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韭菜秘密】為何大盤最愛割韭菜?白頭青頭、大葉小葉誰好吃?韭蔥也是韭菜嗎?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3月10日17:17 • 發布於 03月10日04:32 • 上下游新聞

韭菜是古老的蔬菜,食用已有數千年歷史,韭菜不同部位的氣味濃度不一,竟然越受傷才越美味?為什麼農曆 2 月要吃韭菜?為什麼彰化是台灣韭菜大本營?韭菜分青頭、白頭、大葉、小葉,誰最好吃?韭菜受歡迎,為何越種越少?趕快往下看,檢查你跟韭菜熟不熟!

Q1:韭菜是哪來的?

韭菜是古老的蔬菜,《詩經》中提到,古人以羔羊、韭菜祭祖,意味著韭菜栽培歷史超過 3000 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資料顯示,韭菜原產於中國及西伯利亞一帶,東南亞及東亞地區會栽培韭菜作為蔬菜食用。

《臺灣府誌卷》出現韭菜身影,這意味著,17 世紀時台灣便有種植韭菜的紀錄,到了1919 年的農業統計已採計韭菜。國民政府遷台後人口大增,台灣的韭菜更開始大規模栽種。

韭菜是古老的蔬菜(上下游資料照)

Q2:「蔥韭」及「韭蔥」也是韭菜嗎?

在植物分類中,韭菜為石蒜科蔥屬。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藍玄錦說明,除韭菜外,同為石蒜科蔥屬的還有青蔥、洋蔥、火蔥、蒜頭。換言之,韭菜與蔥、洋蔥、蒜頭是親戚。在石蒜科中,還有一組韭字輩名稱相似,分別是「蔥韭」及「韭蔥」,連搜尋引擎都難以判別,但兩者學名完全不同。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文獻指出,蔥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是寬葉韭的別名,與常見韭菜外觀相似,但卻是是不同植物,寬葉韭食用部位為「根部」,原產於青康藏高原,當地人會用鹽、糖、香料來醃製食用,台灣目前僅高山地區少量栽培。

韭蔥(Allium ampeloprasum)的外觀則近似大蔥,是威爾士地區代表植物,蘇格蘭、法國的經典湯品中都會使用韭蔥。

蔥韭(圖片來源/bit.ly/3XzoRhK)
韭蔥(攝影/Wolfgang Eckert;出處/Pixabay)

Q3:韭菜為何會有濃烈的味道?誰氣味最濃?

因為韭菜受傷了。國外文獻指出,當韭菜組織被壓碎、切碎,導致細胞受損時時,韭菜所含蒜氨酸酶,會迅速生成揮發性化合物、氣味與大蒜相似。學界檢測韭菜氣味,已鑑定出 57 種揮發性化合物,包含 28 種醚類、15 種醛類等。

韭菜不同部位的氣味也強度不一,學界進一步分析,發現韭菜花發出的氣味最強烈,其次為根、根莖、葉、種子,研究文獻更認為,這可能是韭菜花醬在亞洲非常受歡迎的原因。

韭菜花(照片來源/ Pngtree)

Q4:白頭、青頭韭菜差在哪?

韭菜可分成白頭和青頭,白頭韭菜的韭白較多、葉片較大,口感較軟嫩;青頭韭菜的韭白較少、葉片略小,香味較濃郁。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蔬菜課課長徐志摩指出,青頭韭菜嗆辣、纖維感重,適合包水餃或切小段後炒蛋、炒豆芽菜。白頭韭菜風味清甜、適口性佳,可直接炒菜食用,還可整把油炸享用。

大溪青頭韭菜(照片提供/桃園市大溪區農會)
吉安白頭韭菜(照片提供/李侑璋)

Q5:除了青頭白頭,韭菜又分好多種?

葉用韭菜還可分為呂宋種、大葉種及小葉種,其中呂宋種葉長而大、濃綠且肥厚,市佔率最高。大葉種則是韭黃主要品種,葉片長又寬、纖維較少;小葉種的韭白、葉片都較小、味道濃郁,不過因採後處理費工,市場較少見,以大溪地區栽種較多。

藍玄錦指出,由於農民會自行選拔留種,各地的呂宋種慢慢發展出不同型態,例如:桃園大溪地區的呂宋種香氣濃烈、花蓮吉安地區的呂宋種則相對軟嫩。

除呂宋種外,近年來台灣引入日本品種的韭菜,第六屆百大青農藍毅綸表示,該品種耐熱、不會開花,也與傳統白頭韭菜不同,種植過程無需覆蓋木屑,因此不會出現莖部軟化,夏季時還能長到手臂長度,每年可多收割 1 至 2 次。

藍毅綸種植的日本大葉種韭菜(攝影/孫維揚)

Q6:韭菜為什麼會變韭黃?

韭菜在陽光下生長,韭黃則是摸黑長大。農業部資料指出,播種後第一次收成韭菜時,將 5 至 10 公分高的植株留下,待數個月後,以黑色尼龍網或是不透光布料覆蓋約 20 天,透過完全阻絕光線,讓葉片不再產生葉綠素,接著慢慢變黃、變軟,辛辣氣味也會減少。

黑布下方就是嫩嫩的韭黃(攝影/林怡均)

Q7:為何投資股票會割韭菜?

韭菜是相當強壯的蔬菜,不僅耐熱、耐寒,更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每收割後又能再生,古人認為韭菜的特性意味著「生生不息」,現代則有人以「韭菜」比喻跟風炒股的投資客,因股價波動追高殺跌、賠錢後又進場重蹈覆徹,如此行為就像是不斷被大盤「割韭菜」。

儘管韭菜可以一直割,但田間植株仍需要更新。花蓮縣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同一株韭菜一年約可割 7 至 9 次,不過,每割一次,重新長出來的韭菜會比前一次瘦小,重量也較輕,這時就需要重新播種。

韭菜終年生產,但俗諺卻說:「一月蔥,二月韭」。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農情月刊指出,農曆二月正逢冬春交接,此時日夜溫差大,種出來的韭菜特別鮮甜美味。

韭菜可以一直割,一直長(攝影/林怡均)

Q8:台灣韭菜都種在哪裡

農業統計顯示,國內韭菜面積約七成集中在彰化縣,儘管韭菜適應力強,但仍以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的黏質壤土最適合,於是彰化便成為韭菜重鎮。另外,桃園大溪、花蓮吉安、台中清水也是重要的韭菜產區。

以全台韭菜版圖來看,青頭韭菜、韭菜花多來自彰化,白頭韭菜供應大戶則是花蓮縣及桃園,韭黃則以台中清水、外埔為主。

Q9:生命力旺盛的韭菜為什麼越種越少?

韭菜好種又終年可採,但種植面積卻不斷下滑。原因主要在於「韭菜農正在凋零」。

藍毅綸分析,一把韭菜從種下到上桌,約 70% 生產成本都是人工,收割也沒有專用收割機可代勞,而比起栽培,更讓人頭痛的是「挑」,凌晨 4、5 點採下韭菜後,必須一根根挑揀,「即便是 3 個人同時作業,一天最多挑 100 公斤」。

藍毅綸指出,挑工薪資是以量計價,但考慮到末端售價,挑揀工資每公斤不到 5 元,此等行情難以吸引年輕人,只剩下老農苦撐,以他所在的韭菜產銷班為例,班員平均年紀高達 75 歲,隨著老農體力下滑種不動,或是仙逝,二代、青農不願接手,韭菜面積便持續萎縮。

從交易來看,白頭韭菜、韭黃、韭菜花的一直下探。徐志摩表示,白頭韭菜、韭黃的栽種工作量較大,因此青農接班意願更低,而韭菜花則是因為保存不易,寄到北農的韭菜花往往一天就黃化,除餐廳外,難在市場久放,現在多是預約批發交易,進貨量非常少。

在所有品相中,青頭韭菜的工作量相對少,加上應用範圍大,是唯一逆勢成長的韭菜項目。

Q10:吃韭菜會脹氣?

韭菜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 A,能促進腸胃蠕動,好處多多,但食用時也必須注意時機和攝取量。新北市仁愛醫院表示,韭菜雖被列入「腹部脹氣應避開的食物」,但也引發脹氣的食物因人而異,建議平時就要觀察自身對哪些食物耐受較差,並且少量攝取。

延伸閱讀:

農曆二月吃韭菜最得時,白頭韭菜嫩,青頭韭菜辛辣夠味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明起連3天天氣不穩「週日最糟」! 南海熱帶擾動恐升級熱帶低壓

自由電子報
02

高雄漢來雙人房520元標錯價 Agoda認訂單有效

中央通訊社
03

亞馬遜雨林為何沒雨了,科學家找到答案

科技新報
04

北市高中教師「課堂播九三閱兵」 學生反感竟被嗆「不喜歡出去」

太報
05

最高1千萬!6張中獎發票沒人領「消費明細曝光」 今天錯過就充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