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8注意事項!3生肖運勢好轉,颱風預兆看這天?
2025年7月7日迎來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意味著夏季已進入中段,炎熱的高溫天氣即將到來。氣溫尚未達到最頂點,卻已悶熱難耐。此時節,不僅氣候濕熱、颱風活躍,也是人體健康最容易失衡的時期。以下就來整理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建議。
延伸閱讀:2025年「夏至」10注意事項
小暑是什麼?
source:unsplash
小暑,顧名思義,是「較小的暑熱」,雖未達大暑,但氣溫已逐步升高,濕氣、悶熱、低氣壓開始主導氣候。此節氣大致在國曆7月6日至8日之間,象徵夏天的後段進程正式展開。小暑後半月即為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因此小暑往往也被視為熱浪的前哨。農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意指小暑過後,氣溫將節節升高。此外,小暑也與颱風密切相關,許多天氣預兆與農諺皆與之呼應,提供古人預測氣候的重要依據。
延伸閱讀:2025年芒種10大注意事項
小暑生肖運勢
source:unsplash
根據2025年小暑節氣流年分析,健康需特別留意的生肖為兔、馬、羊與豬,這段時間小病小痛易纏身,尤其腸胃道、脾胃與消化系統容易出現不適,建議避免過度勞累與暴飲暴食,適當靜養可防未然。此時不宜劇烈運動,避免關節扭傷或體力耗損過度。相對而言,猴、鼠與龍三生肖在小暑期間運勢轉強,活力、熱情與企圖心逐漸回歸,是啟動計畫與拓展目標的好時機。
小暑禁忌習俗:颱風預兆
source:unsplash
小暑正值夏季颱風生成活躍期,古人觀察天候,流傳下不少與颱風有關的農諺。如:「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表示小暑若有東風或大暑傍晚紅霞漫天,皆為颱風將至的徵兆;又如:「六月初一,一雷壓九颱,無雷便是颱」,意指農曆六月初一是否打雷,是預測該年颱風多寡的重要指標。此外,「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見霜」,也提醒小暑前後的氣候變化,可能影響到秋冬的冷暖情勢。這些俗諺結合天象與氣候變遷,為先民防災避難提供參考,也是節氣智慧的縮影。
小暑禁忌習俗:一日熱三分
source:unsplash
小暑一到,氣溫日漸升高,俗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形象描繪出氣候的迅速轉變。此時期不僅天氣悶熱、濕度高,更容易引發中暑、脫水等健康問題。古人因此講究避暑之道,例如避免在烈日下外出,特別是正午時分,應在室內避熱、午休調養。另有一說「夏日養陽」,強調此時不宜過早進補,以免陽氣上浮、暑氣壅塞,使身體負擔加重。重視「順氣」、「養氣」與「避熱」成為度過小暑的關鍵原則,也反映出古人順應自然的生活智慧。
小暑養生方法:吃芒果
source:unsplash
芒果在夏季盛產,其性平味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與多種礦物質,具有養顏美容、助消化與清熱解暑的效果。適量食用芒果,有助緩解夏日燥熱與食慾不振的困擾。芒果中含有的纖維素與果膠,能促進腸胃蠕動,對腸道健康頗有助益。不過需注意,芒果屬於高糖水果,糖尿病患者應酌量食用,且部分人可能對芒果過敏,食用前須留意個人反應。
小暑養生方法:忌喝冷飲
source:unsplash
雖然天氣炎熱,許多人習慣以冷飲解暑,但從中醫角度來看,小暑節氣濕熱交織,喝冰品反而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消化不良、腹瀉或胃寒等問題。特別是飯後立即喝冷飲,更會加劇腸胃負擔。現代醫學也指出,過度攝取冷飲易刺激腸胃黏膜,長期下來恐影響消化吸收與代謝功能。建議改以常溫水或常溫茶飲代替冷飲。
小暑養生方法:忌長時間吹空調
source:unsplash
空調雖可快速降溫,卻容易使人體處於忽冷忽熱的狀態,導致體溫調節失衡,進而引發感冒、頭痛或關節不適。尤其小暑節氣濕氣重、氣壓低,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中,不僅易引發呼吸道疾病,也增加心肺負擔。中醫認為「寒邪內侵」易損傷陽氣,若室內外溫差過大,更可能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建議將冷氣設定於26至28度之間,並定時通風換氣;睡覺時避免直吹,可加蓋薄毯保暖。適度使用電風扇輔助循環,才能既消暑又不傷身。
小暑養生方法:忌熬夜
source:unsplash
小暑期間天氣悶熱,容易導致情緒煩躁、睡眠品質不佳。然而熬夜將進一步損傷人體陽氣,使心神難安、免疫力下降。中醫講求「春夏養陽」,夏天應順應日長夜短的自然節律,早睡早起、保持穩定作息,方能護心養神。長期熬夜不僅影響情緒與代謝,也會使脾胃功能紊亂,加重體內濕熱。特別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整病史者,更需謹慎。
民間習俗,請勿迷信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