返馬挑梁演出,曾獲金馬獎的演技派男星袁富華,片中更首度嘗試飾演神壇巫師,他盛讚電影「將社會議題帶入人性層面」。一場神明附身的起乩戲,袁富華持鐵棍法器刺穿臉頰,逼真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搖籃凡世》劇情敘述大馬一所「保嬰艙」的(Baby Hatch)的4名女性社工-麗心(廖子妤 飾)、琴姐(蔡寶珠 飾)、法蒂瑪(陳美玲 飾)與努魯(Jasmine Suraya飾)的人生遭遇。她們不分晝夜、陪伴那些走投無路的母親,以拯救初生嬰兒。某夜,麗心撞見徘徊墮胎邊緣的少女小曼(許恩怡 飾),勾起她的沉痛往事,決定幫助少女脫離深淵…。電影開始的一幕:無力撫養新生命、陷入人生絕境母親,望著「保嬰艙」關門倒數、從此母子將天人永隔的「30秒」,被稱為「煉獄般的煎熬」,並獲國際影媒激賞「真實描繪出吉隆坡文化、種族、語言與宗教的現況」。
據馬來西亞官方統計,源於馬來西亞社會對於性教育的保守,自2015年至2020年五年之間,這個穆斯林國度有記錄在案的棄嬰就超過650名,平均每3天就會有1名棄嬰,其中超過一半在尋獲時便已死亡。為解決這個社會問題,該國孤兒關懷基金會特別設置「保嬰艙」,給這些嬰兒一個生存的機會,不致被丟棄在垃圾箱、公廁或水溝裡,而有機會被交付他人撫養長大。從2008年到2024年六年內,「保嬰艙」成功拯救了近600名嬰兒。然而許多保守人士對此依然嗤之以鼻,認為「保嬰艙」等同鼓勵性行為,質疑與要求廢除的聲浪甚囂塵上。
這促使導演張吉安決定拍攝電影《搖籃凡世》,以吉隆坡一所24小時營運的「保嬰艙」為背景,講述一段關於遺棄與拯救、創傷與療癒的感人故事。電影延續張吉安一貫的人文視角與社會關懷,除為社會弱勢發聲,更捍衛女性身體自主權。《搖籃凡世》陸續獲選東京國際影展、金馬國際影展、上海國際電影節,並榮膺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更跨洲榮獲瑞士弗里堡國際影節青年評審團大獎。
張吉安透露,電影《搖籃凡世》的拍攝靈感,源於9年前他還任職廣播主持一職時,發現「保嬰艙」在大馬彷彿「隱形的存在」,人們視而不見、更絕口不談。他雖率先採訪了相關人物並錄製成節目,最後卻因題材太過敏感而遭到禁播。直到4年前,晟創娛樂負責人林錦成找上張吉安,希望拍攝疫情後的女性議題,並建議他重啟該議題拍攝,電影於是誕生。並且邀請在香港發展13年的大馬女星廖子妤主演,她看完劇本便決定返鄉接演,感動表示「以另個角度重新認識自己,以及成長的地方」,認為意義非常重大。《搖籃凡世》9月19日起在台上映。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