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孩子發燒要吃退燒藥?超過40度燒壞腦袋?破解小孩發燒8迷思

Hello醫師

更新於 2024年12月27日07:57 • 發布於 2024年12月30日01:00 • 文:周士閔|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發燒是身體的免疫反應之一,通常不必過度擔心,但當自己的小孩發燒時,父母仍然免不了會緊張,擔心併發更嚴重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有家長認為,發燒有助增強免疫力,所以堅持不讓小孩吃退燒藥;不過,這個觀念也不全然正確。《Hello醫師》為您整理關於小孩發燒的8大迷思,帶大家一一破解。

迷思1:只要發燒都不好

這是較傳統的觀念,現代家長大都能理解,發燒其實是身體啟動免疫系統,幫助身體對抗感染;因此,一般在37.8~40°C的發燒,其實對身體抵抗病毒是有幫助的。

迷思2: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

通常燒到39~39.5°C時,雖然還在能幫助抵抗病毒的體溫範圍,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但若小孩感到很不舒服,也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舒緩不適。

迷思3:吃退燒藥就沒事

多數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會持續2~3天;若藥效失效,可能持續發燒;因此,如有需要,可考慮繼續服藥,通常在第3或第4天即可恢復正常。

迷思4:若沒治療體溫會愈燒愈高

大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會執行體溫調控功能,因此,多數感染引起的發燒不會超過39.5~40°C,超過40.6~41.1°C的案例更是少見。

迷思5:發燒超過40°C會燒壞腦袋

一般而言,發燒一般不會燒壞腦袋的,只有體溫超過42°C才可能造成傷害。且身體要達到這麼高的溫度也很難,通常須在氣溫或環境相當炎熱、悶熱的地方,才有可能發生,例如把小孩留在悶熱的車裡。

至於坊間會有高燒過後傷了腦子的說法,其實是病人因腦膜炎引發高燒,所以,是腦膜炎造成腦部組織的損傷,而非高燒所造成。

迷思6:冷水澡或酒精擦澡可退燒

雖然看似很合理,但無論是洗冷水澡,或用冷水、酒精擦拭身體,都會因為體表溫度下降,反而使身體發抖,製造更多熱能,讓體溫不降反升。

迷思7:發燒代表寶寶在長牙

一份長達7個月的研究顯示,長牙並不會導致發燒。會有這個迷思的原因,推測是因為小孩的長牙期間,約4個月到2歲時,他們較易因感染而發燒;因此,許多家長有長牙會導致發燒的錯誤印象,甚至會因為這個迷思,而忽略真正的病因。

迷思8:發燒若熱痙攣會傷腦

小孩發燒的症狀通常不會太嚴重,不過6個月到6歲的小孩,仍有3%的機率會出現熱痙攣(Febrile convulsion)。發作時,小孩常會失去意識,出現肌肉僵硬症狀,並開始抽搐。

雖然發生時看起來會很嚴重,不過熱痙攣並不會造成任何大腦損傷,而且幾乎不會對小孩產生任何傷害。

若小孩因發燒出現熱痙攣,家長應保持冷靜,將孩子放到有柔軟表面的床或椅子上,讓小孩側躺或平躺,並觀察、記錄痙攣情形及持續時間,以便跟醫師描述病況。

小孩熱痙攣時,切記不能洗冷水澡,也不要嘗試阻止抽搐,否則會導致小孩受傷;家長只能靜待發作結束,但若有以下情形,應儘速就醫:

  • 小孩首次痙攣發作。
  • 痙攣發作後無法呼吸。
  • 痙攣發作1次後,馬上接著又再發作1次。
  • 痙攣發作時撞傷或導致其他外傷。
  • 痙攣發作時間超過5~10分鐘以上。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延伸閱讀:蘋果病是什麼?傳染性紅斑症的症狀、潛伏期、預防治療詳解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