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劇「燈怪」首演 以寓言故事傳遞客家文化
用童趣的寓言故事,傳達客家文化敬天惜物、尊重自然的永續精神,客委會跟紙風車劇團,攜手推出的客家親子劇「燈怪」,19日迎來首演,雖然遇上颱風攪局,現場依然人山人海,有許多家庭更是不辭辛勞,特地遠從外縣市前來觀賞。
「我是燈燈國王!」
大人小孩手中揮舞著螢光棒,燈燈國王驚喜現身,聲光效果十足,立刻吸引眾人目光。
「小黃瓜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做什麼事情?簡單,踩蟲!」
籌備近兩年的,客家親子劇燈怪,19日晚上在兩廳院藝文廣場首演,15隻可愛的瓜族跟燈族人偶,在舞台上又唱又跳,劇中原創歌曲瓜瓜歌,超洗腦的旋律,更讓大人小孩立刻琅琅上口。
「呱呱呱呱,瓜瓜共下來happy。」
家長 彭小姐:「以前就有看過紙風車劇團的那個雨馬,小朋友很喜歡,小朋友學到很多客家話,小孩回去都會唱給我聽,我都覺得很感動,我就想說小孩要再帶過來。」
家長 林小姐:「從小很小的時候,就常常喜歡看紙風車的劇團,慢慢學習啊多接觸啊,對小孩來講都是好的。」
雖然遇到颱風攪局,場上不時吹起狂風豪雨,要穿上輕便雨衣,依舊吸引超過4500位民眾一同觀賞。
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所有的大人小孩坐在這裡,從六點就坐在這裡,等看這個戲,這也是客委會藉由這個親子戲,走進主流社會裡面,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鏡頭也直擊後台演員,面對惡劣天氣,依然臨危不亂,敬業演出的當下。
紙風車劇團團長 任建誠:「今天開場的這個時候這個雨,比我預期的真的大太多了,那其實我不擔心我的劇本,我是擔心小朋友淋雨,跟觀眾如果覺得受不了然後就離開了,但是很顯然他們穿著雨衣,然後看著表演,他們是快樂而投入的,那我覺得我要更專業努力的,把我的燈燈國王的那個台詞也好,所有的那個表現,我要做到更好。」
創新的戲劇表現,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讓孩子輕鬆接觸客家文化,而客委會也預告,未來將到各縣市巡演,讓更多家庭一起走進燈怪的世界。