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11月03日02:19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台灣乾癬協會於昨2日發布2025年「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病友職場大調查專題報告」,呈現病友在職場所面臨的挑戰。此次調查遍及全台、共回收486份有效問卷,男性佔56.6%,女性佔43.4%;年齡涵蓋18歲以下至65歲以上病友,居住地則以以雙北市最多(新北市-31.9%;台北市-20.2%),教育程度上以大學43.2%最多。

調查顯示,七成病友乾癬病程超過10年,乾癬性關節炎病程以1-5年為主•病友認為病情屬慢性且長期影響生活與工作,三成表示症狀有一定困擾。在健保給付制度影響上,治療有健保給付者約八成。超過九成(93.4%)病友認為健保給付有助減輕經濟壓力,但也有57.6%曾因申請條件導致延遲或中斷治療,對工作造成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仍有過半病友認為目前健保給付制度不符合需求,主要原因為給付限制與核准延遲等。

問卷也顯示,有超過半數病友在職場上曾因症狀請假,14.8%表示經常感受到不公平對待•主因除外觀、搔癢與疼痛導致專注力下降外,職場理解與支持偏低,主管與同事對乾癬疾病認知不足也是因素;僅一成病友(10.7%)認為職場非常支持。

台灣乾癬協會於昨2日上午舉辦2025年世界乾癬日:乾癬性疾病圓桌論壇「醫療X職場: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的雙重挑戰」。邀請多位專業醫師分享,包含王雅馨秘書長講述「2025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病友職場大調查首發會」,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講述「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與職場、就學表現的關係」,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講述「乾癬性疾病的共病預防與管理」,以及病友真實案例分享等主題。

對於上述調查結果,黃毓惠醫師表示,乾癬的確不只影響患者皮膚、工作,若中斷治療或忽視也可能提高心肌梗塞的機率影響生命。她說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發作的危險因子包含基因、環境因子、抽菸藥物等行為因素。除了皮膚、關節、指甲等處會出現紅斑、脫屑等病灶外,也常伴隨著肥胖問題,影響其他身體器官如糖尿病、脂肪肝等三高多種共病症。

多項大型臨床研究指出,乾癬病人罹患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糖尿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50%。若為嚴重的乾癬,心肌梗塞的風險高出正常人3倍。

「乾癬患者初次就診時,我們都會先做病況評估。」她說就診間臨床觀察,乾癬或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受共病影響,有時會「越看越多科」,請假次數多,工作難免受影響。她就曾經手幾個中重度個案因肥胖、三高等問題,除了本身皮膚科外同時轉介心臟內科等其他科別就診。

黃毓惠舉例,去年她曾收治1名48歲乾癬重度男性個案,身高約175、但體重也破百有105公斤,本身有肥胖、長期發炎、高血壓等三高問題,初診、複診都有來,但後來秋冬季節就突然沒回診,進一步致電關心家人才告知突然心肌梗塞、更一度裝上葉克膜,好在驚險救回,住院一個月後病況回穩,才又持續回診治療。

而對於乾癬患者受到歧視或霸凌,黃毓惠則分析,其實以臨床個案來說「青少年患者感受比較明顯,成年人比較少說這些」,她進一步說明,因國高中患者發病除可能影響課業學習外,也會有同儕壓力,如被問為何會滲血、覺得衛生不好等;而成年患者知道自身症狀時,大都會「把自己包起來」,不去游泳、一年四季穿長袖等方式因應,來減少生活、職場可能遇到的詢問。

不過對於上述調查,她也強調乾癬患者並非都得靠生物製劑治療,常態來說患者八到九成會使用藥膏、約一成使用生物製劑,重點是患者治療上要有耐心,雖乾癬不會斷根,但透過持續治療是能調控的,並搭配良好生活習慣、控制體重、健康飲食等,就會減少共病發生。

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表示,上述調查結果顯示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在醫療、心理與職場層面均承受壓力。治療落差與社會認知不足為主要問題。對此,協會誠摯地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健保制度應加速審核並放寬條件,並落實2021年五月所通過的不下車條款,一旦符合條件即不需每半年申請審核。職場應建立疾病友善制度與教育、推動病友自助與倡議行動,減少汙名與歧視。唯有兼顧醫療支持與職場包容,才能讓病友在健康與工作間取得平衡,進而促進病友在職場的表現與貢獻,提高整體社會生產力。

論壇中也熱烈討論到轉診議題,其中包括近期衛福部研擬未經轉診輕症直接到醫學中心就醫者,部分負擔將以醫療費用50%計收,恐漲至1200元對病友的影響,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為慢性發炎免疫疾病,需長期穩定治療,這項措施若執行,勢必對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病友造成衝擊,以需照光治療來說,現今的照光等醫療資源集中在醫院,若病友2-3周需回診一次,可能造成病友每2-3周需被迫轉診再回到醫院治療和就醫,才能減輕一點經濟負擔,預期對病友的衝擊非常大,相關中重度治療藥物也是同樣情況。呼籲衛福部需考量相關配套措施,例如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就醫時所面臨的轉診等嚴峻挑戰。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