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不只是快閃!深度探索「神之門戶」的海岸日常,把時間丟進海裡
京阪神奈、京阪神奈──市面上的旅遊書籍,素來這麼打包關西空港鄰近的觀光路線。然而,京都有古風遺韻,大阪有交通優勢,甚至人口最少、商店最稀的奈良也有獨特神秀靈光,唯獨每當提及神戶,網路攻略千篇一律的「一日快閃」、「當天來回」,彷彿在它身上並不值得花費時間(甚至只要人在三宮車站,就能徒步逛完整個神戶似的)。其實,如果願意搭乘幾站當地電鐵,沿著海線前行,神之門戶的全貌就會舒展在目前。
把時間都丟到海裡吧!
距離市區不過30分鐘車程,比起北車前往淡水還更省時,須磨海濱公園便能偷得半日浮生。近2公里的海岸範圍,除卻藍天碧海金沙別無其他。我們造訪期間時值春末,海水浴場人潮尚未湧現,遮陽大傘卻早已安排就位,傘比人多,海比天闊,景色單純得像是人生本來該有的樣子。年輕夫妻帶著幼兒踩水捕蝦,長柄拖網往海裡鏟下去,拎起來篩了一篩,沒有,再鏟,再篩。假如幸運有了,一家人驚呼一陣,拍照留念,再放回海裡,這是神戶人的小日子、小團圓。
沿海岸線不僅止於戲水與漫步,鄰站新長田原是住宅區域(神戶各行政區就屬它人口密度最高),稱不上是旅遊景點,卻因為若松公園豎立起一尊巨大的「鐵人28號」塑像,以資紀念當地漫畫家橫山光輝,成為名符其實的老派約會去處。戰後日本捲起一陣機器狂潮,1956年橫山光輝發表的連載作品可謂濫觴。故事當中,鐵人28號係科學家們用以解決兵源不足的秘密武器,因為日軍投降而塵封多年,直到因緣際會受小男孩的召喚而再次甦醒。
海上有岸,岸上有海
回到城區,神戶老港原址經過填海造陸而成了神戶新港,以一高架橋之隔,遙遙相望對街的舊居留地。神戶新港不單每年吞吐520餘萬個貨櫃,尚且要飲食有飲食、要購物有購物、要觀光有觀光,乃至老的打卡景點神戶港塔剛剛完成歷時兩年的翻修,新的打卡地點「BE KOBE紀念碑」(注)已經輪番洗版社群媒體。這句肇因阪神淡路地震20周年的城市行銷口號──BE KOBE做個神戶人吧!──前後反覆兩個BE,聰慧幽默地傳達了神戶人的樂天精神,彷彿永遠不敗。
集飲食、購物、觀光於一仍嫌不足,神戶新港一併肩負教育使命。水族館利用數位影音與紙本書籍雙管齊下,讓大小朋友的生態小旅行充滿互動樂趣。而作為淡路地震災情最嚴重的區域之一,港區有約60公尺的受損岸壁原樣留存,時時提醒人們BE KOBE──原來所謂神戶精神還有:面對世界,你我要做最齊全的預備、懷最謙卑的敬意。
注_神戶新港的紀念碑為白色版本,位於機場與市區之間的潮騷公園,另有一個字體反黑的紀念碑,二者隔海相望。
空中海港與海中空港
電鐵再往前搭,可以連結兩條縱向單軌列車,分別通往兩座人工島嶼:港灣線往來空港與市區、六甲線往來住吉與向洋町。60年代,神戶舊港已然不敷使用,不時面臨船與貨的長期滯留。兼之城市綜合發展需要,政府開始利用附近的山區土石闢建海埔新生地,包括如今成為機場的港灣島,以及作為衛星市鎮用途的六甲島。後者南岸有一精釀啤酒酒吧In Tha Door Brewing,在地物產釀製的金黃啤酒搭配金黃落日,島雖是人工的,海景卻是天然的。
橫向是沿海岸線之旅,縱向則不妨登上纜車,直攻布引香草原山頂,山頂瞭望臺能夠由右至左全覽今日走過的須磨至六甲約會路線。當新舊神戶俱在眼下,人與車與房縮得宛如積木的時候,日本歷經歷史沉積、文明衝撞過後的日常點滴才更覺鮮明。近處是海港,遠處是空港,而海港空港之間有無盡的故事正發生著。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2025年7月號第161期《老(阪)神在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