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動半導體設備投資 台灣今年成長幅度居全球之冠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資深總監曾瑞榆今指出,美國前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持續大幅投資,今年CSP投資將超過3000億美元,年增46%,這些AI相關投資將帶動半導體設備市場成長動能,尤其以台灣與南韓在半導體設備投資表現特別突出,今年前7月台灣在AI相關半導體大舉投資帶動,成長達134%居冠,南韓年增38%次之,中國因去年基期較高則年減11%;他並指出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將成長7~10%,其中台灣市場成長將倍增,超過預估的70%。
SEMICON今舉行展前記者會,曾瑞榆以「設備與材料的雙引擎:2026年半導體市場成長動能解析」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美國四大CSP在2024年資本支出約2000億美元,年初以為今年會稍微下滑,但目前預估2025年將超過3000億美元,年增達46%,而且可能還會上修。未來2年可望破5000億美元,規模遠超過半導體產業每年約1500至 2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根據統計,CSP投資金額占營收比重將約20%,觀察半導體產業目前投資金額占營收比重也約19%,曾瑞榆推估CSP非過度投資。
曾瑞榆指出,2025年約有40%的設備投資與 AI/HPC 相關,2027年預計將提高至45%,2030年則達55%。全球區域設備投資方面,2025年前7月各國投資年增率約20%,其中台灣與南韓成長幅明顯,主要來自AI伺服器、高頻寬記憶體與先進封裝等領域擴產需求,中國呈現下滑,歐洲則因車用與工業終端市場疲弱,設備投資下滑幅度相對顯著。
曾瑞榆預期,今年半導體設備整體市場將成長7~10%,前段晶圓設備將成長約6~7%,測試設備將成長23%,封裝設備將成長8%。其中,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將有望大幅成長100%,增幅將高於原先預估的70%,明年半導體業續成長,台灣半導體設備業也可望維持300億元規模水準,續維持顯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