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語言模型進化到同時處理文字、語音、影像,Skymizer推出全新AI晶片IP「HyperThought」
半導體IP提供商Skymizer於5月9日宣布推出最新一代AI加速器IP產品「HyperThought」,主打在邊緣裝置與AIoT中發揮即時、多模態與AI代理(AI Agent)的應用。
Skymizer以晶片編譯器起家,也就是將軟體程式語言與硬體的機械語言相互翻譯、互通的翻譯角色,以提升電腦運算的效能。
相比於2024年Skymizer首次跨入AI加速器領域,推出專為大型語言模型(LLM)設計的「EdgeThought」,「HyperThought」則進一步突破LLM單一模態限制,可即時處理文字以外包含語音、影像等多模態的AI模型。
低成本、低功耗、高彈性與高資安需求,Skymizer要實現AI落地
Skymizer執行長賴俊豪舉例,自助送餐機器人可能只有影像辨識能力,但是運用「HyperThought」則可以進一步增加點餐功能,成為真正的機器人服務生,這就是Skymizer新產品潛在的應用場景,另外像是自動駕駛、AI PC、智慧家電、會議紀錄等可能同時有文字、聲音與影像的場景,都是當前Skymizer和客戶談到的實際應用場景,預計將於第三季與客戶合作量產晶片。
Skymizer創辦人暨技術長唐文力提到,多模態AI要進入邊緣裝置必須克服低成本、低功耗、高彈性與高資安需求,而Skymizer的核心技術為長短期記憶壓縮技術,能有效提升AI推論效率的基礎。
舉例來說,跟ChatGPT對話時AI之所以可以延續過往對話的話題繼續問答,就是因為短期記憶體仍保持運作而沒有「斷片」,但是這會消耗計算資源,而Skymizer則將短期記憶進行壓縮,卻仍能讓AI不會「斷片」。
「HyperThought」的第三代語言指令集架構LISA v3具備同時處理多個AI任務與進階記憶體優化等特色,「我們少了20%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用於暫時儲存資訊),模型推論誤差卻小於4%,幾乎感受不到(模型)聰明程度變化。」唐文力說。
Skymizer行銷長魏國章表示,「HyperThought」作為IP產品,採取語言指令集架構就是為了讓開發者可以自行開發出需要的應用,能支援包括Llama、Mistral、Whisper、Stable Diffusion,以及Hugging Face平台上的各類開源模型,協助客戶快速導入AI功能。
延伸閱讀
「讓所有人都有自己的Siri!」Skymizer推出AI晶片,讓AI無所不在
晶心科攜手2歲新創Jmem Tek推「量子安全晶片」,搶先佈局了哪些客戶?
讓充電真正邁向「無線世界」,台灣新創龢諧科技拿下VivaTech半導體大賞
新藥不靠動物實驗?台灣新創諭泰用「器官晶片」改寫藥物測試方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